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得道的唐诗诗句
描写得道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得道的唐诗诗句
得道[de dào]
释义:
1
古代道家谓顺应自然、与天合一的境界。
2
泛指知晓事理。
3
符合道义。
4
佛教谓修行戒、定、慧三学而发断惑证理之智为得道,然后可以成佛。
5
道教谓存神炼气有五时七候,第一候,宿疾并销,六情沉寂,名为得道,由此可成仙或长生。
6
寻到道路。
列表:
-
1
探道三十载,得道天南端。
沈佺期《绍隆寺》 -
2
得道凡百岁,烧丹惟一身。
李颀《寄焦炼师》 -
3
养神宗示法,得道不知心。
綦毋潜《过方尊师院》 -
4
吾爱王子晋,得道伊洛滨。
李白《感遇四首》 -
5
得道无古今,失道还衰老。
李白《览镜书怀》 -
6
隐来未得道,岁去愧云松。
钱起《药堂秋暮》 -
7
致君超列辟,得道在荣班。
钱起《裴仆射东亭》 -
8
得道轻年暮,安禅爱夜深。
李端《同皇甫侍御题惟一上人房》 -
9
得道云林久,年深暂一归。
崔峒《送真上人还兰若》 -
10
将知逍遥久,得道无岁年。
奚贾《谒李尊师》 -
11
迷者得道路,溺者遇舟航。
王建《寄李益少监兼送张实游幽州》 -
12
得道任发白,亦逢城市游。
于鹄《寄续尊师》 -
13
得道南山久,曾教四皓棋。
于鹄《题南峰褚道士》 -
14
得道非真相,头陀是苦心。
郑常《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》 -
15
洞天岂幽远,得道如咫尺。
刘禹锡《游桃源一百韵》 -
16
先生已得道,市井亦容身。
张籍《隐者》 -
17
云山莫厌看经坐,便是浮生得道时。
元稹《修龟山鱼池示众僧》 -
18
得道即无著,随缘西复东。
白居易《送文畅上人东游》 -
19
得道应无著,谋生亦不妨。
白居易《题施山人野居》 -
20
髻里传僧宝,环中得道枢。
白居易《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》 -
21
仙翁已得道,混迹寻岩泉。
白居易《送毛仙翁》 -
22
毛公坛上片云闲,得道何年去不还。
白居易《毛公坛》 -
23
若数西山得道者,连予便是十三人。
施肩吾《西山静中吟》 -
24
分明得道谢自然,古来漫说尸解仙。
施肩吾《谢自然升仙》 -
25
得道复无事,相逢尽日棋。
项斯《华顶道者》 -
26
空门有才子,得道亦吟诗。
李频《题荐福寺僧栖白上人院》 -
27
承恩虽内殿,得道本深山。
李频《送供奉喻炼师归天目山》 -
28
涧户芳烟接水村,乱来归得道仍存。
司空图《涧户》 -
29
先生颛顼后,得道自何人。
张乔《寄中岳颛顼先生》 -
30
唯应乐处无虚日,大半危时得道心。
李咸用《和友人喜相遇十首》 -
31
得道书留箧,忘机酒满尊。
许彬《送李处士归山》 -
32
得道疑人识,都城独闭关。
张蠙《赠道者》 -
33
别后已闻师得道,不期犹在此山头。
张蠙《再游西山赠许尊师》 -
34
迹隳世上华,心得道中精。
皎然《答苏州韦应物郎中》 -
35
得道殊秦佚,隳名似楚狂。
皎然《因游支硎寺寄邢端公》 -
36
从何得道怀惆怅,莫是人间屡见春。
皎然《送大宝上人归楚山》 -
37
得道由来天上仙,为僧却下人间寺,道家诸子论自然,此公唯许逍遥篇。
皎然《支公诗》 -
38
得道身不系,无机舟亦闲。
皎然《奉和颜鲁公真卿落玄真子舴艋舟歌》 -
39
三饮便得道,何须苦心破烦恼。
皎然《饮茶歌诮崔石使君》 -
40
为文攀讽谏,得道在毫厘。
贯休《寄冯使君》 -
41
得道无一法,孤云同寸心。
栖蟾《寄问政山聂威仪》 -
42
一旦炼成身内宝,等闲探得道中玄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43
一阳生是兴功日,九转周为得道年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44
得道年来八百秋,不曾飞剑取人头。
吕岩《题凤翔府天庆观》 -
45
得道高僧不易逢,几时归去愿相从。
钟离权《题长安酒肆壁三绝句》 -
46
弄玉有夫皆得道,刘纲兼室尽登仙。
上元夫人《再赠》 -
47
取从山顶嶮,栽得道心生。
刘得仁《栽松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