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承明的唐诗诗句
描写承明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承明的唐诗诗句
承明[chéng míng]
释义:
1
古代天子左右路寝称承明,因承接明堂之后,故称。
2
即承明庐。
列表:
-
1
匪厌承明庐,伫兼司隶局。
刘祎之《酬郑沁州》 -
2
何时骖驾入,还见谒承明。
张大安《奉和别越王》 -
3
清风阊阖至,轩盖承明归。
张九龄《和苏侍郎小园夕霁寄诸弟》 -
4
岂不承明入,终云幽意多。
张九龄《贺给事尝诣蔡起居郊馆有诗因命同作》 -
5
束身趋建礼,秉笔坐承明。
徐彦伯《拟古三首》 -
6
各负当朝誉,俱承明主私。
张说《酬崔光禄冬日述怀赠答》 -
7
乃通承明籍,遘此敦牂春。
吴少微《哭富嘉谟》 -
8
臣忝承明召,多惭献赋雄。
沈佺期《扈从出长安应制》 -
9
良臣乃国宝,麾守去承明。
赵冬曦《陪张燕公行郡竹篱》 -
10
华容佳山水,之子厌承明。
梁知微《入朝别张燕公》 -
11
九晨陪圣膳,万岁奉承明。
窦希玠《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应制得明字》 -
12
东辕迟返旆,归奏谒承明。
韩休《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》 -
13
承明有三入,去去速归轮。
裴耀卿《酬张九龄使风见示》 -
14
皇恩傥照亮,岂厌承明庐。
宋鼎《赠张丞相》 -
15
忽从被褐中,召入承明宫。
卢象《赠程秘书》 -
16
束带趋承明,守官唯谒者。
王维《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》 -
17
承明少休沐,建礼省文书。
王维《同比部杨员外十五夜游有怀静者季》 -
18
建礼高秋夜,承明候晓过。
王维《同崔员外秋宵寓直》 -
19
一朝敕书至,召入承明宫。
崔颢《赠怀一上人》 -
20
徒言青琐闼,不爱承明庐。
李颀《送綦毋三谒房给事》 -
21
柱史谒承明,翩翩将有期。
李颀《送崔侍御赴京》 -
22
缙云讵比长沙远,出牧犹承明主恩。
刘长卿《饯王相公出牧括州》 -
23
露冕新承明主恩,山城别是武陵源。
刘长卿《送台州李使君,兼寄题国清寺》 -
24
恩光起憔悴,西上谒承明。
李华《云母泉诗》 -
25
天马白银鞍,亲承明主欢。
李白《送窦司马贬宜春》 -
26
叔继赵平原,偏承明主恩。
李白《送赵判官赴黔府中丞叔幕》 -
27
当时待诏承明里,皆道扬雄才可观。
李白《答杜秀才五松见赠》 -
28
登途建隼旟,勒驾望承明。
韦应物《自尚书郎出为滁州刺史》 -
29
虽怀承明恋,忻与物累暌。
韦应物《答库部韩郎中》 -
30
君承明主意,日日上丹墀。
李嘉佑《送王端赴朝》 -
31
腰金载笔谒承明,至道安禅得此生,西掖几年纶綍贵,东山遥夜薜萝情。
皇甫曾《奉寄中书王舍人》 -
32
天官苍生望,出入承明庐。
高适《送虞城刘明府谒魏郡苗太守》 -
33
沾衣问行在,走马向承明。
杜甫《送李卿晔》 -
34
蹉跎病江汉,不复谒承明。
杜甫《送覃二判官》 -
35
伫闻收组练,锵玉会承明。
钱起《送李九归河北》 -
36
能清谢脁思,暂下承明庐。
钱起《晚出青门望终南别业》 -
37
寇恂朝望重,计日谒承明。
钱起《送张中丞赴桂州》 -
38
不见承明客,愁闻长乐钟。
钱起《过李侍御宅》 -
39
不堪趋建礼,讵是厌承明。
皇甫冉《闲居作》 -
40
承明期重入,江海意何如。
常衮《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郎》 -
41
尚君子兮寿厥身,承明主兮忧斯人。
苏源明《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》 -
42
无阶承明庭,高步相追游。
顾况《酬漳州张九使君》 -
43
赫赫承明庭,群公默无词。
顾况《哭从兄苌》 -
44
玉座凄凉游帝京,悲翁回首望承明。
顾况《八月五日歌》 -
45
空怀谏书在,回首恋承明。
耿湋《送李端》 -
46
幕府参戎事,承明伏奏归。
李端《都亭驿送郭判官之幽州幕府》 -
47
中岁分符典石城,两朝趋陛谒承明。
苗发《送孙德谕罢官往黔州》 -
48
联镳长安道,接武承明宫。
权德舆《酬崔千牛四郎早秋见寄》 -
49
褐衣入承明,朴略多古风。
权德舆《送崔谕德致政东归》 -
50
直为君恩催造膝,东方辨色谒承明。
权德舆《奉和礼部尚书酬杨著作竹亭歌》 -
51
承明那足厌,车服愧无功。
羊士谔《在郡三年,今秋见白发,聊以书事》 -
52
忆作同门友,承明奉直庐。
羊士谔《郡中端居,有怀袁州王员外使君》 -
53
今日陪游清洛苑,昔年别入承明庐。
刘禹锡《两如何诗谢裴令公赠别二首》 -
54
承明欲谒先相报,愿拂朝衣逐晓珂。
刘禹锡《夏日寄宣武令狐相公》 -
55
忽领簿书游太学,宁劳侍从厌承明。
刘禹锡《寄杨八拾遗》 -
56
不谒承明庐,老作平原客。
李贺《客游》 -
57
漏长送珮承明庐,倡楼嵯峨明月孤。
李贺《夜来乐》 -
58
忆为近臣时,秉笔直承明。
白居易《闻早莺》 -
59
三登甲乙第,一入承明庐。
白居易《垂钓》 -
60
自问有何才,两入承明庐。
白居易《马上作》 -
61
几年司谏直承明,今日求真礼上清。
白居易《酬赠李炼师见招》 -
62
承明长短君应入,莫忆家江七里滩。
白居易《酬严十八郎中见示》 -
63
年衰自无趣,不是厌承明。
白居易《夏夜宿直》 -
64
昔征从典午,今出自承明。
白居易《重到江州感旧游,题郡楼十一韵》 -
65
一别承明三领郡,甘从人道是粗才。
白居易《赴苏州至常州,答贾舍人》 -
66
博望自来非弃置,承明重入莫拘牵。
白居易《酬别微之》 -
67
玉颜便向穹庐去,卫霍空承明主恩。
孙叔向《送咸安公主》 -
68
此时醉客纵横书,公言可荐承明庐。
李德裕《南梁行》 -
69
此时醉客纵横书,公言可荐承明庐。
李绅《南梁行》 -
70
承明无计入,旧隐但怀归。
马戴《答鄜畤友人同宿见示》 -
71
承明未荐相如赋,故国犹惭季子贫。
潘唐《下第归宜春酬黄颇饯别》 -
72
召见承明庐,天子亲赐食。
皮日休《七爱诗:李翰林》 -
73
还同适勾漏,非是厌承明。
徐铉《张员外好茅山风景,求为句容令,作此送》 -
74
承明须再入,官满莫淹留。
徐铉《送王员外宰德安》 -
75
行看换龟组,奏最谒承明。
杨持《寄朗陵兄》 -
76
一入承明庐,盱衡论今昔。
皮日休《北禅院避暑联句》 -
77
谁言忝休命,遂入承明庐。
吴筠《翰林院望终南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