描写静者的唐诗诗句
描写静者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静者的唐诗诗句
静者[jìng zhě]
释义:
1
深得清静之道、超然恬静的人。多指隐士、僧侣和道徒。
列表:
-
1
期为静者说,曾是终焉保。
张九龄《与生公寻幽居处》 -
2
了然究诸品,弥觉静者安。
沈佺期《绍隆寺》 -
3
禅房最高顶,静者殊闲安。
蔡希寂《登福先寺上方然公禅室》 -
4
静者亦何事,荆扉乘昼关。
王维《淇上田园即事》 -
5
方求静者赏,偶与潜夫论。
祖咏《田家即事》 -
6
寥落东峰上,犹堪静者依。
刘长卿《过隐空和尚故居》 -
7
闲田北川下,静者去躬耕。
刘长卿《送袁处士》 -
8
不解谢公意,翻令静者便。
刘长卿《卧病喜田九见寄》 -
9
偶闻真僧言,甚与静者同。
刘长卿《登东海龙兴寺高顶望海,简演公》 -
10
俗流应不厌,静者或相讥。
刘长卿《罢摄官后将还旧居,留辞李侍御》 -
11
遂造幽人室,始知静者妙。
孟浩然《题终南翠微寺空上人房》 -
12
书取幽栖事,将寻静者论。
孟浩然《涧南即事,贻皎上人》 -
13
遂造穷谷间,始知静者闲。
李白《寻高凤石门山中元丹丘》 -
14
杳与真心冥,遂谐静者玩。
李白《茔禅师房观山海图》 -
15
欻来客河洛,日与静者论。
韦应物《送李十四山东游》 -
16
仙方称上药,静者服之常绰约。
韦应物《汉武帝杂歌三首》 -
17
静者心相忆,离居畏度年。
皇甫曾《寄张仲甫》 -
18
乃知静者心,千载犹相望。
高适《宓公琴台诗三首》 -
19
蔡侯静者意有馀,清夜置酒临前除。
杜甫《送孔巢父谢病归游江东,兼呈李白》 -
20
贫知静者性,自益毛发古。
杜甫《贻阮隐居》 -
21
静者心多妙,先生艺绝伦。
杜甫《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》 -
22
鸡鸣孤烟起,静者能卜筑。
钱起《过沈氏山居》 -
23
翛然静者事,宛得上皇馀。
钱起《过王舍人宅》 -
24
复在郊郭外,正堪静者居。
元结《游潓泉示泉上学者》 -
25
调与时人背,心将静者论。
张继《感怀》 -
26
西掖归来后,东林静者期。
韩翃《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房》 -
27
谁当便静者,莫使甑生尘。
皇甫冉《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》 -
28
迹与儒生合,心惟静者亲。
耿湋《赠兴平郑明府》 -
29
唯应静者信,难为动者言。
白居易《朝归书寄元八》 -
30
动者乐流水,静者乐止水。
白居易《玩止水》 -
31
欲识静者心,心源只如此。
白居易《玩止水》 -
32
自宜居静者,谁得问先生。
殷尧藩《署中答武功姚合》 -
33
病夫心益躁,静者室应凉。
姚合《夏日书事寄丘亢处士》 -
34
静者多便夜,豪家不见秋。
姚合《寄主客刘员外》 -
35
微径婵娟里,唯闻静者知。
姚合《陕下厉玄侍御宅五题:竹里径》 -
36
见说往来多静者,未知前日更逢谁。
姚合《和秘书崔少监春日游青龙寺僧院》 -
37
更期招静者,长啸上南台。
项斯《游头陀寺上方》 -
38
静者多依猿鸟丛,衡门野色四郊通。
刘沧《赠天台隐者》 -
39
孤亭遥带寺,静者独登临。
李郢《酬刘谷立春日吏隐亭见寄》 -
40
爱君真静者,欲去又踟蹰。
李昌符《题友人屋》 -
41
片时留静者,一夜响鸣蛩。
唐彦谦《移莎》 -
42
更期招静者,长啸上方台。
许彬《游头陀寺上方》 -
43
幽深冻馁皆推分,静者还应为讨论。
韩偓《再止庙居》 -
44
煎茶留静者,靠月坐苍山。
曹松《宿溪僧院》 -
45
萧散都曹吏,还将静者同。
皎然《夏日集裴录事北亭避暑》 -
46
空馀微妙心,期空静者论。
贯休《冬末病中作二首》 -
47
叨同静者来,正值高云闲。
欧阳詹《同诸公过福先寺律院宣上人房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