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松门的唐诗诗句
描写松门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松门的唐诗诗句
松门[sōng mén]
释义:
1
谓以松为门;前植松树的屋门。
2
指松门山。
3
指松门峡。
列表:
-
1
蒿里衣冠送,松门印绶迎。
宋之问《范阳王挽词二首》 -
2
萝幌栖禅影,松门听梵音。
王勃《游梵宇三觉寺》 -
3
松门驻旌盖,薜幄引簪裾。
李峤《奉和幸韦嗣立山庄侍宴应制》 -
4
蒿里谁家地,松门何代丘。
骆宾王《乐大夫挽词五首》 -
5
松门当涧口,石路在峰心。
綦毋潜《登天竺寺》 -
6
松门一长想,仿佛见清扬。
储光羲《陆著作挽歌》 -
7
松门风自扫,瀑布雪难消。
刘长卿《送少微上人游天台》 -
8
江路经庐阜,松门入虎溪。
孟浩然《夜泊庐江,闻故人在东寺,以诗寄之》 -
9
沙岸江村近,松门山寺深。
孟浩然《岘山送张去非游巴东》 -
10
松门拂中道,石镜回清光。
李白《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》 -
11
石径入丹壑,松门闭青苔。
李白《寻山僧不遇作》 -
12
竹径厚苍苔,松门盘紫藤。
岑参《出关经华嶽寺,访法华云公》 -
13
蒿里埋双剑,松门闭万春。
岑参《河西太守杜公挽歌四首》 -
14
松门风自扫,瀑布雪难消。
皇甫曾《送少微上人东南游》 -
15
竹径通城下,松门隔水西。
皇甫曾《寄净虚上人初至云门》 -
16
土室延白光,松门耿疏影。
杜甫《西枝村寻置草堂地,夜宿赞公土室二首》 -
17
听说松门峡,吐药揽衣巾。
杜甫《寄薛三郎中》 -
18
荻岸如秋水,松门似画图。
杜甫《返照》 -
19
松门入幽映,石径趋迤逦。
钱起《同李五夕次香山精舍访宪上人》 -
20
兴闲停桂楫,路好过松门。
钱起《江行无题一百首》 -
21
石路无人扫,松门被火烧。
顾况《经废寺》 -
22
蒲涧千年雨,松门午夜风。
戴叔伦《重游长真寺》 -
23
石路瑶草散,松门寒景深。
李益《入南山至全师兰若》 -
24
松门一径仍生草,应是仙人向郭稀。
崔峒《武康郭外望许纬先生山居》 -
25
竹径通城下,松门隔水西。
张南史《寄静虚上人云门》 -
26
涂刍随昼哭,数里至松门。
权德舆《观葬者》 -
27
反照入松门,瀑流飞缟带。
刘禹锡《客有为余话登天坛遇雨之状,因以赋之》 -
28
泉眼潜通海,松门预带秋。
刘禹锡《题报恩寺》 -
29
独向双峰老,松门闭两崖。
张籍《山中赠日南僧》 -
30
竹径通城下,松门隔水西。
张籍《寄灵一上人初归云门寺》 -
31
松门接官路,泉脉连僧房。
元稹《玉泉道中作》 -
32
松门天竺寺,花洞若耶溪。
元稹《送王协律游杭越十韵》 -
33
(见《纪事》)松门待制应全远,药树监搜可得知。
元稹《句》 -
34
松门到晓月裴回,柏城尽日风萧瑟。
白居易《陵园妾-怜幽闭也》 -
35
松门柏城幽闭深,闻蝉听燕感光阴。
白居易《陵园妾-怜幽闭也》 -
36
松门石磴,不通舆马。
白居易《三谣:朱藤谣》 -
37
暂入松门拜祖师,殷勤再读塔前碑。
李涉《双峰寺得舍弟书》 -
38
山有松门江有亭,不劳他处问青冥。
李涉《题湖台》 -
39
秋山古寺东西远,竹院松门怅望同。
李绅《苏州不住遥望武丘报恩两寺》 -
40
松门拾得一片屐,知是高人向此行。
施肩吾《寄隐者》 -
41
竹径深开院,松门远对山。
张祜《题重居寺》 -
42
松门山半寺,夜雨佛前灯。
马戴《寄终南真空禅师》 -
43
独开石室松门里,月照前山空水声。
马戴《山中作》 -
44
高户列禅房,松门到上方。
薛能《题龙兴寺》 -
45
秋蟾才过雨,石上古松门。
贾岛《马戴居华山因寄》 -
46
不知何处啸秋月,闲著松门一夜风。
贾岛《夜期啸客吕逸人不至》 -
47
独倚松门久,阴云昏翠微。
于武陵《访道者不遇》 -
48
松门亘五里,彩碧高下绚。
皮日休《太湖诗:雨中游包山精舍》 -
49
萝岛凝清阴,松门湛虚翠。
皮日休《太湖诗:孤园寺》 -
50
十里松门国清路,饭猿台上菩提树。
皮日休《寄题天台国清寺齐梁体》 -
51
松门穿戴寺,荷径绕秦潭。
陆龟蒙《京口与友生话别》 -
52
清波石眼泉当槛,小径松门寺对桥。
徐夤《回文诗二首》 -
53
鹤栖云路看方贵,僧倚松门见始高。
徐夤《寺中偶题》 -
54
兴闲停桂楫,路好过松门。
钱珝《江行无题一百首》 -
55
松门一径微,苔滑往来稀。
唐求《山东兰若遇静公夜归》 -
56
松门别后无消息,早晚重应蹑屐随。
伍乔《寄史处士》 -
57
又因风雨夜,重到古松门。
无名氏《句》 -
58
谁来看山寺,自去扫松门。
无名氏《句》 -
59
三间茅屋无人到,十里松门独自游。
无名氏《句》 -
60
又因风雪夜,重宿古松门。
齐己《寓居岳麓,谢进士沈彬再访》 -
61
松门堆复积,埋石亦埋莎。
齐己《对雪》 -
62
谁来看山寺,自要扫松门。
齐己《居道林寺书怀》 -
63
云藏水国城台里,雨闭松门殿塔中。
齐己《灯》 -
64
松门高不似侯门,藓径鞋踪触处分。
齐己《寄韩蜕秀才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