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登高的唐诗诗句
描写登高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登高的唐诗诗句
登高[dēng gāo]
释义:
1
升至高处。
2
指农历九月初九日登高的风俗。
3
指农历正月初七和十五日登高的风俗。
4
锦的别名。
列表:
-
1
登高望还师,竟野如春华。
柳宗元《乐府杂曲:鼓吹铙歌:吐谷浑》 -
2
柳发遍川岗,登高堪断肠。
李端《横吹曲辞:折杨柳》 -
3
登高丘而望远海,六鳌骨已霜,三山流安在?
李白《相和歌辞:登高丘而望远》 -
4
试登高而极目,莫不变而回肠。
卢照邻《琴曲歌辞:明月引》 -
5
旧知山里绝氛埃,登高日暮心悠哉。
王绩《北山》 -
6
试登高而骋目,莫不变而回肠。
卢照邻《明月引》 -
7
下辇登高望河洛。
宋之问《龙门应制》 -
8
登高望不极,云海四茫茫。
宋之问《桂州三月三日》 -
9
江上粤王台,登高望几回。
宋之问《登粤王台》 -
10
布义孙卿子,登高楚屈平。
李峤《赋》 -
11
愧奉登高摇彩翰,欣逢御气上丹霄。
李峤《人日侍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》 -
12
揽涕步脽上,登高见彼汾。
李适《汾阴后土祠作》 -
13
登高频作赋,体物屡为诗。
徐晶《赠温驸马汝阳王》 -
14
登高徒欲赋,词殚独抚膺。
骆宾王《北眺舂陵》 -
15
登高北望嗤梁叟,凭轼西征想潘掾。
骆宾王《畴昔篇》 -
16
登高一游目,始觉柳条新。
乔侃《人日登高》 -
17
怀宇宙以伤远,登高台而写忧。
陈子昂《春台引》 -
18
秣马临荒甸,登高览旧都。
陈子昂《岘山怀古》 -
19
登高形胜出,访古令名传。
张说《登九里台是樊姬墓》 -
20
黄花宜泛酒,青岳好登高。
张说《九日进茱萸山诗五首》 -
21
登高惭思拙,匠物谢情妍。
崔日知《冬日述怀奉呈韦祭酒张左丞兰台名贤》 -
22
望幸纡千乘,登高自九重。
李乂《奉和九日侍宴应制得浓字》 -
23
屡登高春台,徒使泪如霰。
尹懋《奉陪张燕公登南楼》 -
24
出豫乘秋节,登高陟梵宫。
赵彦昭《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屠应制》 -
25
望幸三秋暮,登高九日初。
萧至忠《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余字》 -
26
登高凌宝塔,极目遍王城。
萧至忠《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》 -
27
重九临商节,登高出汉宫。
李迥秀《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风字》 -
28
登高识汉苑,问道侍轩臣。
陆景初《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臣字》 -
29
御气三秋节,登高九曲门。
于经野《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樽字》 -
30
出豫从初地,登高适梵天。
辛替否《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》 -
31
城远登高并九日,茱萸凡作几年新。
张谔《九日》 -
32
归来得问茱萸女,今日登高醉几人。
张谔《九日宴》 -
33
望远回天顾,登高动睿词。
孙逖《奉和登会昌山应制》 -
34
江边枫落菊花黄,少长登高一望乡。
崔国辅《九日》 -
35
登高不见君,故山复云外。
王维《别弟缙后登青龙寺望蓝田山》 -
36
登高万井出,眺迥二流明。
王维《晓行巴峡》 -
37
宋玉登高怨,张衡望远愁。
王维《赋得秋日悬清光》 -
38
遥知兄弟登高处,遍插茱萸少一人。
王维《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》 -
39
今日登高樽酒里,不知能有菊花无。
王缙《九日作》 -
40
落日登高屿,悠然望远山。
储光羲《游茅山五首》 -
41
日旰懒耕锄,登高望川陆。
储光羲《田家杂兴八首》 -
42
朝出猛兽林,躨跜登高峰。
储光羲《登秦岭作,时陷贼归国》 -
43
恍惚登高岭,裴回看落日。
储光羲《山中贻崔六琪华》 -
44
微雨沾衣令人愁,有一迁客登高楼,不言不寐弹箜篌。
王昌龄《箜篌引》 -
45
登高复送远,惆怅洞庭秋。
刘长卿《重阳日鄂城楼送屈突司直》 -
46
九日登高望,苍苍远树低。
刘长卿《九日登李明府北楼》 -
47
登高望天山,白云正崔巍。
颜真卿《赠裴将军》 -
48
登高望城入,斜影半风薰。
萧颖士《早春过七岭,寄题硖石裴丞厅壁》 -
49
相望试登高,心飞逐鸟灭。
孟浩然《秋登兰山寄张五》 -
50
忽示登高作,能宽旅寓情。
孟浩然《和张明府登鹿门作》 -
51
登高闻古事,载酒访幽人。
孟浩然《九日得新字》 -
52
主人登高去,鸡犬空在家。
孟浩然《寻菊花潭主人不遇》 -
53
木落秋草黄,登高望戎虏。
李白《古风》 -
54
登高望四海,天地何漫漫。
李白《古风》 -
55
倚剑登高台,悠悠送春目。
李白《古风》 -
56
登高丘,望远海。
李白《登高丘而望远》 -
57
人生达命岂暇愁,且饮美酒登高楼。
李白《梁园吟》 -
58
登高望浮云,仿佛如旧丘。
李白《赠崔郎中宗之》 -
59
晚登高楼望,木落双江清。
李白《寄当涂赵少府炎》 -
60
登高壮观天地间,大江茫茫去不还。
李白《庐山谣,寄卢侍御虚舟》 -
61
登高素秋月,下望青山郭。
李白《游敬亭寄崔侍御》 -
62
遂将三五少年辈,登高远望形神开。
李白《鲁郡尧祠送窦明府薄华还西京》 -
63
挥鞭布猎骑,四顾登高丘。
李白《送族弟凝至晏堌》 -
64
登高览万古,思与广成邻。
李白《送岑征君归鸣皋山》 -
65
登高望蓬瀛,想象金银台。
李白《游泰山六首》 -
66
古来登高人,今复几人在。
李白《九日登山》 -
67
昨日登高罢,今朝更举觞。
李白《九月十日即事》 -
68
九日天气清,登高无秋云。
李白《九日登巴陵,置酒望洞庭水军》 -
69
望夫登高山,化石竟不返。
李白《拟古十二首》 -
70
登高望去尘,纷思终难整。
韦应物《送苏评事》 -
71
登高望燕代,日夕生夏云。
韦应物《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》 -
72
攀林憩佛寺,登高望都城。
韦应物《答河南李士巽题香山寺》 -
73
九日黄花酒,登高会昔闻。
岑参《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》 -
74
强欲登高去,无人送酒来。
岑参《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》 -
75
欲强登高无力去,篱边黄菊为谁开。
李嘉佑《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》 -
76
登高见百里,桑野郁芊芊。
高适《过卢明府有赠》 -
77
怀贤想邹枚,登高思荆棘。
高适《酬庞十兵曹》 -
78
登高俯沧海,回首泪如霰。
高适《酬别薛三、蔡大,留简韩十四主簿》 -
79
登高临旧国,怀古对穷秋。
高适《宋中十首》 -
80
纵使登高只断肠,不如独坐空搔首。
高适《九日酬颜少府》 -
81
闭门无不可,何事更登高。
高适《同崔员外、綦毋拾遗九日宴京兆府李士曹》 -
82
登高欲有往,荡析川无梁。
杜甫《又上后园山脚》 -
83
去年登高郪县北,今日重在涪江滨。
杜甫《九日》 -
84
故里樊川菊,登高素浐源。
杜甫《九日五首》 -
85
万里莺花不相见,登高一望泪沾巾。
贾至《巴陵寄李二户部、张十四礼部》 -
86
登高峰兮俯幽谷,心悴悴兮念群木。
元结《演兴四首:讼木魅》 -
87
爱远登高尘眼开,为怜萧寺上经台。
韩翃《留题甯川香盖寺壁》 -
88
何处登高望,知君正忆归。
皇甫冉《九日寄郑丰》 -
89
青山前,青山后,登高望两处,两处今何有。
皇甫冉《登山歌》 -
90
明日是重阳,登高远相望。
皇甫冉《送郑二员外》 -
91
蓟庭萧瑟故人稀,何处登高且送归。
王之涣《九日送别》 -
92
别业在征山,登高望畿甸。
殷寅《铨试后征山别业寄源侍御》 -
93
欲强登高无力也,篱边黄菊为谁开。
秦系《答泉州薛播使君重阳日赠酒》 -
94
今日登高阁,三休忽自悲。
耿湋《登总持寺阁》 -
95
登高上山上,高处更堪愁。
戎昱《桂州西山登高上陆大夫》 -
96
却笑孟嘉吹帽落,登高何必上龙山。
戎昱《九日贾明府见访》 -
97
今日登高望不见,楚云湘水各悠悠。
戴叔伦《湘川野望》 -
98
登高日转明,下望见春城。
卢纶《送吉中孚校书归楚州旧山》 -
99
柳发遍川冈,登高堪断肠。
李端《折杨柳》 -
100
共忆南浮日,登高望若何。
司空曙《赠李端》 -
101
登高回首罢,形影自相随。
崔峒《江上书怀》 -
102
陶潜何处登高醉,倦客停桡一事无。
刘商《重阳日寄上饶李明府》 -
103
忆长安,九月时,登高望见昆池。
范灯《忆长安:九月》 -
104
登高望远自伤情,柳发花开映古城。
武元衡《登阖闾古城》 -
105
愁至独登高处望,蔼然云树重伤魂。
武元衡《塞上春怀》 -
106
十岁此辰同醉友,登高各处已三年。
郑絪《九日登高怀邵二》 -
107
登高何处见琼枝,白露黄花自绕篱。
羊士谔《寄裴校书》 -
108
登高望烽火,谁谓塞尘飞。
韩愈《烽火》 -
109
客路重阳日,登高寄上楼。
欧阳詹《九日广陵同陈十五先辈登高怀林十二先辈》 -
110
十岁此辰同醉友,登高各处已三年。
欧阳詹《九日广陵登高怀邵二先辈》 -
111
四夷闻风失匕箸,天子受贺登高楼。
刘禹锡《平蔡州三首》 -
112
忽然登高心瞥起,又欲浮杯信流水。
刘禹锡《送鸿举游江西》 -
113
长听馀风送天乐,时登高阁望人寰。
刘禹锡《题集贤阁》 -
114
登高尘虑息,观徼道心清。
李程《春台晴望》 -
115
朝朝候归信,日日登高台。
孟郊《望远曲》 -
116
登高有所思,寒雨伤百草。
孟郊《感怀》 -
117
中夜登高楼,忆我旧星辰。
孟郊《感怀》 -
118
登高望寒原,黄云郁峥嵘。
孟郊《感怀》 -
119
月中登高滩,星汉交垂芒。
张籍《祭退之》 -
120
倚剑登高台,悠悠送春目。
李贺《句》 -
121
登高意枯渴,愿见深泉冷。
元稹《梦井》 -
122
下邽田地平如掌,何处登高望梓州。
白居易《九日寄行简》 -
123
每登高处长相忆,何况兹楼属庾家。
白居易《三月三日登庾楼寄庾三十二》 -
124
须知菊酒登高会,从此多无二十场。
白居易《九日宴集,醉题郡楼,兼呈周、殷二判官》 -
125
锡杖登高寺,香炉忆旧峰。
白居易《天竺寺送坚上人归庐山》 -
126
去秋共数登高会,又被今年减一场。
白居易《九日寄微之》 -
127
初登高第后,乍作好官人。
白居易《劝酒十四首:何处难忘酒七首》 -
128
登高山兮车倒轮摧,渡汉水兮马跙蹄开。
白居易《三谣:朱藤谣》 -
129
我从西北来,登高望蓬丘。
长孙佐辅《楚州盐壒古墙望海》 -
130
酣歌欲尽登高兴,强把黄花插满头。
殷尧藩《九日》 -
131
春来登高科,升天得梯阶。
姚合《送李余及第归蜀》 -
132
三十登高科,前涂浩难测。
姚合《答韩湘》 -
133
独喜登高日,先知应候风。
蒋防《冬至日祥风应候》 -
134
登高思旧友,满目是穷荒。
朱庆余《旅中过重阳》 -
135
忽遭冀处士,豁若登高楼。
杜牧《洛中送冀处士东游》 -
136
清远登高台,晃朗纵览历。
李群玉《将游罗浮登广陵楞伽台别羽客》 -
137
联翩曾数举,昨登高第名。
贾岛《送陈商》 -
138
会宿曾论道,登高省议文。
贾岛《寄贺兰朋吉》 -
139
若更登高岘,看碑定泪流。
贾岛《岐下送友人归襄阳》 -
140
秋日登高望,凉风吹海初。
贾岛《登楼》 -
141
平地见天涯,登高天更远。
刘驾《读史》 -
142
伫立望不见,登高更流涕。
曹邺《送厉图南下第归澧州》 -
143
游子想万里,何必登高台。
曹邺《寄贾驰先辈》 -
144
一马没黄云,登高望犹在。
曹邺《送友人入塞》 -
145
犹胜登高闲望断,孤烟残照马嘶回。
司空图《重阳阻雨》 -
146
老来不得登高看,更甚残春惜岁华。
司空图《九月八日》 -
147
登高可羡少年场,白菊堆边鬓似霜。
司空图《白菊三首》 -
148
慷慨追古意,旷望登高台。
李山甫《山中依韵答刘书记见赠》 -
149
沈吟不寐先闻角,屈曲登高自有山。
方干《郭中山居》 -
150
西风九月草树秋,万喧沈寂登高楼。
罗隐《薛阳陶觱篥歌》 -
151
登高有酒浑忘醉,慨古无言独倚楼。
唐彦谦《金陵怀古》 -
152
黄花催促重阳近,何处登高望二京。
郑谷《漂泊》 -
153
登高迎送远,春恨并依依。
崔涂《送友人》 -
154
一登高阁眺清秋,满目风光尽胜游。
杜荀鹤《题开元寺门阁》 -
155
迟客登高阁,题诗绕翠岩。
韦庄《李氏小池亭十二韵》 -
156
无酒泛金菊,登高但忆秋。
王贞白《九日长安作》 -
157
几度携佳客,登高欲折难。
张蠙《白菊》 -
158
桓景登高事可寻,黄花开处绿畦深。
徐夤《菊花》 -
159
年年谁不登高第,未胜骑驴入画屏。
李洞《过贾浪仙旧地》 -
160
登高晓蹋巉岩石,冒冷朝冲断续烟。
王仁裕《和韩昭从驾过白卫岭》 -
161
登高始觉太虚宽,白雪须知唱和难。
李建勋《登升元阁》 -
162
自古登高尽惆怅,茱萸休笑泪盈巾。
廖匡图《九日陪董内召登高》 -
163
登高节物最堪怜,小岭疏林对槛前。
徐铉《和尉迟赞善秋暮僻居》 -
164
登高欲继离骚咏,魂断愁深写不成。
刘兼《登郡楼书怀》 -
165
嘉辰复遇登高台,良朋笑语倾金罍。
元凛《九日对酒》 -
166
宋玉登高怨,张衡望远愁。
无名氏《秋日悬清光》 -
167
登高今夕事,九九是天长。
李益《重阳夜集兰陵居与宣上人联句》 -
168
日暮登高楼,谁怜小垂手。
张琰《春词二首》 -
169
登高吟更苦,微月出苍茫。
贯休《秋晚野步》 -
170
登高一长望,信美非吾乡。
申欢《兜玄国怀归诗》 -
171
糜竺收资,桓景登高。
李瀚2《蒙求》 -
172
登高唯北望,菊助可□明。
司空图《浙上重阳》 -
173
乘时争路只危身,经乱登高有几人。
司空图《旅中重阳》 -
174
尽日登高兴未残,红楼人散独盘桓。
冯延巳《抛球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