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捧日的唐诗诗句
描写捧日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捧日的唐诗诗句
捧日[pěng rì]
释义:
1
喻忠心辅佐帝王。语本《三国志‧魏志‧程昱传》“表昱为东平相,屯范”裴松之注引晋王沈《魏书》:“昱少时常梦上泰山,两手捧日,昱私异之,以语荀彧……彧以昱梦白太祖。
2
捧日营。参见“捧日营”。
列表:
-
1
--宋之问微臣捧日变寒灰,--陆景初远惭班左愧游陪。
李显《十月诞辰内殿宴群臣效柏梁体联句》 -
2
紫气银轮兮常覆金阙,仙掌捧日兮浊河澄澈。
贯休《横吹曲辞:长安道》 -
3
歌云佐汉,捧日匡尧。
卢照邻《中和乐九章:歌公卿第八》 -
4
圣泽阳和宜宴乐,年年捧日向东城。
崔日用《奉和立春游苑迎春应制》 -
5
十月回星斗,千官捧日车。
张九龄《奉和圣制初出洛城》 -
6
瑞云丛捧日,芳树曲迎春。
张九龄《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》 -
7
忠臣还捧日,圣后欲扪天。
李峤《奉和骊山高顶寓目应制》 -
8
斗柄乘时转,台阶捧日留。
苏颋《奉和幸韦嗣立山庄应制》 -
9
捧日照恩华,攀云引疲散。
张说《行从方秀川与刘评事文同宿》 -
10
北辰还捧日,东馆幸逢时。
李乂《侍宴长宁公主东庄应制》 -
11
散花将捧日,俱喜圣慈开。
郑愔《奉和幸三会寺应制》 -
12
从龙如有瑞,捧日不成阴。
钱起《赋得寒云轻重色,送子恂入京》 -
13
阳和不散穷途恨,霄汉长怀捧日新。
钱起《赠阙下裴舍人》 -
14
欲托凌云势,先开捧日心。
王表《赋得花发上林》 -
15
状烟殊散漫,捧日更氛氲。
彭伉《青云干吕》 -
16
缀空初布影,捧日已成文。
林藻《青云干吕》 -
17
更有观台称贺处,黄云捧日瑞升平。
权德舆《朔旦冬至摄职南郊,因书即事》 -
18
恩光贪捧日,贵重不看花。
刘禹锡《同乐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》 -
19
殿庭捧日彯缨入,阁道看山曳履回。
刘禹锡《和令狐相公初归京国赋诗言怀》 -
20
捧日皆元老,宣风尽大彭。
刘禹锡《历阳书事七十韵》 -
21
尚驻从龙意,全舒捧日文。
李行敏《省试观庆云图》 -
22
时来昔捧日,老去今归山。
白居易《香炉峰下新置草堂,即事咏怀,题于石上》 -
23
捧日恩光别,抽毫顾问殊。
李绅《趋翰苑遭诬构四十六韵》 -
24
白发侵霜变,丹心捧日惊。
李绅《到宣武三十韵》 -
25
天晴捧日轮,月夕弄星斗。
鲍溶《夏日华山别韩博士愈》 -
26
从龙方有感,捧日岂无因。
沈亚之《山出云》 -
27
紫烟捧日炉香动,万马千车踏新冻。
施肩吾《冬日观早朝》 -
28
从龙方有感,捧日岂无因。
张胜之《山出云》 -
29
驱车虽道还家近,捧日惟愁去国遥。
卢肇《除歙州途中寄座主王侍郎》 -
30
在野孤云终捧日,朝宗高浪本蒙泉。
李咸用《酬进士秦颙若》 -
31
捧日思驰仙掌外,朝宗势动海门中。
章碣《浙西送杜晦侍御入关》 -
32
何如捧日安皇道,莫把回山示世人。
秦韬玉《仙掌》 -
33
捧日整朝簪,千官一片心。
郑谷《朝谒》 -
34
碧岩秋涧休相望,捧日元须在禁林。
吴融《和陆拾遗题谏院松》 -
35
缕金团扇对纤絺,正是深宫捧日时。
和凝《宫词百首》 -
36
葵藿一心期捧日,强搜狂斐拟宫词。
和凝《宫词百首》 -
37
捧日终为异,从龙自有因。
李中《云》 -
38
捧日即应还禁卫,当春何惜醉朐阳。
李中《海上和柴军使清明书事》 -
39
横天未必朋元恶,捧日还曾瑞至尊。
幸夤逊《云》 -
40
摇心长捧日,逸翰镇生风。
濮阳瓘《出笼鹘》 -
41
登霄欣有路,捧日愧无功。
广宣《降诞日内庭献寿应制》 -
42
霞光捧日登天上,丹彩乘风入殿檐。
栖白《寿昌节赋得红云表夏日》 -
43
仙掌捧日兮浊河澄澈。
贯休《长安道》 -
44
捧日三车子,恭思八彩眉。
贯休《寿春节进》 -
45
而又变之成五色,捧日轮,将以表唐尧虞舜之明君。
齐己《夏云曲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