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阳和的唐诗诗句
描写阳和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阳和的唐诗诗句
阳和[yáng hé]
释义:
1
春天的暖气。
2
借指春天。
3
温暖;和暖。
4
喻指和悦的脸色。
5
阳气。
6
祥和的气氛。
7
借指佳音。
列表:
-
1
农教先八政,阳和秩四时。
陈叔达《州城西园入斋祠社》 -
2
圣泽阳和宜宴乐,年年捧日向东城。
崔日用《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》 -
3
因依自有命,非是隔阳和。
张九龄《林亭寓言》 -
4
物应阳和施,人知雨露私。
苏颋《扈从凤泉和崔黄门喜恩旨解严罢围之作》 -
5
仲尼探元化,幽鸿顺阳和。
陈子昂《感遇诗三十八首》 -
6
正月开阳和,通门缉元化。
储光羲《述华清宫五首》 -
7
陋巷喜阳和,衰颜对酒歌。
刘长卿《对酒寄严维》 -
8
今日阳和发,荣枯岂不同。
刘长卿《岁日作》 -
9
渔樵识太古,草树得阳和。
刘长卿《奉寄婺州李使君舍人》 -
10
阳和变杀气,发卒骚中土。
李白《古风》 -
11
矫掌白云表,晞发阳和初。
韦应物《寄黄、刘二尊师》 -
12
泉壑凝神处,阳和布泽时。
钱起《奉和圣制登会昌山应制》 -
13
阳和不散穷途恨,霄汉长怀捧日新。
钱起《赠阙下裴舍人》 -
14
东风好作阳和使,逢草逢花报发生。
钱起《春郊》 -
15
万殊喜阳和,余亦荷时泰。
独孤及《酬皇甫侍御望天灊山见示之作》 -
16
不是风光催柳色,却缘威令动阳和。
顾况《奉和韩晋公晦日呈诸判官》 -
17
阳和如可及,攀折在兹辰。
冯宿《御沟新柳》 -
18
帝里阳和日,游人到御园。
畅当《春日过奉诚园》 -
19
雨露恩偏近,阳和色更浓。
陆贽《禁中春松》 -
20
虽以阳和发,能令旅思生。
丁位《小苑春望宫池柳色》 -
21
阳和次第发,桃李更芳菲。
权德舆《和邵端公醉后寄于谏议之作》 -
22
渐思霜霰减,欲报阳和发。
杨巨源《奉酬窦郎中早入省苦寒见寄》 -
23
阳和本是烟霄曲,须向花间次第闻。
杨巨源《酬于驸马二首》 -
24
应将清净结心期,又共阳和到郡时。
杨巨源《送绛州卢使君》 -
25
政引风霜成物色,语回天地到阳和。
杨巨源《上裴中丞》 -
26
造化膺神契,阳和沃圣思。
杨巨源《春日奉献圣寿无疆词十首》 -
27
阳和行庆赐,尺度及群公。
裴度《中和节诏赐公卿尺》 -
28
阴律随寒改,阳和应节生。
裴度《至日登乐游园》 -
29
御苑阳和早,章沟柳色新。
贾棱《御沟新柳》 -
30
喜见阳和至,遥知橐籥功。
陈九流《赋得春风扇微和》 -
31
诏书许逐阳和至,驿路开花处处新。
柳宗元《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》 -
32
悠悠飞走情,同乐在阳和。
刘禹锡《苦雨行》 -
33
岂假阳和气,暂忘玄冬律。
庾承宣《赋得冬日可爱》 -
34
阳和发生均孕育,鸟兽有情知不足。
孟郊《覆巢行》 -
35
潜知阳和功,一日不虚掷。
白居易《溪中早春》 -
36
方安阴惨夕,遽变阳和节。
白居易《别毡帐火炉》 -
37
知君未别阳和意,直待春深始拟游。
白居易《认春戏呈冯少尹、李郎中、陈主簿》 -
38
捧疑明水从空化,饮似阳和满腹春。
白居易《咏家酝十韵》 -
39
虽当冷落衰残日,还有阳和暖活身。
白居易《早春招张宾客》 -
40
昨因风发甘长往,今遇阳和又小康。
白居易《老病相仍以诗自解》 -
41
云液洒六腑,阳和生四肢。
白居易《对酒闲吟,赠同老者》 -
42
赤县阳和布,苍生雨露膏。
李德裕《寒食日三殿侍宴,奉进诗一首》 -
43
阳和如启蛰,从此事芳游。
滕迈《春色满皇州》 -
44
阳和潜发荡寒阴,便使川原景象深。
姚合《早春山居寄城中知己》 -
45
玉律阳和变,时禽羽翮新。
钱可复《莺出谷》 -
46
阳和未解逐民忧,雪满群山对白头。
卢肇《谪连州书春牛榜子》 -
47
乍得阳和如细柳,参差长近亚夫营。
裴翻《和主司王起》 -
48
阳和如启蛰,从此事芳游。
薛能《春色满皇州》 -
49
何处阳和力,生萍不驻根。
李频《江夏春感旧》 -
50
阳和潜发荡寒阴,便使川原景象新。
于武陵《早春日山居寄城郭知己》 -
51
赋命自多蹇,阳和非不均。
许棠《春日言怀》 -
52
阳和含煦润,卉木竞纷华。
司空图《效陈拾遗子昂感遇二首》 -
53
也销造化无多力,未受阳和一点恩。
李山甫《菊》 -
54
长恨阳和也世情,把香和艳与红英。
李山甫《柳十首》 -
55
煦育诚非远,阳和又欲升。
方干《除夜》 -
56
能销造化几多力,不受阳和一点恩。
罗隐《登高咏菊尽》 -
57
寒气与君霜里退,阳和为尔腊前来。
韩偓《湖南梅花一冬再发偶题于花援》 -
58
造化功何广,阳和力自均。
王毂《春草碧色》 -
59
流水带花穿巷陌,夕阳和树入帘栊。
韦庄《贵公子》 -
60
古树春风入,阳和力太迟。
崔道融《古树》 -
61
阴阳和也无妖气,阴阳愆期乃人致。
苏拯《水旱祷》 -
62
已赖阳和长,仍惭润泽频。
张友正《春草凝露》 -
63
濛濛堤畔柳含烟,疑是阳和二月天。
徐铉《柳枝辞十二首》 -
64
阳和常借便,免与素心违。
徐铉《侍宴赋得归雁》 -
65
泉壑凝神处,阳和布泽时。
赵起《奉和登会昌山应制》 -
66
春日春风至,阳和似不均。
清江《早春书情寄河南崔少府》 -
67
更待阳和信催促,碧梢青杪看凌空。
齐己《庭际新移松竹》 -
68
天地变通飞白雪,阴阳和合产金花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69
水火自然成既济,阴阳和合自相符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70
玉烛传佳节,阳和应此辰。
曹松《客中立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