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王宫的唐诗诗句
描写王宫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王宫的唐诗诗句
王宫[wáng gōng]
释义:
1
天子的宫殿。
2
指朝廷。
3
周时指祭太阳神的坛。
列表:
-
1
地犹鄹氏邑,宅即鲁王宫。
李隆基《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》 -
2
帝郊肆类,王宫戒吉。
不详《郊庙歌辞:朝日乐章:肃和》 -
3
太阳朝序,王宫有仪。
不详《郊庙歌辞:朝日乐章:迎神》 -
4
云藏神女馆,雨到楚王宫。
皇甫冉《乐府杂曲:鼓吹曲辞:巫山高》 -
5
姑苏台上乌栖时,吴王宫里醉西施。
李白《相和歌辞:乌栖曲》 -
6
柏梁失火去,因入吴王宫。
李白《琴曲歌辞:双燕离》 -
7
翻江倒海倾吴蜀,汉女江妃杳相续,龙王宫中水不足。
顾况《琴曲歌辞:龙宫操》 -
8
献珠龙王宫,值龙觅珠次。
元稹《杂曲歌辞:出门行》 -
9
烂熳春归水国时,吴王宫殿柳垂丝。
皇甫松《杂曲歌辞:杨柳枝》 -
10
吴王宫里色偏深,一簇纤条万缕金。
牛峤《杂曲歌辞:杨柳枝》 -
11
英藩筑外馆,爱主出王宫。
宋之问《宴安乐公主宅得空字》 -
12
伫将文绮色,舒卷帝王宫。
李峤《席》 -
13
霸略今何在,王宫尚岿然。
骆宾王《四月八日题七级》 -
14
忆昔楚王宫,玉楼妆粉红。
刘希夷《春女行》 -
15
城临巴子国,台没汉王宫。
陈子昂《白帝城怀古》 -
16
正值楚王宫里至,门前初下七香车。
王维《戏嘲史寰》 -
17
千门汉王宫,百里周王苑。
储光羲《秋次霸亭寄申大》 -
18
姑苏台上乌栖时,吴王宫里醉西施。
李白《乌栖曲》 -
19
柏梁失火去,因入吴王宫。
李白《双燕离》 -
20
梁王宫阙今安在,枚马先归不相待。
李白《梁园吟》 -
21
未入吴王宫殿时,浣纱古石今犹在。
李白《送祝八之江东,赋得浣纱石》 -
22
行云且莫去,留醉楚王宫。
李白《在水军宴韦司马楼船观妓》 -
23
只今惟有西江月,曾照吴王宫里人。
李白《苏台览古》 -
24
魏王宫观尽禾黍,信陵宾客随灰尘。
高适《古大梁行》 -
25
楚王宫北正黄昏,白帝城西过雨痕。
杜甫《返照》 -
26
瘴馀夔子国,霜薄楚王宫。
杜甫《大历二年九月三十日》 -
27
春雨暗暗塞峡中,早晚来自楚王宫。
杜甫《江雨有怀郑典设》 -
28
梵王宫始开,长者金先布。
钱起《归义寺题震上人壁》 -
29
云藏神女馆,雨到楚王宫。
皇甫冉《巫山峡》 -
30
汉女江妃杳相续,龙王宫中水不足。
顾况《龙宫操》 -
31
凉王宫殿尽,芜没陇云西。
李益《送常曾侍御使西蕃寄题西川》 -
32
众香天上梵王宫,钟磬寥寥半碧空。
杨巨源《春日题龙门香山寺》 -
33
山州古寺好闲居,读尽龙王宫里书。
刘禹锡《送鸿举游江西》 -
34
烂漫春归水国时,吴王宫殿柳丝垂。
皇甫松《杨柳枝词二首》 -
35
初疑白莲花,浮出龙王宫。
卢仝《月蚀诗》 -
36
污泥龙王宫,恐获不敬罪。
卢仝《冬行三首》 -
37
献珠龙王宫,值龙觅珠次。
元稹《出门行》 -
38
流水不入田,壅入王宫里。
白居易《杂兴三首》 -
39
弄沙成佛塔,锵玉谒王宫。
白居易《感悟妄缘,题如上人壁》 -
40
尔不见当今甲第与王宫,织成步障银屏风。
白居易《三谣:素屏谣》 -
41
送君何处展离筵,大梵王宫大雪天。
白居易《福先寺雪中饯刘苏州》 -
42
一朵蓬莱在世间,梵王宫阙翠云间。
鲍溶《望江中金山寺》 -
43
梁武台城芳草合,吴王宫殿野花开。
殷尧藩《登凤凰台二首》 -
44
羞将看花眼,来入梵王宫。
施肩吾《观花后游慈恩寺》 -
45
秦王宫阙霭春烟,珠树琼枝近碧天。
陈标《秦王卷衣》 -
46
吴王宫殿柳含翠,苏小宅房花正开。
杜牧《悲吴王城》 -
47
五色如丝下碧空,片帆还绕楚王宫。
许浑《酬河中杜侍御重寄》 -
48
肠断吴王宫外水,浊泥犹得葬西施。
李商隐《景阳井》 -
49
楚王宫地罗含宅,赖许时时听法来。
崔玨《句》 -
50
吴王宫里色偏深,一簇纤条万缕金。
牛峤《杨柳枝五首》 -
51
楚王宫去阳台近,莫倚风流滞少年。
韦庄《送李秀才归荆溪》 -
52
吴王宫女娇相袭,合整双毛预奋飞。
徐夤《燕》 -
53
奉使谬持严助节,登门初识鲁王宫。
徐铉《回至瓜洲献侍中》 -
54
幸植王宫里,仍逢宰府知。
徐铉《依韵和令公大王蔷薇诗》 -
55
非关曾入楚王宫,直为相思腰转细。
蔡瑰《夏日闺怨》 -
56
楚王宫里能服饰,顾盼倾城复倾国。
阎德隐《薛王花烛行》 -
57
越王宫里如花人,越水谿头采白蘋。
冷朝光《越溪怨》 -
58
君不见吴王宫阁临江起,不见珠帘见江水。
卫万《吴宫怨》 -
59
只今唯有西江月,曾照吴王宫里人。
卫万《吴宫怨》 -
60
初听喉音宝楼阁,如闻魔王宫殿拉金瓦落。
贯休《题弘顗三藏院》 -
61
越王宫殿,蘋叶藕花中。
牛峤《江城子》 -
62
吴主山河空落日,越王宫殿半平芜,藕花菱蔓满平湖。
薛昭蕴《浣溪沙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