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葳蕤的唐诗诗句
描写葳蕤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葳蕤的唐诗诗句
葳蕤[wēi ruí]
释义:
1
草木茂盛枝叶下垂貌。
2
羽毛饰物貌。
3
华美貌;艳丽貌。
4
柔弱貌。
5
萎顿貌。
6
据《太平广记》卷三一六引《录异传‧刘照》载:建安中河间太守刘照妇亡,后太守梦见一妇人,往就之,又遗一双锁,太守不能名,妇曰:“此萎蕤锁也。以金缕相连,屈伸在人,实珍物。吾方当去,故以相别,慎无告人!”“萎蕤”亦写作“葳蕤”。后因以“葳蕤”借指锁。
7
古代一种首饰。
8
草名。即萎蕤。
列表:
-
1
垂柳拂妆台,葳蕤叶半开。
欧阳瑾《横吹曲辞:折杨柳》 -
2
葳蕤君不见,袅娜垂来久。
余延寿《横吹曲辞:折杨柳》 -
3
春楼不闭葳蕤锁,绿水回通宛转桥。
韩翃《相和歌辞:江南曲》 -
4
望见葳蕤举翠华,试开金屋扫庭花。
刘禹锡《相和歌辞:阿娇怨》 -
5
妾有绣衣裳,葳蕤金缕光。
张潮《杂曲歌辞:长干行》 -
6
葳蕤半露芙蓉色,窈窕将期环珮身。
鲍溶《杂歌谣辞:李夫人歌》 -
7
葳蕤晓树滋,滉漾春江涨。
卢照邻《奉使益州至长安发钟阳驿》 -
8
兰叶春葳蕤,桂华秋皎洁。
张九龄《感遇十二首》 -
9
清切紫庭垂,葳蕤防露枝。
张九龄《和黄门卢侍御咏竹》 -
10
熠爚御风静,葳蕤含景鲜。
宋之问《玩郡斋海榴》 -
11
滴沥明花苑,葳蕤泫竹丛。
李峤《露》 -
12
骕骦已踯躅,鸟隼方葳蕤。
徐彦伯《饯唐州高使君赴任》 -
13
藻曜凝芳洁,葳蕤献淑祥。
徐彦伯《奉和幸新丰温泉宫应制》 -
14
旖旎光首饰,葳蕤烂锦衾。
陈子昂《感遇诗三十八首》 -
15
葳蕤苍梧凤,嘹唳白露蝉。
陈子昂《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》 -
16
泛滟清流满,葳蕤白芷生。
陈子昂《于长史山池三日曲水宴》 -
17
妾有绣衣裳,葳蕤金缕光。
张潮《江风行》 -
18
葳蕤君不见,袅娜垂来久。
徐延寿《折杨柳》 -
19
秦家女儿爱芳菲,画眉相伴采葳蕤。
储光羲《蔷薇》 -
20
绿萝纷葳蕤,缭绕松柏枝。
李白《古风》 -
21
葳蕤紫鸾鸟,巢在昆山树。
李白《赠溧阳宋少府陟》 -
22
庭树发华滋,瑶草复葳蕤。
阎宽《古意》 -
23
葳蕤秋叶少,隐映野云多。
杜甫《佐还山后寄三首》 -
24
春楼不闭葳蕤锁,绿水回通宛转桥。
韩翃《江南曲》 -
25
凤翔属明代,羽翼文葳蕤。
李益《秋晚溪中寄怀大理齐司直》 -
26
葳蕤凌风竹,寂寞离人觞。
李益《城西竹园送裴佶王达》 -
27
春楼不闭葳蕤锁,绿水回连宛转桥。
李益《江南曲》 -
28
暗池光幂䍥,密树花葳蕤。
王建《早起》 -
29
红缕葳蕤紫茸软,蝶飞参差花宛转。
王建《织锦曲》 -
30
经术既修明,艺文亦葳蕤。
权德舆《送别沅泛》 -
31
言词多感激,文字少葳蕤。
韩愈《归彭城》 -
32
分命诸侯重,葳蕤绣服香。
陈羽《送戴端公赴容州》 -
33
胡服何葳蕤,仙仙登绮墀。
刘禹锡《观柘枝舞二首》 -
34
青门大道属车尘,共待葳蕤翠华举。
刘禹锡《平齐行二首》 -
35
的历乱相鲜,葳蕤互亏蔽。
刘禹锡《省试风光草际浮》 -
36
望见葳蕤举翠华,试开金屋扫庭花。
刘禹锡《阿娇怨》 -
37
此地有君子,芳兰步葳蕤。
孟郊《监察十五叔东斋招李益端公会别》 -
38
玉缕青葳蕤,结为芳树姿。
孟郊《宇文秀才斋中海柳咏》 -
39
瑶草罢葳蕤,桂花休氛氲。
孟郊《览崔爽遗文,因纾幽怀》 -
40
仙凤翠皇死,葳蕤光彩低。
元稹《三叹》 -
41
昔附赤霄羽,葳蕤游紫垣。
元稹《酬东川李相公十六韵》 -
42
日轮光照耀,龙服瑞葳蕤。
元稹《酬翰林白学士代书一百韵》 -
43
简威霜凛冽,衣彩绣葳蕤。
白居易《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》 -
44
枝柔腰袅娜,荑嫩手葳蕤。
白居易《杨柳枝二十韵》 -
45
照灼瑶华散,葳蕤玉露繁。
曹着《曲江亭望慈恩寺杏园花发》 -
46
(题学士院)葳蕤轻风里,若衔若垂何可拟。
李德裕《句》 -
47
葳蕤半露芙蓉色,窈窕将期环珮身。
鲍溶《李夫人歌》 -
48
如日月縆升,若鸾凤葳蕤。
杜牧《雪中书怀》 -
49
迎娘歌喉玉窈窕,蛮儿舞带金葳蕤。
郑嵎《津阳门诗》 -
50
须信隔帘看刺史,锦章朱绂已葳蕤。
黄滔《赠旌德吕明府》 -
51
刈获及葳蕤,无令见雪霜。
陈陶《种兰》 -
52
始自受姓名,葳蕤立衣裳。
陈陶《草木言》 -
53
是叶葳蕤霜照夜,此花烂熳火烧秋。
刘兼《木芙蓉》 -
54
垂柳拂妆台,葳蕤叶半开。
欧阳瑾《折杨柳》 -
55
赫奕文物备,葳蕤休瑞繁。
豆卢回《登乐游原怀古》 -
56
蓝缕真子褐,葳蕤近臣缨。
皎然《答道素上人别》 -
57
忆在山中时,丹桂花葳蕤。
贯休《古意九首》 -
58
步碧葳蕤径,吟香菡萏池。
齐己《忆在匡庐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