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知音的唐诗诗句
描写知音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知音的唐诗诗句
知音[zhī yīn]
释义:
1
通晓音律。
2
《列子‧汤问》载:伯牙善鼓琴,钟子期善听琴。
3
指对作品能深刻理解、正确评价的人。
列表:
-
1
含愁更奏绿绮琴,调高弦绝无知音。
卢仝《乐府杂曲:鼓吹曲辞:有所思》 -
2
顷刻知音几存殁,半回依约认轮蹄。
郑渥《横吹曲辞:洛阳道》 -
3
东西南北少知音,终年竟岁悲行路。
戎昱《相和歌辞:苦辛行》 -
4
弹琴不成曲,始觉知音倾。
孟郊《杂曲歌辞:伤歌行》 -
5
知音自不惑,得念是分明。
李百药《杂曲歌辞:火凤辞》 -
6
幸以知音顾,千载有奇声。
刘孝孙《咏笛》 -
7
罕有知音者,空劳流水声。
杨师道《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》 -
8
知音自不惑,得念是分明。
李百药《火凤词二首》 -
9
宁思窃抃者,情发为知音。
张九龄《和许给事中直夜简诸公》 -
10
寓言摅宿志,窃吹简知音。
李峤《刘侍读见和山邸十篇重申此赠》 -
11
空令还辱和,长叹知音日。
苏颋《奉和姚令公温汤旧馆永怀故人卢公之作》 -
12
郢路少知音,丛台富奇士。
骆宾王《在江南赠宋五之问》 -
13
知音何所托,木落雁南飞。
骆宾王《畴昔篇》 -
14
别有知音调,闻歌应自飞。
骆宾王《咏尘》 -
15
清泠有真曲,樵采无知音。
刘希夷《孤松篇》 -
16
缓歌春兴曲,情竭为知音。
张说《恩制赐食于丽正殿书院宴赋得林字》 -
17
自言幽隐乏先容,不道人物知音寡。
司马逸客《雅琴篇》 -
18
只应将四子,讲德谢知音。
卢象《奉和张使君宴加朝散》 -
19
中有琴兮徽以玉,峨峨汤汤兮弹此曲,寄声知音兮同所欲。
卢鸿一《嵩山十志十首:涤烦矶》 -
20
吾谋适不用,勿谓知音稀。
王维《送綦毋潜落第还乡》 -
21
霄汉时回首,知音青琐闱。
王维《留别钱起》 -
22
为善吾无矣,知音子绝焉。
王维《哭祖六自虚》 -
23
清风多仰慕,吾亦尔知音。
李颀《题少府监李丞山池》 -
24
自为洛阳客,夫子吾知音。
綦毋潜《冬夜寓居寄储太祝》 -
25
知音尽词客,方见交情难。
储光羲《秦中岁晏马舍人宅宴集》 -
26
宝剑茱萸匣,岂忘知音贵。
储光羲《赴冯翊作》 -
27
欲有知音者,异乡谁可求。
储光羲《寒夜江口泊舟》 -
28
徒有知音赏,惭非皋鹤鸣。
陶翰《柳陌听早莺》 -
29
文姬留此曲,千载一知音。
刘长卿《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》 -
30
向君投此曲,所贵知音难。
刘长卿《杂咏八首上礼部李侍郎:幽琴》 -
31
坐中无知音,安得神扬扬。
孟云卿《伤怀赠故人》 -
32
欲取鸣琴弹,恨无知音赏。
孟浩然《夏日南亭怀辛大》 -
33
知音徒自惜,聋俗本相轻。
孟浩然《赠道士参寥》 -
34
君意在利往,知音期自投。
孟浩然《送张祥之房陵》 -
35
当路谁相假,知音世所稀。
孟浩然《留别王侍御维》 -
36
因声寄流水,善听在知音。
孟浩然《和张判官登万山亭,因赠洪府都督韩公》 -
37
苦笑我夸诞,知音安在哉。
李白《赠王判官,时余归隐,居庐山屏风叠》 -
38
匡复属何人,君为知音者。
李白《赠常侍御》 -
39
知音不易得,抚剑增感慨。
李白《赠从弟宣州长史昭》 -
40
西来何所为,孤剑托知音。
李白《留别王司马嵩》 -
41
流水非郑曲,前行遇知音。
李白《送杨少府赴选》 -
42
青云当自致,何必求知音。
李白《冬夜醉宿龙门,觉起言志》 -
43
钟期久已没,世上无知音。
李白《月夜听卢子顺弹琴》 -
44
可怜白雪曲,未遇知音人。
韦应物《简卢陟》 -
45
文如金石韵,岂乏知音言。
韦应物《送豆卢策秀才》 -
46
知音难再逢,惜君方老年。
岑参《秋夕听罗山人弹三峡流泉》 -
47
远听知音骇,诚哉不可陵。
阎宽《松滋江北阻风》 -
48
知音若相遇,终不滞南溟。
魏璀《湘灵鼓瑟》 -
49
如何耿夫子,感激投知音。
高适《别耿都尉》 -
50
东山布衣明古今,自言独未逢知音。
高适《送蔡山人》 -
51
君又几时去,我知音信疏。
高适《途中寄徐录事》 -
52
嵇康不得死,孔明有知音。
杜甫《遣兴五首》 -
53
高兴激荆衡,知音为回首。
杜甫《奉赠李八丈判官》 -
54
百年歌自苦,未见有知音。
杜甫《南征》 -
55
知音兼众语,整翮岂多身。
杜甫《百舌》 -
56
功名不早立,衰病谢知音。
杜甫《西阁二首》 -
57
斯人不重见,将老失知音。
杜甫《哭李常侍峄二首》 -
58
尝恨知音千古稀,那堪夫子九泉归。
钱起《哭曹钧》 -
59
谁言世缘绝,更惜知音旷。
钱起《独往覆釜山,寄郎士元》 -
60
霄汉时回首,知音青琐闱。
钱起《晚归蓝田,酬王维给事赠别》 -
61
知音倘相访,炊黍扫茅茨。
钱起《酬元秘书晚出蓝溪见寄》 -
62
临水仍挥手,知音未弃余。
钱起《罢官后酬元校书见赠》 -
63
晚沐值清兴,知音同解颜。
钱起《裴仆射东亭》 -
64
自忝知音遇,而今感义偏。
钱起《奉送户部李郎中充晋国副节度出塞》 -
65
自怜黄阁知音在,不厌彤幨出守频。
钱起《送张员外出牧岳州》 -
66
一官叨下秩,九棘谢知音。
钱起《赴章陵酬李卿赠别》 -
67
知音在霄汉,佐郡岂蹉跎。
郎士元《送洪州李别驾之任》 -
68
自为洛阳客,夫子吾知音。
薛据《冬夜寓居寄储太祝》 -
69
斧声出岩壑,四听无知音。
王季友1《杂诗》 -
70
沧洲纵不去,何处有知音。
耿湋《雨中宿义兴寺》 -
71
回首望知音,逶迤桑柘林。
耿湋《送王秘书归江东》 -
72
东西南北少知音,终年竟岁悲行路。
戎昱《苦辛行》 -
73
当时海内求知音,嘱付胡笳入君手。
戎昱《听杜山人弹胡笳》 -
74
世上爱筝不爱琴,则明此调难知音。
戎昱《听杜山人弹胡笳》 -
75
细与知音说,攻文恐误人。
戎昱《酬梁二十》 -
76
苦调当三叹,知音愿一听。
窦庠《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》 -
77
天资韶雅性,不愧知音识。
戴叔伦《梧桐》 -
78
知音不可遇,才子向天涯。
戴叔伦《送李审之桂州谒中丞叔》 -
79
去矣勿复言,所酬知音遇。
李益《将赴朔方早发汉武泉》 -
80
回首知音在,因令怅望还。
李端《与萧远上人游少华山寄皇甫侍御》 -
81
未为知音故,徒恨名不彰。
王建《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》 -
82
知音如见赏,雅调为君传。
朱湾《筝柱子》 -
83
避影将息阴,自然知音稀。
窦参《湖上闲居》 -
84
回首知音青琐闼,何时一为荐相如。
武元衡《春暮郊居寄朱舍人》 -
85
满堂谁是知音者,不惜千金与莫愁。
武元衡《听歌》 -
86
知音愧相访,商洛正闲眠。
权德舆《酬冯绛州早秋绛台感怀见寄》 -
87
盛府知音在,何时荐政成。
权德舆《送台州崔录事》 -
88
不挥者何,知音诚稀。
权德舆《杂言和常州李员外副使春日戏题十首》 -
89
顾盼何曾因误曲,殷勤终是感知音。
杨巨源《冬夜陪丘侍御先辈听崔校书弹琴》 -
90
故人念我寡徒侣,持用赠我比知音。
韩愈《利剑》 -
91
三公尽是知音人,曷不荐贤陛下圣。
韩愈《寒食日出游》 -
92
知音自古称难遇,世俗乍见那妨哂。
韩愈《赠崔立之评事》 -
93
知音者诚希,念子不能别。
韩愈《知音者诚希》 -
94
升堂有知音,此意当何如。
欧阳詹《太原旅怀呈薛十八侍御齐十二奉礼》 -
95
朱弦已绝为知音,云鬓未秋私自惜。
刘禹锡《泰娘歌》 -
96
自言台阁有知音,悠然远起西游心。
刘禹锡《观棋歌送儇师西游》 -
97
芳讯远弥重,知音老更稀。
刘禹锡《酬令狐相公岁暮远怀见寄》 -
98
今日知音一留听,是君心事不平时。
刘禹锡《答杨八敬之绝句》 -
99
弹琴不成曲,始觉知音倾。
孟郊《伤哉行》 -
100
湘弦少知音,孤响空踟蹰。
孟郊《湘弦怨》 -
101
正声逢知音,愿出大朴中。
孟郊《送卢虔端公守复州》 -
102
知音不韵俗,独立占古风。
孟郊《送卢虔端公守复州》 -
103
闻君郢中唱,始觉知音难。
孟郊《赠姚怤别》 -
104
知音既已矣,微言谁能彰。
孟郊《哭李观》 -
105
永谢平生言,知音岂容易。
孟郊《逢江南故昼上人会中郑方回》 -
106
时岂无知音,不能崇此风。
张籍《沈千运旧居》 -
107
远游无知音,不如商贾行。
张籍《南归》 -
108
含愁更奏绿绮琴,调高弦绝无知音。
卢仝《有所思》 -
109
平原孟尝骨已土,始有夫子堪知音。
卢仝《走笔追王内丘》 -
110
作诗无知音,作不如不作。
刘叉《作诗》 -
111
今我尚贫贱,徒为尔知音。
白居易《赠能七伦》 -
112
书信朝贤断,知音野老多。
白居易《春江闲步,赠张山人》 -
113
七弦为益友,两耳是知音。
白居易《船夜援琴》 -
114
东归多旅恨,西上少知音。
白居易《送常秀才下第东归》 -
115
何当得成器,待叩向知音。
白行简《金在熔》 -
116
曲终情不尽,千古仰知音。
白行简《夫子鼓琴得其人》 -
117
抱琴对弹别鹤声,不得知音声不切。
李绅《赋月》 -
118
平生知音少,君子安可忘。
鲍溶《秋夜对月怀李正封》 -
119
其那知音不相见,剡溪乘兴为君来。
姚合《咏雪》 -
120
还如饮冰士,励节望知音。
姚合《心怀霜》 -
121
未经良匠材虽散,待得知音尾已焦。
陈标《焦桐树》 -
122
非论坐中社,余亦旧知音。
张祜《赠贞固上人》 -
123
寂寞空门支道林,满堂诗板旧知音。
张祜《题灵彻上人旧房》 -
124
杯瓢闲寄咏,清绝是知音。
朱庆余《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》 -
125
杯酒从年少,知音在日新。
朱庆余《送吴秀才之山西》 -
126
相于竟何事,无语与知音。
朱庆余《送马秀才》 -
127
江馆迢遥处,知音信渐赊。
朱庆余《宿江馆》 -
128
当代知音少,相思在此身。
朱庆余《寄友人》 -
129
幸在龙门下,知音肯寂寥。
雍陶《孤桐》 -
130
少年才俊赴知音,丞相门栏不觉深。
杜牧《送杜顗赴润州幕》 -
131
劳歌极西望,芸省有知音。
许浑《寄袁校书》 -
132
心慕知音命自拘,画堂闻欲试吹竽。
许浑《宣城崔大夫召联句,偶疾不获赴因献》 -
133
伶伦吹裂孤生竹,却为知音不得听。
李商隐《钧天》 -
134
空为梁甫吟,谁竟是知音。
喻凫《冬日寄友人》 -
135
频年遗我辈,何日遇知音。
刘得仁《秋夜喜友人宿》 -
136
此生如遂意,誓死报知音。
刘得仁《陈情上李景让大夫》 -
137
白首寻人嗟问计,青云无路觅知音。
赵嘏《杜陵贻杜牧侍御》 -
138
时复往来吹一曲,何愁南北不知音。
卢肇《牧童》 -
139
兰署门生皆入室,莲峰太守别知音。
丁棱《和主司王起》 -
140
知音杳何处,书札寄无由。
姚鹄《寄雍陶先辈》 -
141
知音方见誉,浮宦久相关。
刘威《冬日送友人西归》 -
142
桐上知音日下身,道光谁不仰清尘。
刘威《赠欧阳秀才》 -
143
难逢王济知音癖,欲就燕昭买骏名。
韩琮《咏马》 -
144
俱为不等闲,谁是知音目。
贾岛《古意》 -
145
素琴弹复弹,会有知音知。
贾岛《送别》 -
146
沧浪愚将还,知音激所习。
贾岛《重酬姚少府》 -
147
有琴含正韵,知音者如何。
贾岛《寓兴》 -
148
知音逢岂易,孤棹负三湘。
贾岛《下第》 -
149
知音伸久屈,觐省去光辉。
贾岛《送李余及第归蜀》 -
150
慷慨知音在,谁能泪堕巾。
贾岛《送令狐绹相公》 -
151
自别知音少,难忘识面初。
贾岛《寄宋州田中丞》 -
152
子猷没后知音少,粉节霜筠漫岁寒。
贾岛《竹》 -
153
知音如不赏,归卧故山秋。
贾岛《题诗后》 -
154
欲辞松月恋知音,去住多同羁鸟心。
刘沧《留别山中友人》 -
155
秦女红妆空觅伴,郢郎白雪少知音。
李频《长安寓居寄柏侍郎》 -
156
七条弦上五音寒,此艺知音自古难。
崔玨《席间咏琴客》 -
157
好整丹霄步,知音在紫微。
许棠《宣城送进士郑徽赴举》 -
158
知音既已死,良匠亦未生。
邵谒《赠郑殷处士》 -
159
歌诗精外学,天子是知音。
张乔《送僧鸾归蜀甯亲》 -
160
六尺羁魂迷定止,两行愁血谢知音。
李山甫《谒翰林刘学士不遇》 -
161
知音频有新诗赠,白雪纷纷落郢中。
李山甫《答刘书记见赠》 -
162
空为梁甫吟,谁竟是知音。
方干《暮冬书怀呈友人》 -
163
知音不延荐,何路出泥尘。
方干《镜湖西岛言事寄陶校书》 -
164
惆怅知音竟难得,两行清泪白杨风。
罗隐《商于驿楼东望有感》 -
165
多病谩劳窥圣代,薄才终是费知音。
罗隐《秋夜寄进士顾荣》 -
166
西游象阙愧知音,东下荆溪称越吟。
罗隐《宿荆州江陵驿》 -
167
日晚向隅悲断梗,夜阑浇酒哭知音。
罗隐《归梦》 -
168
一恸旁人莫相笑,知音衰尽路行难。
罗隐《重过三衢哭孙员外》 -
169
子猷死后知音少,粉节霜筠谩岁寒。
罗隐《竹》 -
170
战国苍茫难重寻,此中踪迹想知音。
罗隐《燕昭王墓》 -
171
三年剪拂感知音,哭向青山永夜心。
周朴《哭李端》 -
172
露入庭芜恨已深,热时天下是知音。
郑谷《代秋扇词》 -
173
归去无劳久,知音待更论。
许彬《送人下第归江州》 -
174
朝吟复暮吟,只此望知音。
崔涂《苦吟》 -
175
及觉知音少,翻疑所业非。
崔涂《言怀》 -
176
东门上相好知音,数尽台前郭隗金。
吴仁璧《投谢钱武肃》 -
177
何况别来词转丽,不愁明代少知音。
韦庄《寄湖州舍弟》 -
178
名卿名相尽知音,遇酒遇琴无间隔。
韦庄《赠峨嵋山弹琴李处士》 -
179
却应筵上客,未必是知音。
王贞白《歌》 -
180
知音在谏省,苦调有谁听。
王贞白《秋日旅怀寄右省郑拾遗》 -
181
古乐知音少,名言与俗违。
王贞白《忆张处士》 -
182
还如韩吏部,谁不望知音。
黄滔《寄敷水卢校书》 -
183
两榜驱牵别海涔,佗门不合觅知音。
黄滔《投刑部裴郎中》 -
184
知音新句苦,窥沼醉颜酡。
刘象《早春池亭独游三首》 -
185
忍苦待知音,无时省废吟。
曹松《金陵道中寄》 -
186
一吊知音后,归来碎峄桐。
李洞《吊郑宾客》 -
187
客卧涪江蘸月厅,知音唤起进趋生。
李洞《乙酉岁自蜀随计趁试不及》 -
188
知音初相国,从此免长鸣。
李洞《述怀二十韵献覃怀相公》 -
189
欲唱玄云曲,知音复谁是。
陈陶《有所思》 -
190
其谁肯见寻,冷淡少知音。
李中《书小斋壁》 -
191
只应红杏是知音,灼灼偏宜间竹阴。
李中《桃花》 -
192
况是清朝重文物,无愁当路少知音。
李中《寄左偃》 -
193
他年如遂隐,五老是知音。
李中《庐山》 -
194
诗情冷淡知音少,独喜江皋得见君。
李中《吉水县依韵酬华松秀才见寄》 -
195
知音不到吟还懒,锁印开帘又夕阳。
李中《吉水县酬夏侯秀才见寄》 -
196
霄汉知音在,何须恨陆沈。
李中《送汪涛》 -
197
更奠子将并孺子,为君千载作知音。
孙元晏《齐:王伦之》 -
198
罕有知音者,空劳流水声。
杨希道《侍宴赋得起坐弹鸣琴二首》 -
199
顷刻知音几存殁,半回依约认轮蹄。
郑渥《洛阳道》 -
200
山上高松溪畔竹,清风才动是知音。
杨行敏《失题二首》 -
201
--孟郊苟无夫子听,谁使知音扬。
孟郊《遣兴联句》 -
202
揽草结同心,将以遗知音。
薛涛《春望词四首》 -
203
门前红叶地,不扫待知音。
鱼玄机《感怀寄人》 -
204
不恨会人稀,只为知音寡。
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 -
205
既能持苦节,勿谓少知音。
无可《同刘秀才宿见赠》 -
206
莫学楚狂隳姓字,知音还有子期听。
元孚《送李四校书》 -
207
正是叹羁游,知音拜楚侯。
栖白《送石秀才》 -
208
岁月尽能消愤懑,寰区那更有知音。
归仁《悼罗隐》 -
209
自乃知音犹尚稀,欲教更入何人耳。
隐峦《琴》 -
210
惭无英琼瑶,何以酬知音。
贯休《拟齐梁酬所知见赠二首》 -
211
少年心在青云端,知音满地皆龙鸾。
贯休《别杜将军》 -
212
唯有知音者,相思歌白头。
贯休《旅中怀孙路》 -
213
知音知便了,归去旧江干。
贯休《怀诸葛玨二首》 -
214
知音不可见,始为一吟看。
贯休《鄂渚逢杨赞禹》 -
215
知音不可得,始为一吟之。
贯休《夜寒寄卢给事二首》 -
216
从来相狎辈,尽不是知音。
贯休《送智光禅伯》 -
217
近来心更苦,谁复是知音。
贯休《湖上作》 -
218
信衣非苎麻,白云无知音。
贯休《题曹溪祖师堂》 -
219
周郎怀抱好知音,常爱山僧物外心。
贯休《酬张相公见寄》 -
220
由来此事知音少,不是真风去不回。
贯休《山居诗二十四首》 -
221
蒙庄环外知音少,阮籍途穷旨趣低。
贯休《山居诗二十四首》 -
222
天如爱才子,何虑未知音。
齐己《谢王秀才见示诗卷》 -
223
精搜当好景,得即动知音。
齐己《酬洞庭陈秀才》 -
224
闻道知音在,官高信莫通。
齐己《荆门寄怀章供奉兼呈幕中知己》 -
225
谁同论此理,杜口少知音。
齐己《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》 -
226
不是知音者,难教爱此声。
齐己《夜坐闻雪寄所知》 -
227
到彼谁相慰,知音有郡侯。
齐己《送人南游》 -
228
千篇著述诚难得,一字知音不易求。
齐己《谢人寄新诗集》 -
229
岂有虚空遮道眼,不妨文字问知音。
齐己《寄谷山长老》 -
230
别兴偶随云水远,知音本自国风高。
齐己《喜得自牧上人书》 -
231
保重更求装钿匣,闲将濡染寄知音。
齐己《谢人惠端溪砚》 -
232
中朝旧有知音在,可是悠悠入帝乡。
齐己《送谢尊师自南岳出入京》 -
233
常恐听多耳渐烦,清音不绝知音绝。
齐己《风琴引》 -
234
先生卧碧岑,诸祖是知音。
栖蟾《寄问政山聂威仪》 -
235
不为知音皆鲍叔,信谁江上去茫茫。
惟审《春日旅怀呈知己》 -
236
日月暗扶君甲子,乾坤自与我知音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237
强居此境绝知音,野景虽多不合吟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238
万卷仙经三尺琴,刘安闻说是知音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239
不知音,莫语要。
吕岩《三字诀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