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知心的唐诗诗句
描写知心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知心的唐诗诗句
知心[zhī xīn]
释义:
第一部分
1
彼此契合,腹心相照。旧题汉李陵《答苏武书》:“人之相知,贵相知心。”
2
相互深切了解的人;深交。
3
知心话。锡剧《红色的种子》第五场:“你我都是一样人,受苦的人儿心连心,要是嫂嫂不见怪,我想和你谈知心。”
第二部分
1
智慧之心。
列表:
-
1
相见情已深,未语可知心。
李白《相和歌辞:相逢行二首》 -
2
却顾身为患,始知心未觉。
王维《杂曲歌辞:苦热行》 -
3
顾敌知心勇,先鸣觉气雄。
杜淹《咏寒食斗鸡应秦王教》 -
4
世无钟子期,谁知心所属。
王绩《古意六首》 -
5
与君尝此志,因物复知心。
张九龄《答陈拾遗赠竹簪》 -
6
泪来空泣脸,愁至不知心。
宋之问《端州别袁侍郎》 -
7
宁知心断绝,夜夜泣胡笳。
骆宾王《晚度天山有怀京邑》 -
8
且惧威非贙,宁知心是狼。
沈佺期《答魑魅代书寄家人》 -
9
倾国徒相看,宁知心所亲。
王维《扶南曲歌词五首》 -
10
却顾身为患,始知心未觉。
王维《苦热》 -
11
今日又明日,自知心不闲。
王维《留别丘为》 -
12
花心愁欲断,春色岂知心。
王维《红牡丹》 -
13
今日又明日,自知心不闲。
丘为《留别王维》 -
14
养神宗示法,得道不知心。
綦毋潜《过方尊师院》 -
15
悲哉门弟子,要自知心长。
储光羲《至嶽寺即大通大照禅塔上温上人》 -
16
青山空向泪,白月岂知心。
刘长卿《赴新安别梁侍郎》 -
17
仿佛知心处,高峰是会稽。
刘长卿《寄灵一上人初还云门》 -
18
相见情已深,未语可知心。
李白《相逢行》 -
19
但见泪痕湿,不知心恨谁。
李白《怨情》 -
20
出处虽殊迹,明月两知心。
韦应物《沣上对月,寄孔谏议》 -
21
不知心事向谁论,江上蝉鸣空满耳。
岑参《客舍悲秋,有怀两省旧游,呈幕中诸公》 -
22
为问当途者,宁知心有违。
阎宽《秋怀》 -
23
不知心大小,容得许多怜。
常非月《咏谈容娘》 -
24
独向西山聊一笑,白云芳草自知心。
李嘉佑《伤吴中》 -
25
知心从此别,相忆鬓毛斑。
李嘉佑《留别毗陵诸公》 -
26
境对知心妄,人安觉政和。
钱起《奉陪使君十四叔晚憩大云门寺》 -
27
谩说简书催物役,遥知心赏缓王程。
钱起《送李评事赴潭州使幕》 -
28
不知心赏后,早晚见行尘。
韩翃《送郭赞府归淮南》 -
29
一弹一引满,耳热知心宣。
独孤及《初晴抱琴登马退山对酒望远醉后作》 -
30
流荡飘飖此何极,唯应行客共知心。
皇甫冉《临平道赠同舟人》 -
31
白云长满目,芳草自知心。
皇甫冉《送庐山人归林虑山》 -
32
与君相掩泪,来客岂知心。
戎昱《衡阳春日游僧院》 -
33
行客自知心有托,不闻惊浪与啼猿。
戴叔伦《送孙直游郴州》 -
34
达者贵知心,古人不愿馀。
陆长源《酬孟十二新居见寄》 -
35
岂知心内乖,著我薜萝裳。
王建《山中寄及第故人》 -
36
南宗长老知心法,东郭先生识化源。
权德舆《待漏假寐梦归江东旧居》 -
37
与君方掩泪,来客是知心。
杨巨源《春日与刘评事过故证上人院》 -
38
二子倘故谀,吾知心受诛。
卢仝《观放鱼歌》 -
39
知心岂忘鲍,咏怀难和阮。
元稹《酬杨司业十二兄早秋述情见寄》 -
40
平生知心者,屈指能有几。
白居易《感逝寄远》 -
41
病知心力减,老觉光阴速。
白居易《六十六》 -
42
赏景尚知心未退,吟诗犹觉力完全。
刘真《七老会诗》 -
43
旁人未必知心事,一面残妆空泪痕。
刘皂《长门怨三首》 -
44
便知心是佛,坚坐对寒灰。
张祜《赠庐山僧》 -
45
雨中衣半湿,拥鼻自知心。
杜牧《折菊》 -
46
云汉知心远,林塘觉思孤。
许浑《重赋鹭鸶》 -
47
下泪重来此,知心一已无。
薛能《申湖》 -
48
剃头未必知心法,要且闲于名利人。
韦蟾《题僧壁》 -
49
所知心眼大,别自开户牖。
李群玉《赠方处士兼以写别》 -
50
知心两如此,然后何所陈。
贾岛《不欺》 -
51
举翮笼中鸟,知心海上鸥。
贾岛《岐下送友人归襄阳》 -
52
临别不挥泪,谁知心郁陶。
贾岛《送李戎扶侍往寿安》 -
53
欲知心不变,还似饮贪泉。
皮日休《聪明泉》 -
54
知心似古人,岁久分弥亲。
方干《别喻凫》 -
55
自知心未了,闲话亦多端。
杜荀鹤《题嶽麓寺》 -
56
弟子自知心了了,吾师应为醉腾腾。
杜荀鹤《赠休禅和》 -
57
海枯终见底,人死不知心。
杜荀鹤《感寓》 -
58
不知心更愁何事,每向深山夜夜啼。
徐夤《猿》 -
59
欲知心同乐,双茧抽作纴。
韩愈《同宿联句》 -
60
傍人那得知心事,一面残妆空泪痕。
刘媛《句》 -
61
欲知心里事,看取腹中书。
李冶《结素鱼贻友人》 -
62
世人不知心是道,只言道在他方妙。
皎然《戏呈吴冯》 -
63
花空觉性了,月尽知心证。
皎然《送清凉上人》 -
64
因知心似月,处处有人瞻。
贯休《送僧之灵夏》 -
65
吾师别是醍醐味,不是知心人不知。
贯休《禅师》 -
66
然知心去速,其奈雪飞频。
修睦《雪中送人北游》 -
67
金为浮来方见性,木因沈后始知心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68
山月不知心里事,水风空落眼前花。
温庭筠《忆江南》 -
69
也知心许恐无成。
牛希济《临江仙》 -
70
倚云低首望,可知心。
鹿虔扆《女冠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