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旌旗的唐诗诗句
描写旌旗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旌旗的唐诗诗句
旌旗[jīng qí]
释义:
列表:
-
1
旌旗四望合,罝罗一面求。
李世民《冬狩》 -
2
弧矢威天下,旌旗游近县。
李隆基《校猎义成喜逢大雪率题九韵以示群官》 -
3
功成道上兮列旌旗,父老远来兮相追随。
钱镠《巡衣锦军制还乡歌》 -
4
暮雨旌旗湿未干,胡尘白草日光寒。
岑参《乐府杂曲:鼓吹曲辞:凯歌六首》 -
5
霜雪交河尽,旌旗入塞飞。
刘希夷《横吹曲辞:入塞》 -
6
借问映旌旗,何如鉴帷幕。
长孙佐辅《横吹曲辞:关山月》 -
7
江南雨多旌旗暗,台下朝朝春水深。
张籍《相和歌辞:楚妃叹》 -
8
旌旗缤纷两河道,战鼓惊山欲倾倒。
李白《相和歌辞:猛虎行》 -
9
摐金伐鼓下榆关,旌旗逶迤碣石间。
高适《相和歌辞:燕歌行》 -
10
千营万队连旌旗,望之如火忽雷驰。
贾至《相和歌辞:燕歌行》 -
11
白马绕旌旗,悲鸣相追攀。
李白《相和歌辞:豫章行》 -
12
旌旗闪闪摇天末,长笛横吹虏尘阔。
庄南杰《相和歌辞:雁门太守行》 -
13
途冬沙风紧,旌旗飒凋伤。
李白《杂曲歌辞:出自蓟北门行》 -
14
花木经宵露,旌旗立仗风。
薛能《杂曲歌辞:升平乐》 -
15
才分地色第三鸣,旌旗红尘已出城。
李廓《杂歌谣辞:鸡鸣曲》 -
16
愿逐旌旗转,飘飘侍直庐。
董思恭《咏虹》 -
17
天子旌旗过细柳,匈奴运数尽枯杨。
崔融1《从军行》 -
18
鸾凤旌旗拂晓陈,鱼龙角牴大明辰。
韦元旦《奉和人日宴大明宫恩赐彩缕人胜应制》 -
19
夹岸旌旗疏辇道,中流箫鼓振楼船。
韦元旦《兴庆池侍宴应制》 -
20
勒兵十八万,旌旗何纷纷。
李适《汾阴后土祠作》 -
21
雾洒旌旗云外出,风回岩岫雨中移。
苏颋《侍宴安乐公主山庄应制》 -
22
霜雪交河尽,旌旗入塞飞。
刘希夷《入塞》 -
23
旌旗按部曲,文武惟卿士。
张说《送李侍郎迥秀薛长史季昶同赋得水字》 -
24
日华光组练,风色焰旌旗。
张说《送赵二尚书彦昭北伐》 -
25
历乱旌旗转云树,参差台榭入烟霄。
韦嗣立《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》 -
26
旌旗云里度,杨柳曲中喧。
员半千《陇头水》 -
27
锋刃奔涛色,旌旗焰火文。
沈佺期《塞北二首》 -
28
历乱旌旗转云树,参差台榭入烟霄。
赵彦昭《奉和初春幸太平公主南庄应制》 -
29
旌旗晓云送,鞞鼓朔风催。
袁晖《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》 -
30
戈剑千霜白,旌旗万火红。
王光庭《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》 -
31
鞞鼓鼋鼍振,旌旗鸟兽悬。
徐知仁《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》 -
32
夜闻鸿雁南渡河,晓望旌旗北临海。
李昂2《从军行》 -
33
云日明千里,旌旗照一川。
徐安贞《奉和圣制答二相出雀鼠谷》 -
34
旌旗列相向,箫鼓悲何已。
王维《李陵咏》 -
35
骑吹凌霜发,旌旗夹路陈。
王维《恭懿太子挽歌五首》 -
36
旌旗转衰木,箫鼓上寒原。
王维《故西河郡杜太守挽歌三首》 -
37
旌旗映阊阖,歌吹满昭阳。
王维《春日直门下省早朝》 -
38
天子幸新丰,旌旗渭水东。
王维《和仆射晋公扈从温汤》 -
39
白马金鞍从武皇,旌旗十万宿长杨。
王昌龄《青楼曲二首》 -
40
万乘旌旗何处在,平台宾客有谁怜。
王昌龄《梁苑》 -
41
悠然独归去,回首望旌旗。
刘长卿《罢摄官后将还旧居,留辞李侍御》 -
42
朔风萧萧动枯草,旌旗猎猎榆关道。
刘长卿《疲兵篇》 -
43
扬鞭玉关道,回首望旌旗。
李华《奉使朔方,赠郭都护》 -
44
孟冬风沙紧,旌旗飒凋伤。
李白《出自蓟北门行》 -
45
白马绕旌旗,悲鸣相追攀。
李白《豫章行》 -
46
旌旗缤纷两河道,战鼓惊山欲颠倒。
李白《猛虎行》 -
47
千岩烽火连沧海,两岸旌旗绕碧山。
李白《永王东巡歌十一首》 -
48
羞言梁苑地,烜赫耀旌旗。
李白《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、从弟延陵》 -
49
将军出使拥楼船,江上旌旗拂紫烟。
李白《送羽林陶将军》 -
50
组练照楚国,旌旗连海门。
李白《登金陵冶城西北谢安墩》 -
51
旌旗遍草木,兵马如云屯。
岑参《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,寄王同州》 -
52
分陕振鼓鼙,二崤满旌旗。
岑参《虢中酬陕西甄判官见赠》 -
53
吾从大夫后,归路拥旌旗。
岑参《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纳凉》 -
54
花迎剑珮星初落,柳拂旌旗露未干。
岑参《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》 -
55
台上霜风凌草木,军中杀气傍旌旗。
岑参《九日使君席奉饯卫中丞赴长水》 -
56
暮雨旌旗湿未干,胡烟白草日光寒。
岑参《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六首》 -
57
两军鼓角暗相闻,四面旌旗看不见。
屈同仙《燕歌行》 -
58
雨雪从边起,旌旗上陇遥。
皇甫曾《送和西蕃使》 -
59
大军传羽檄,老将拜旌旗。
皇甫曾《送徐大夫赴南海》 -
60
晨光上阶闼,杀气翻旌旗。
高适《题尉迟将军新庙》 -
61
回首凤翔县,旌旗晚明灭。
杜甫《北征》 -
62
扁舟欲往箭满眼,杳杳南国多旌旗。
杜甫《干元中寓居同谷县,作歌七首》 -
63
芙蓉旌旗烟雾乐,影动倒景摇潇湘。
杜甫《寄韩谏议》 -
64
飘然时危一老翁,十年厌见旌旗红。
杜甫《冬狩行》 -
65
崆峒杀气黑,少海旌旗黄。
杜甫《壮游》 -
66
旌旗日暖龙蛇动,宫殿风微燕雀高。
杜甫《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》 -
67
入幕旌旗动,归轩锦绣香。
杜甫《魏十四侍御就弊庐相别》 -
68
不愁巴道路,恐湿汉旌旗。
杜甫《对雨》 -
69
江边踏青罢,回首见旌旗。
杜甫《绝句》 -
70
昆明池水汉时功,武帝旌旗在眼中。
杜甫《秋兴八首》 -
71
千营万队连旌旗,望之如火忽电驰。
贾至《燕歌行》 -
72
日落猿声连玉笛,晴来山翠傍旌旗。
钱起《赋得青城山歌,送杨、杜二郎中赴蜀军》 -
73
玉帛不朝金阙路,旌旗长绕彩霞峰。
钱起《汉武出猎》 -
74
平陵车马客,海上见旌旗。
韩翃《送崔过归淄青幕府》 -
75
巴人迎道路,蛮帅引旌旗。
韩翃《送李中丞赴辰州》 -
76
五营河畔列旌旗,吹角鸣鼙日暮时。
韩翃《梁城赠一二同幕》 -
77
山川迷向背,氛雾失旌旗。
皇甫冉《雨雪》 -
78
壁垒依寒草,旌旗动夕阳。
皇甫冉《奉和王相公早春登徐州城》 -
79
旌旗回剡岭,士马濯耶溪。
皇甫冉《和袁郎中破贼后经剡中山水》 -
80
旌旗四面寒山映,丝管千家静夜闻。
耿湋《上将行》 -
81
旌旗晓过大江西,七校前驱万队齐。
戎昱《上李常侍》 -
82
汉将归来虏塞空,旌旗初下玉关东。
戎昱《塞下曲》 -
83
旌旗愁落日,鼓角壮悲风。
戴叔伦《送耿十三湋复往辽海》 -
84
轻舟不敢渡,空立望旌旗。
戴叔伦《送李大夫渡口阻风》 -
85
冰河一曲旌旗满,墨诏千封雨露繁。
卢纶《送李尚书郎君昆季侍从归觐滑州》 -
86
中有重臣承霈泽,外无轻虏犯旌旗。
卢纶《送史兵曹判官赴楼烦》 -
87
笳箫汉思繁,旌旗边色故。
李益《五城道中》 -
88
雨雪移军远,旌旗上垄迟。
李益《送韩将军还边》 -
89
故府旌旗在,新军羽校齐。
李益《再赴渭北使府留别》 -
90
长波静云月,孤岛宿旌旗。
李益《送归中丞使新罗册立吊祭》 -
91
汉将新从虏地来,旌旗半上拂云堆。
李益《拂云堆》 -
92
晚逐旌旗俱白首,少游京洛共缁尘。
李益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》 -
93
长波静云月,孤岛宿旌旗。
李端《送归中丞使新罗》 -
94
鞞鼓暗惊林叶落,旌旗遥拂雁行偏。
司空曙《秋日趋府上张大夫》 -
95
养蚕缲茧成匹帛,那堪绕帐作旌旗。
王建《凉州行》 -
96
旌旗坐镇蜀江雄,帝命重开旧閤崇。
王建《上武元衡相公》 -
97
回残匹帛归天库,分好旌旗入禁营。
王建《赠田将军》 -
98
学通儒释三千卷,身拥旌旗二十年。
王建《寄杜侍御》 -
99
忆长安,四月时,南郊万乘旌旗。
丘丹《忆长安:四月》 -
100
文昌随彩礼乐正,太平下直旌旗红。
鲍防《元日早朝行》 -
101
山川引行阵,蕃汉列旌旗。
于鹄《出塞》 -
102
川陆一都会,旌旗千里舒。
武元衡《送邓州潘使君赴任》 -
103
龙沙重九会,千骑驻旌旗。
权德舆《奉陪李大夫九日龙沙宴会》 -
104
王濬爱旌旗,梁竦劳州县。
杨巨源《题赵孟庄》 -
105
鼓角因风飘朔气,旌旗映水发秋光。
杨巨源《述旧纪勋寄太原李光颜侍中二首》 -
106
谢傅旌旗控上游,卢郎樽俎借前筹。
杨巨源《酬卢员外》 -
107
绮筵霜重旌旗满,玉帐天清丝管声。
杨巨源《和刘员外陪韩仆射野亭公宴》 -
108
鼓角迥临霜野曙,旌旗高对雪峰寒。
杨巨源《赠史开封》 -
109
印绶归台室,旌旗别将坛。
韩愈《同李二十八夜次襄城》 -
110
山断旌旗出,天晴剑珮光。
陈羽《送戴端公赴容州》 -
111
旌旗阙下来,云日关东秋。
刘禹锡《寄陕州姚中丞》 -
112
倏若万马驰,旌旗耸奫沦。
刘禹锡《有僧言罗浮事,因为诗以写之》 -
113
旌旗暖风里,猎猎向西斜。
刘禹锡《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》 -
114
今想临戎地,旌旗出汶阳。
刘禹锡《酬令狐相公春日言怀见寄》 -
115
天子旌旗度,法王龙象随。
刘禹锡《和令狐仆射相公题龙回寺》 -
116
旌旗环水次,舟楫泛中流。
刘禹锡《和西川李尚书汉州微月游房太尉西湖》 -
117
凤衔新诏降恩华,又见旌旗出浑家。
刘禹锡《送浑大夫赴丰州》 -
118
自怜不识平津阁,遥望旌旗汝水头。
刘禹锡《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》 -
119
秋风门外旌旗动,晓露庭中橘柚香。
刘禹锡《窦朗州见示与澧州元郎中早秋赠答命同作》 -
120
禁漏晨钟声欲绝,旌旗组绶影相交。
刘禹锡《阙下待传点呈诸同舍》 -
121
尚书剑履出明光,居守旌旗赴洛阳。
刘禹锡《同乐天送令狐相公赴东都留守》 -
122
龙门宾客会龙宫,东去旌旗驻上东。
刘禹锡《福先寺雪中酬别乐天》 -
123
鼙鼓夜闻惊朔雁,旌旗晓动拂参星。
刘禹锡《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》 -
124
万乘旌旗分一半,八方风雨会中央。
刘禹锡《郡内书情献裴侍中留守》 -
125
行色旌旗动,军声鼓角雄。
刘禹锡《奉送裴司徒令公自东都留守再命太原》 -
126
旌旗遥一簇,舄履近相搀。
刘禹锡《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》 -
127
暂驻旌旗洛水堤,绮筵红烛醉兰闺。
刘禹锡《夜燕福建卢侍郎宅因送之镇》 -
128
旌旗入境犬无声,戮尽鲸鲵汉水清。
刘禹锡《美温尚书镇定兴元以诗寄贺》 -
129
白马津头春日迟,沙州归雁拂旌旗。
刘禹锡《和滑州李尚书上巳忆江南禊事》 -
130
传声漠北单于破,火照旌旗夜受降。
张仲素《塞下曲五首》 -
131
旌旗防日北,道路上云巅。
孟郊《送卢汀侍御归天德幕》 -
132
江南雨多旌旗暗,台下朝朝春水深。
张籍《楚妃叹》 -
133
战车彭彭旌旗动,三十六军齐上陇。
张籍《将军行》 -
134
元戎选部曲,军吏换旌旗。
张籍《送防秋将》 -
135
从星作风雨,配日丽旌旗。
元稹《月三十韵》 -
136
旌旗遮屿浦,士女满闉闍。
元稹《春分投简阳明洞天作》 -
137
峨嵋山下少人行,旌旗无光日色薄。
白居易《长恨歌》 -
138
山水衙门外,旌旗艛艓中。
白居易《送严大夫赴桂州》 -
139
舟移管弦动,桥拥旌旗驻。
白居易《吴中好风景二首》 -
140
日出旌旗生气色,月明楼阁在空虚。
白居易《答微之夸越州州宅》 -
141
呜呜三奏罢,城上展旌旗。
白居易《赋得边城角》 -
142
金马门前回剑珮,铁牛城下拥旌旗。
白居易《送陕府王大夫》 -
143
借问映旌旗,何如鉴帷幕。
长孙佐辅《关山月》 -
144
旌旗闪闪摇天末,长笛横吹虏尘阔。
庄南杰《雁门太守行》 -
145
黄帝旌旗去不回,空馀片石碧崔嵬。
徐凝《题缙云山鼎池二首》 -
146
旌旗朝甬道,箫鼓燕平台。
李德裕《清冷池怀古》 -
147
戎容罢引旌旗卷,朱户褰开雉堞高。
李绅《新楼诗二十首:新楼》 -
148
文章垂彩礼乐正,太白下直旌旗红。
鲍溶《元日早朝行》 -
149
旌旗不断春风前,直如朱绳非尔妍。
鲍溶《元日早朝行》 -
150
荒塞峰烟百道驰,雁门风色暗旌旗。
陈去疾《送韩将军之雁门》 -
151
秋初江上别旌旗,故国无家泪欲垂。
滕倪《留别吉州太守宗人迈》 -
152
骑吏缘青壁,旌旗度白云。
姚合《送崔玄亮赴果州冬夜宴韩卿宅》 -
153
沂州右镇雄,士勇旌旗高。
姚合《送任畹评事赴沂海》 -
154
梁园台馆关东少,相府旌旗天下尊。
姚合《寄汴州令狐楚相公》 -
155
鱼龙听弦管,凫鹤识旌旗。
姚合《题凤翔西郭新亭》 -
156
旌旗严重临关外,庭宇清深接禁中。
姚合《和东都令狐留守相公》 -
157
绕户旌旗影,吹人鼓角风。
姚合《酬光禄田卿六韵见寄》 -
158
晚色启重扉,旌旗路渐移。
姚合《敬宗皇帝挽词三首》 -
159
健夫结束执旌旗,晓度长江自合围。
姚合《腊日猎》 -
160
雪晴山水勾留客,风暖旌旗计会春。
章孝标《上浙东元相》 -
161
鼓角自严寒海月,旌旗不动湿江云。
章孝标《赠杭州严史君》 -
162
城南歌吹琴台月,江上旌旗锦水风。
章孝标《上西川王尚书》 -
163
龙虎旌旗雨露飘,玉楼歌断碧山遥。
张祜《连昌宫》 -
164
旌旗不整奈君何,南去人稀北去多。
张祜《马嵬坡》 -
165
汴水波澜喧鼓角,隋堤杨柳拂旌旗。
王彦威《宣武军镇作》 -
166
旌旗西日落,戈甲夏云屯。
杨乘《南徐春日怀古》 -
167
胡人羊马休南牧,汉将旌旗在北门。
雍陶《晴诗》 -
168
褒中秋鼓角,渭曲晚旌旗。
杜牧《和野人殷潜之题筹笔驿十四韵》 -
169
箫鼓尚陈今世庙,旌旗犹镇昔时宫。
许浑《登尉佗楼》 -
170
汴人迎拜洛人留,虎豹旌旗拥碧油。
许浑《中秋夕寄大梁刘尚书》 -
171
满塞旌旗镇上游,各分天子一方忧。
薛逢《感塞》 -
172
家去恩门四千里,只应从此梦旌旗。
薛逢《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》 -
173
星月去随新诏动,旌旗遥映故山明。
赵嘏《送滕迈郎中赴睦州》 -
174
家去恩门四千里,只应从此梦旌旗。
赵嘏《送同年郑祥先辈归汉南》 -
175
仆射陂西想到时,满川晴色见旌旗。
赵嘏《送李蕴赴郑州因献卢郎中俶》 -
176
东来珠履与旌旗,前者登朝亦一时。
赵嘏《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》 -
177
尽将魂梦随西去,犹望旌旗暂一过。
赵嘏《山阳韦中丞罢郡因献》 -
178
不知贵拥旌旗后,犹暇怜诗爱酒无。
赵嘏《十无诗寄桂府杨中丞》 -
179
旌旗杳杳雁萧萧,春尽穷沙雪未消。
赵嘏《送从翁中丞奉使黠戛斯六首》 -
180
楼上叫云秋鼓角,林间宿鹤夜旌旗。
姚鹄《虢州献杨抑卿二首》 -
181
旌旗倒北风,霜霰逐南鸿。
马戴《塞下曲二首》 -
182
晚营严鼓角,红叶拂旌旗。
马戴《幽上留别令狐侍郎》 -
183
花木经宵露,旌旗入仗风。
薛能《升平词十首》 -
184
十万旌旗移巨镇,几多輗軏负孤庄。
薛能《将赴镇过太康县有题》 -
185
两地旌旗拥一身,半缘伤旧半荣新。
薛能《许州旌节到作》 -
186
昭阳亦待平安火,谁握旌旗不见勋。
韩琮《京西即事》 -
187
朱衫马前未满足,更驱武卒罗旌旗。
郑嵎《津阳门诗》 -
188
为报湘川神女道,莫教云雨湿旌旗。
李群玉《闻湘南从叔朝觐》 -
189
旌旗来往几多日,应向途中见岁除。
贾岛《送于中丞使回纥册立》 -
190
旌旗犹入梦,歌舞不开怀。
贾岛《老将》 -
191
烟岚晚入湿旌旗,高槛风清醉未归。
刘沧《从郑郎中高州游东潭》 -
192
手执王粲笔,闲吟向旌旗。
曹邺《将赴天平职书怀寄翰林从兄》 -
193
钟鼓旌旗引六飞,玉皇初著画龙衣。
司马扎《观郊礼》 -
194
大君年小丞相少,当轴自请都旌旗。
陆龟蒙《江湖散人歌》 -
195
洛生闲咏正抽毫,忽傍旌旗著战袍。
陆龟蒙《奉和袭美寄滑州李副使员外》 -
196
风吹四面旌旗动,火焰相烧满天赤。
顾云《筑城篇》 -
197
千官不动旌旗下,日照南山万树云。
曹唐《三年冬大礼五首》 -
198
风悲鼓角榆关暮,日暖旌旗陇草春。
曹唐《羽林贾中丞》 -
199
上德由来合动天,旌旗到日是丰年。
方干《德政上睦州胡中丞》 -
200
绮绣峰前闻野鹤,旌旗影里见游鳞。
方干《陪胡中丞泛湖》 -
201
弦管未知银烛晓,旌旗已侍锦帆风。
方干《送睦州侯郎中赴阙》 -
202
功成犹自更行春,塞路旌旗十里尘。
方干《献王大夫二首》 -
203
一抛文战学从公,两逐旌旗宿梵宫。
罗邺《钟陵崔大夫罢镇攀随再经匡庐寺宿》 -
204
大卤旌旗出洛滨,此中烟月已埃尘。
罗隐《雒城作》 -
205
曾逐旌旗过板桥,世途多难竟蓬飘。
罗隐《得宣州窦尚书书因投寄二首》 -
206
天子未能崇典诰,诸生徒欲恋旌旗。
罗隐《寄三衢孙员外》 -
207
门外旌旗屯虎豹,壁闲章句动风雷。
罗隐《春日投钱塘元帅尚父二首》 -
208
旌旗渐向行时拥,案牍应从到日闲。
章碣《送韦岫郎中典泗州》 -
209
故国几年犹战斗,异乡终日见旌旗。
韩偓《伤乱》 -
210
旌旗鬣鬣汉将军,闲出巡边帝命新。
杜荀鹤《塞上》 -
211
残雪岭头明组练,晚霞檐外簇旌旗。
韦庄《谒蒋帝庙》 -
212
十里旌旗十万兵,等闲游猎出军城。
韦庄《观浙西府相畋游》 -
213
绣袍公子出旌旗,送我摇鞭入翠微。
韦庄《东阳赠别》 -
214
旌旗挂龙虎,壮士募鹰鹯。
王贞白《拟塞外征行》 -
215
甲士散教耕垄亩,书生闲许从旌旗。
张蠙《赠信安太守》 -
216
将军宴罢东风急,闲衬旌旗簇画堂。
翁承赞《柳》 -
217
旌旗日日展东风,云稼连山雪刃空。
黄滔《绛州郑尚书》 -
218
兵还失路旌旗乱,惊起红尘似转蓬。
徐夤《忙》 -
219
旌旗零落沉荒服,簪履萧条返故居。
徐铉《闻查建州陷贼寄钟郎中》 -
220
朝日城南路,旌旗照绿芜。
徐铉《离歌辞五首》 -
221
旌旗赴天台,溪山晓色开。
王感化《建州节帅更代,筵上献诗》 -
222
嘉陵江畔接荣川,两畔旌旗下濑船。
刘兼《初至郡界》 -
223
旌旗首尾千馀里,浑不消他一局棋。
孙元晏《晋:谢玄》 -
224
容易乘虚逼帝畿,满江艛橹与旌旗。
孙元晏《晋:新亭》 -
225
(《卧病》)鞞鼓喧行选,旌旗拂座隅。
李冶《句》 -
226
旌旗江上出,花外卷帘空。
灵一《同使君宿大梁驿》 -
227
盛游限羸疾,悚踊瞻旌旗。
皎然《遥酬袁使君高春暮行县,过报德寺见怀》 -
228
故山有深霞,未如旌旗红。
贯休《拟齐梁体寄冯使君三首》 -
229
分明为报精灵辈,好送旌旗到凤池。
贯休《归东阳临岐上杜使君七首》 -
230
术气芝香粘瓮榼,云痕翠点满旌旗。
贯休《上缙云段使君》 -
231
况从旌旗近鸾凤,可怜谈笑出尘埃。
贯休《陪冯使君游六首:迎仙阁》 -
232
一别旌旗已一年,二林真子劝安禅。
贯休《上卢使君》 -
233
不知谁肯降文阵,闇点旌旗敌子房。
齐己《谢贯微上人寄示古风今体四轴》 -
234
铺排剑戟奔如电,罗列旌旗疾似风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235
帐中草草军情变,月下旌旗乱。
无名氏《虞美人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