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平津的唐诗诗句
描写平津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平津的唐诗诗句
平津[píng jīn]
释义:
1
坦途;大道。
2
古地名。
3
旧时北平(今北京、天津)的并称。
列表:
-
1
上路抵平津,后堂罗荐陈。
上官仪《安德山池宴集》 -
2
赫赫容台上,千祀耀平津。
任希古《和左仆射燕公春日端居述怀》 -
3
影照河阳妓,色丽平津闱。
任希古《和长孙秘监七夕》 -
4
洛城终不闭,更出小平津。
长孙正隐《上元夜效小庾体同用春字》 -
5
重城自不掩,出向小平津。
陈嘉言《上元夜效小庾体》 -
6
御沟通太液,戚里对平津。
骆宾王《春日离长安客中言怀》 -
7
再取连城璧,三陟平津侯。
陈子昂《答洛阳主人》 -
8
作京雄近县,开阁宠平津。
孙逖《奉和李右相赏会昌林亭》 -
9
出自平津邸,还为吏部郎。
卢象《赠张均员外》 -
10
诏刊延阁书,高议平津邸。
王维《别綦毋潜》 -
11
草绿小平津,花开伊水滨。
李颀《送乔琳》 -
12
大君锡车马,时复过平津。
储光羲《敬酬陈掾亲家翁秋夜有赠》 -
13
花明洛阳苑,水绿小平津。
储光羲《洛阳东门送别》 -
14
出入平津邸,自言娇且艳。
储光羲《洛阳道五首献吕四郎中》 -
15
湖平津济阔,风止客帆收。
孟浩然《夜泊宣城界》 -
16
如何平津意,尚想尘外踪。
岑参《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》 -
17
看君有知己,坦腹向平津。
岑参《送秘省虞校书赴虞乡丞》 -
18
平津旧东阁,深巷见南山。
李嘉佑《题裴十六少卿东亭》 -
19
时称谢康乐,别事汉平津。
李嘉佑《送王谏议充东都留守判官》 -
20
含情归上国,论旧见平津。
李嘉佑《送侍御史四叔归朝》 -
21
有儒愁饿死,早晚报平津。
杜甫《奉赠鲜于京兆二十韵》 -
22
凄怆平津阁,秋风吊客过。
钱起《故相国苗公挽歌》 -
23
平津东阁在,别是竹林期。
钱起《题苏公林亭》 -
24
守贵常思俭,平津此意深。
钱起《奉和杜相公移长兴宅,奉呈元相公》 -
25
上书一见平津侯,剑笏斜齐秣陵尉。
韩翃《赠别上元主簿张着》 -
26
平津东阁在,别是竹林期。
韩翃《题苏许公林亭》 -
27
远属平津阁,前驱博望侯。
韩翃《送李侍御赴徐州行营》 -
28
今朝平津邸,兼得潇湘游。
郎士元《题刘相公三湘图》 -
29
数岁平津邸,诸生出门时。
耿湋《春日书情寄元校书伯和相国元子》 -
30
旧宅平津邸,槐阴接汉宫。
章八元《寄都官刘员外》 -
31
延首平津阁,家山日已春。
崔峒《客舍有怀因呈诸在事》 -
32
四海兵初偃,平津阁正开。
刘长川《将赴东都上李相公》 -
33
定远功那比,平津策乃迂。
权德舆《建除诗》 -
34
自怜不识平津阁,遥望旌旗汝水头。
刘禹锡《奉送浙西李仆射相公赴镇》 -
35
林亭一出宿风尘,忘却平津是要津。
白居易《宿裴相公兴化池亭》 -
36
况是平津客,碑前泪满巾。
杨嗣复《丁巳岁八月祭武侯祠堂,因题临淮公旧碑》 -
37
曾陪后乘光,共逐平津游。
长孙佐辅《闻韦驸马使君迁拜台州》 -
38
四海兵初偃,平津阁正开。
孙叔向《将赴东都上李相国》 -
39
缄书报子玉,为我谢平津。
杜牧《寄崔钧》 -
40
祯祥应北极,调燮验平津。
薛能《除夜作》 -
41
此心不向常人说,倚识平津万户侯。
贾岛《上谷旅夜》 -
42
延平津路水溶溶,峭壁巍岑一万重。
胡曾《咏史诗:延平津》 -
43
早得铸金夸范蠡,旋闻垂钓哭平津。
罗隐《雒城作》 -
44
风流近接平津阁,气色高含细柳营。
吴融《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》 -
45
风有危亭月有台,平津阁畔好裴回。
吴融《岐阳蒙相国对宅因抒怀投献》 -
46
更爱延平津上过,一双神剑是龙鳞。
黄滔《浙幕李端公泛建溪》 -
47
多少嘉谟奏风俗,斗牛孤剑在平津。
陈陶《闽中送任畹端公还京》 -
48
承恩借猎小平津,使气常游中贵人。
吴象之《少年行》 -
49
双溪逢陆海,荆渚遇平津。
贯休《赠抱麻刘舍人》 -
50
落叶平津岸,愁人李使君。
贯休《闻李频员外卒》 -
51
释子沾恩无以报,只擎章句贡平津。
贯休《蜀王登福感寺塔三首》 -
52
空讽平津好珠玉,不知更得及门么。
贯休《酬韦相公见寄》 -
53
连峰数千里,修林带平津。
昙翼《招隐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