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江海的唐诗诗句
描写江海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江海的唐诗诗句
江海[jiāng hǎi]
释义:
1
江和海。
2
旧时指隐士的居处。
3
引申为退隐。
4
泛指四方各地。
列表:
-
1
谁知豪家网尔躯,不如饮啄江海隅。
张籍《乐府杂曲:鼓吹曲辞:朱鹭》 -
2
影摇江海路,思结潇湘天。
杨巨源《琴曲歌辞:别鹤》 -
3
长风万里来,江海荡烦浊。
王维《杂曲歌辞:苦热行》 -
4
分刺江海郡,朅来征素情。
宋之问《游法华寺》 -
5
不见吴中隐,空馀江海滨。
宋之问《过史正议宅》 -
6
微尚本江海,少留岂交战。
宋之问《郡宅中斋》 -
7
别有江海心,日暮情何已。
王勃《上巳浮江宴韵得址字》 -
8
江海宁为让,巴渝转自牵。
杜审言《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抚河东》 -
9
夙昔怀江海,平生混泾渭。
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 -
10
江海联翩翼,长鸣谁复闻。
陈子昂《咏主人壁上画鹤,寄乔主簿崔著作》 -
11
凭轩一留醉,江海寄情人。
陈子昂《喜遇冀侍御珪崔司议泰之二使》 -
12
寄谢千金子,江海事多违。
陈子昂《万州晓发放舟乘涨,还寄蜀中亲朋》 -
13
淮流春晼晚,江海路蹉跎。
张说《饯唐州高使君》 -
14
一去驰江海,相逢共播迁。
韦嗣立《奉和张岳州王潭州别诗二首》 -
15
晨趋天日晏,夕卧江海闲。
卢僎《初出京邑有怀旧林》 -
16
不出人境外,萧条江海心。
蔡希寂《同家兄题渭南王公别业》 -
17
云雷康屯难,江海遂飞沉。
王维《送韦大夫东京留守》 -
18
长风万里来,江海荡烦浊。
王维《苦热》 -
19
复闻江海曲,好杀成风俗。
崔颢《赠怀一上人》 -
20
叹息此离别,悠悠江海行。
李颀《送王昌龄》 -
21
萧条江海上,日夕见丹丘。
李颀《题綦毋校书别业》 -
22
江海虽言旷,无如君子前。
储光羲《杂咏五首:池边鹤》 -
23
江海霁初景,草木含新色。
储光羲《泛茅山东溪》 -
24
本自江海人,且无寥廓志。
储光羲《赴冯翊作》 -
25
关河施芳听,江海徼新赏。
储光羲《贻丁主簿仙芝别》 -
26
身在江海上,云连京国深。
王昌龄《别刘谞》 -
27
操与霜雪明,量与江海宽。
常建《赠三侍御》 -
28
因称江海人,臣老筋力衰。
常建《太公哀晚遇》 -
29
江海无行迹,孤舟何处寻。
刘长卿《赴新安别梁侍郎》 -
30
江海相逢少,东南别处长。
刘长卿《江州留别薛六、柳八二员外》 -
31
岁岁逢离别,蹉跎江海滨。
刘长卿《送郑司直归上都》 -
32
轩辕征战后,江海别离长。
刘长卿《送李端公赴东都》 -
33
故园复何许,江海徒迟留。
刘长卿《杪秋洞庭中,怀亡道士谢太虚》 -
34
平生江海意,惟共白鸥同。
刘长卿《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,寺即和尚所创》 -
35
裴回北楼上,江海穷一顾。
刘长卿《题虎丘寺》 -
36
颂声满江海,今古流不竭。
刘长卿《奉饯郑中丞罢浙西节度还京》 -
37
江海今为客,风波失所依。
刘长卿《罢摄官后将还旧居,留辞李侍御》 -
38
江海茫茫春欲遍,行人一骑发金陵。
刘长卿《寄别朱拾遗》 -
39
窥临江海接,崇饰四时新。
颜真卿《刻清远道士诗,因而继作》 -
40
江海非堕游,田园失归计。
孟浩然《将适天台,留别临安李主簿》 -
41
归屿理舟楫,江海正无波。
孟浩然《初年乐城馆中卧疾怀归作》 -
42
浩荡深谋喷江海,纵横逸气走风雷。
李白《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》 -
43
但仰山岳秀,不知江海深。
李白《赠崔侍郎》 -
44
一朝谢病游江海,畴昔相知几人在。
李白《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》 -
45
沦老卧江海,再欢天地清。
李白《游谢氏山亭》 -
46
还惜诗酒别,深为江海言。
李白《之广陵宿常二南郭幽居》 -
47
半酣更发江海声,客愁顿向杯中失。
李白《夜泊黄山,闻殷十四吴吟》 -
48
天书访江海,云卧起咸京。
李白《秋夜独坐怀故山》 -
49
愧无江海量,偃蹇在君门。
李白《咏山樽二首》 -
50
粉壁为空天,丹青状江海。
李白《观博平王志安少府山水粉图》 -
51
省署惭再入,江海绵十春。
韦应物《送云阳邹儒立少府侍奉还京师》 -
52
未遂鹓鸿举,尚为江海宾。
韦应物《送刘评事》 -
53
适遇江海信,聊与南客论。
岑参《春遇南使,贻赵知音》 -
54
忘机厌尘喧,浪迹向江海。
岑参《青龙招提归一上人远游吴楚别诗》 -
55
匹马关塞远,孤舟江海宽。
岑参《送李翥游江外》 -
56
忽疑凤凰池,暗与江海通。
岑参《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》 -
57
十年江海隔,离恨子知予。
包佶《岭下卧疾,寄刘长卿员外》 -
58
几年江海烟霞,乘醉一到京华。
包佶《顾著作宅赋诗》 -
59
蒹葭百战地,江海十年人。
李嘉佑《九日》 -
60
独有江海心,悠悠未尝倦。
高适《酬岑二十主簿秋夜见赠之作》 -
61
江海有扁舟,丘园有角巾。
高适《答侯少府》 -
62
何意阃阈间,沛然江海深。
高适《赠别沈四逸人》 -
63
江海呼穷鸟,诗书问聚萤。
高适《留上李右相》 -
64
寸心仍有适,江海一扁舟。
高适《奉酬睢阳李太守》 -
65
即今江海一归客,他日云霄万里人。
高适《送桂阳孝廉》 -
66
非无江海志,萧洒送日月。
杜甫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 -
67
及观泉源涨,反惧江海覆。
杜甫《三川观水涨二十韵》 -
68
张公一生江海客,身长九尺须眉苍。
杜甫《洗兵马》 -
69
山阴一茅宇,江海日凄凉。
杜甫《遣兴五首》 -
70
平生江海兴,遭乱身局促。
杜甫《南池》 -
71
弧矢暗江海,难为游五湖。
杜甫《草堂》 -
72
平生江海心,宿昔具扁舟。
杜甫《破船》 -
73
矫然江海思,复与云路永。
杜甫《八哀诗:故右仆射相国张公九龄》 -
74
来如雷霆收震怒,罢如江海凝清光。
杜甫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》 -
75
欲浮江海去,此别意苍然。
杜甫《送韦书记赴安西》 -
76
赤日石林气,青天江海流。
杜甫《题玄武禅师屋壁》 -
77
风尘为客日,江海送君情。
杜甫《送元二适江左》 -
78
屡喜王侯宅,时邀江海人。
杜甫《赠王二十四侍御契四十韵》 -
79
暂阻蓬莱阁,终为江海人。
杜甫《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》 -
80
如何游宦客,江海随泛梗。
钱起《苦雨忆皇甫冉》 -
81
子陵江海心,高迹此闲放。
钱起《同严逸人东溪泛舟》 -
82
怆兹江海去,谁惜杜蘅芳。
钱起《送褚十一澡擢第归吴觐省》 -
83
正方终莫可,江海有沧洲。
元结《系乐府十二首:贱士吟》 -
84
穷冬涸江海,杯湖澄清漪。
元结《招孟武昌》 -
85
暮雪连峰近,春江海市长。
韩翃《送张渚赴越州》 -
86
甘为风波人,岂复江海意。
独孤及《酬梁二十宋中所赠兼留别梁少府》 -
87
风霜征雁早,江海旅人还。
郎士元《登无锡北楼》 -
88
江海时相见,唯闻梁甫吟。
皇甫冉《酬张二仲彝》 -
89
风霜征雁早,江海旅人闲。
皇甫冉《与诸公同登无锡北楼》 -
90
早年江海谢浮名,此路云山惬尔情。
皇甫冉《沣水送郑丰鄠县读书》 -
91
遂令江海客,惆怅忆闲田。
皇甫冉《酬包评事壁画山水见寄》 -
92
江海方回合,云林自寂寥。
皇甫冉《登石城戍望海寄诸暨严少府》 -
93
京华长路绝,江海故人稀。
皇甫冉《太常魏博士远出贼庭江外相逢因叙其事》 -
94
春归江海上,人老别离中。
皇甫冉《逢庄纳因赠》 -
95
相望忽无际,如含江海情。
姚系《杨参军庄送宇文邈》 -
96
承明期重入,江海意何如。
常衮《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》 -
97
平生风云人,暗合江海心。
魏万《金陵酬李翰林谪仙子》 -
98
独立江海上,一弹天地清。
顾况《谢王郎中见赠琴鹤》 -
99
市头格是无人别,江海贱臣不拘绁。
顾况《露青竹杖歌》 -
100
子真能自在,江海意何如。
耿湋《赠别安邑韩少府》 -
101
旧知亲友散,故园江海空。
戴叔伦《新秋夜寄江右友人》 -
102
君行江海无定所,别后相思何处边。
戴叔伦《送董颋》 -
103
虎府龙节照岐路,何苦愁为江海人。
卢纶《送从叔牧永州》 -
104
兴还江海上,迹在是非端。
卢纶《虢州逢侯钊同寻南观因赠别》 -
105
江海正风波,相逢在何处。
李端《留别柳中庸》 -
106
即事思江海,谁能万里行。
李端《宿兴善寺后堂池》 -
107
故人江海别,几度隔山川。
司空曙《云阳馆与韩绅宿别》 -
108
欲归江海寻山去,愿报何人得桂枝。
司空曙《下第日书情寄上叔父》 -
109
独与亲知别,行逢江海秋。
司空曙《送吉校书东归》 -
110
江海久垂纶,朝衣忽挂身。
崔峒《初除拾遗酬丘二十二见寄》 -
111
江海几时传锦字,风尘不觉化缁衣。
崔峒《赠窦十九》 -
112
翻从魏阙下,江海寄幽情。
张南史《奉酬李舍人秋日寓直见寄》 -
113
江海生岐路,云霞入洞天。
张南史《送李侍御入茅山采药》 -
114
余即江海上,归辙青山曲。
丘丹《经湛长史草堂》 -
115
翛然衡茅下,便有江海意。
权德舆《郊居岁暮因书所怀》 -
116
孟生江海士,古貌又古心。
韩愈《孟生诗》 -
117
坐惭空自老,江海未还身。
韩愈《和席八十二韵》 -
118
幸因解网入鸟兽,毕命江海终游遨。
柳宗元《寄韦珩》 -
119
早岁京华听越吟,闻君江海分逾深。
柳宗元《韩漳州书报彻上人亡因寄二绝》 -
120
田园已芜没,流浪江海湄。
刘禹锡《和董庶中古散调词赠尹果毅》 -
121
十年江海守,旦夕有归心。
刘禹锡《罢郡归洛阳闲居》 -
122
感时江海思,报国松筠心。
刘禹锡《和武中丞秋日寄怀简诸僚故》 -
123
江海多豪气,朝廷有直声。
刘禹锡《伤段右丞》 -
124
江海恋空积,波涛信来稀。
孟郊《远游》 -
125
空愁江海信,惊浪隔相寻。
孟郊《连州吟》 -
126
饮君江海心,讵能辨浅深。
孟郊《大隐坊:章仇将军良弃功守贫》 -
127
望空不见人,江海波无穷。
孟郊《忆江南弟》 -
128
谁知豪家网尔躯,不如饮啄江海隅。
张籍《朱鹭》 -
129
攻穿漏江海,噆食困蛟鲸。
元稹《虫豸诗:蚁子》 -
130
簪缨固烦杂,江海徒浩荡。
元稹《春余遣兴》 -
131
壤隙漏江海,忽微成网罗。
元稹《解秋十首》 -
132
山岳移可尽,江海塞可绝。
元稹《酬乐天赴江州路上见寄三首》 -
133
江海诚难满,盘筵莫忘施。
元稹《赋得玉卮无当》 -
134
汉水流江海,西江过庾楼。
元稹《水上寄乐天》 -
135
人间还有大江海,万里烟波天上无。
元稹《和乐天招钱蔚章看山绝句》 -
136
下流水银象江海,上缀珠光作乌兔。
白居易《草茫茫-惩厚葬也》 -
137
苦乏衣食资,远为江海游。
白居易《将之饶州,江浦夜泊》 -
138
今春我南谪,抱疾江海壖。
白居易《寄行简》 -
139
悠然依棹坐,水思如江海。
白居易《同韩侍郎游郑家池吟诗小饮》 -
140
江海漂漂共旅游,一尊相劝散穷愁。
白居易《宿桐庐馆,同崔存度醉后作》 -
141
退身江海应无用,忧国朝廷自有贤。
白居易《舟中晚起》 -
142
江海淼清荡,丘陵何所如。
李绅《忆登栖霞寺峰》 -
143
平生江海上,我不空相识。
鲍溶《悼豆卢策先辈》 -
144
共来江海上,清论一宵同。
欧阳衮《月峰寺忆理公》 -
145
云霄未得路,江海作闲人。
朱庆余《酬李处士见赠》 -
146
风尘归省日,江海寄家心。
朱庆余《送马秀才》 -
147
影落澄江海,寒生静路岐。
朱庆余《十六夜月》 -
148
十年江海鱼缄尽,一夜笙歌凤吹频。
杨发《东斋夜宴酬绍之起居见赠》 -
149
欲把一麾江海去,乐游原上望昭陵。
杜牧《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一绝》 -
150
贫居乐游此,江海思迢迢。
许浑《新卜原上居寄袁校书》 -
151
江海三年客,乾坤百战场。
李商隐《夜饮》 -
152
任君逐利轻江海,莫把风涛似妾轻。
刘得仁《贾妇怨》 -
153
江海何所动,丘山常自平。
郑熏《赠巩畴》 -
154
新有受恩江海客,坐听朝夕继为霖。
丁棱《和主司王起》 -
155
万里江海思,半年沙塞程。
项斯《送友人游边》 -
156
西风耿离抱,江海遥相望。
马戴《宿裴氏溪居怀厉玄先辈》 -
157
汗漫江海思,傲然抽冠簪。
李群玉《送处士自番禺东游便归苏台别业》 -
158
而我江海意,楚游动梦思。
温庭筠《和沈参军招友生观芙蓉池》 -
159
江海相逢客恨多,秋风叶下洞庭波。
温庭筠《赠少年》 -
160
往年江海别元卿,家近山阳古郡城。
温庭筠《寄崔先生》 -
161
尘迹入门尽,悄然江海心。
储嗣宗《宿甘棠馆》 -
162
稻粮饶燕雀,江海溢凫鹥。
袁皓《重归宜春偶成十六韵寄朝中知己》 -
163
蓬瀛乍接神仙侣,江海回思耕钓人。
袁皓《及第后作》 -
164
神仙君可致,江海我能淹。
皮日休《奉和鲁望秋日遣怀次韵》 -
165
只意江海翻,更愁山岳裂。
陆龟蒙《奉酬袭美先辈吴中苦雨一百韵》 -
166
待升熔造日,江海问渔扉。
陆龟蒙《谨和谏议罢郡叙怀六韵》 -
167
孤云独鸟本无依,江海重逢故旧稀。
张贲《送浙东德师侍御罢府西归》 -
168
浑浩江海广,葩华桃李敷。
崔璐《览皮先辈盛制,因作十韵以寄,用伸款仰》 -
169
夜永楼台雨,更深江海人。
张乔《雨中宿僧院》 -
170
笼中江海禽,日夕有归心。
张乔《吊前水部贾员外》 -
171
江海悠悠雪欲飞,抱书空出又空归。
唐彦谦《赠孟德茂》 -
172
星霜今欲老,江海业全空。
郑谷《访题进士张乔延兴门外所居》 -
173
万里念江海,浩然天地秋。
郑谷《长安夜坐寄怀湖外嵇处士》 -
174
江海扁舟客,云山一衲僧。
韩偓《与僧》 -
175
相逢江海上,宁免一潸然。
黄滔《和友人酬寄》 -
176
未定却栖息,前头江海分。
曹松《再到洪州望西山》 -
177
求富江海狭,取贵山岳小。
任翻《洛阳道》 -
178
乾坤资识量,江海入文章。
陈陶《圣帝击壤歌四十声》 -
179
花绕楼台山倚郭,寺临江海水连天。
徐铉《送郝郎中为浙西判官》 -
180
江海分飞二十春,重论前事不堪闻。
徐铉《送萧尚书致仕归庐陵》 -
181
飘零江海客,欹侧一帆归。
杨彝《过睦州青溪渡》 -
182
江海诚难满,盘筵莫妄施。
无名氏《玉卮无当》 -
183
好归江海里,长负济川舟。
贯休《东西二林寺流水》 -
184
只应江海上,还作狎鸥人。
贯休《明进士北斋避暑》 -
185
不知江海上,戈甲几时休。
贯休《湖头别墅三首》 -
186
惆怅还惆怅,茫茫江海滨。
贯休《经士马中作》 -
187
江海游空阔,池塘啄细微。
齐己《野鸭》 -
188
今日相逢江海畔,一杯村酒劝君休。
吕岩《绝句》 -
189
风霜清吏事,江海谕君恩。
皇甫冉《和中丞奉使承恩,还终南旧居》 -
190
云雨态,蕙兰心,此情江海深。
孙光宪《更漏子》 -
191
新著荷衣人未识,年年江海客。
冯延巳《谒金门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