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嫖姚的唐诗诗句
描写嫖姚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嫖姚的唐诗诗句
嫖姚[piáo yáo]
释义:
1
劲疾貌。
2
指霍去病。
列表:
-
1
沙尘惊塞外,帷幄命嫖姚。
不详《郊庙歌辞:享章怀太子庙乐章:武舞作》 -
2
玉靶角弓珠勒马,汉家将赐霍嫖姚。
王维《横吹曲辞:出塞》 -
3
借问大将谁,恐是霍嫖姚。
杜甫《横吹曲辞:后出塞五首》 -
4
嫖姚方虎视,不觉请添兵。
李约《相和歌辞:从军行三首》 -
5
红尘驱卤簿,白羽拥嫖姚。
皎然《相和歌辞:从军行》 -
6
汉家战士三十万,将军兼领霍嫖姚。
李白《相和歌辞:胡无人行》 -
7
霍嫖姚,赵充国,天子将之平朔漠。
贯休《相和歌辞:胡无人行》 -
8
喷珠团香小桂条,玉鞭兼赐霍嫖姚。
刘言史《杂曲歌辞:乐府二首》 -
9
征马噪金珂,嫖姚向北河。
李元纮《绿墀怨》 -
10
玉靶角弓珠勒马,汉家将赐霍嫖姚。
王维《出塞》 -
11
帝念霍嫖姚,诏发咸林兵。
储光羲《次天元十载华阴发兵,作时有郎官点发》 -
12
嫖姚北伐时,深入强千里。
常建《吊王将军墓》 -
13
出门事嫖姚,为君西击胡。
常建《张公子行》 -
14
汉家战士三十万,将军兼领霍嫖姚。
李白《胡无人》 -
15
功成画麟阁,独有霍嫖姚。
李白《塞下曲六首》 -
16
嫖姚恩顾下,诸将指挥中。
韦应物《送崔押衙相州》 -
17
始从车骑幕,今赴嫖姚军。
韦应物《送李侍御益赴幽州幕》 -
18
双旌拥万戟,中有霍嫖姚。
韦应物《广陵行》 -
19
却笑霍嫖姚,区区徒尔为。
岑参《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》 -
20
却向嫖姚幕,翩翩去若飞。
岑参《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》 -
21
花冠萧相府,绣服霍嫖姚。
包佶《元日观百僚朝会》 -
22
门临莽苍经年闭,身逐嫖姚几日归。
李嘉佑《题灵台县东山村主人》 -
23
和戎先罢战,知胜霍嫖姚。
皇甫曾《送和西蕃使》 -
24
丈夫拔东蕃,声冠霍嫖姚。
高适《睢阳酬别畅大判官》 -
25
银鞍玉勒绣蝥弧,每逐嫖姚破骨都。
高适《送浑将军出塞》 -
26
借问大将谁,恐是霍嫖姚。
杜甫《后出塞五首》 -
27
宛马总肥春苜蓿,将军只数汉嫖姚。
杜甫《赠田九判官》 -
28
居然双捕虏,自是一嫖姚。
杜甫《寄董卿嘉荣十韵》 -
29
汉朝频选将,应拜霍嫖姚。
杜甫《陪柏中丞观宴将士二首》 -
30
宝刀塞下儿,身经百战曾百胜,壮心竟未嫖姚知。
郎士元《塞下曲》 -
31
嫖姚夜出军,霜雪割人肉。
戎昱《塞下曲》 -
32
君逐嫖姚将,麒麟有战功。
李益《送柳判官赴振武》 -
33
忽忆嫖姚北征伐,空山宿兵寒对月。
朱湾《寒城晚角》 -
34
嫖姚方虎视,不觉说添兵。
李约《从军行三首》 -
35
草檄嫖姚幕,巡兵戊己屯。
刘禹锡《武陵书怀五十韵》 -
36
早在山东声价远,曾将顺策佐嫖姚。
张籍《赠王秘书》 -
37
闻君久卧在云间,为佐嫖姚未得还。
张籍《送韩侍御归山》 -
38
喷沫团香小桂条,玉鞭兼赐霍嫖姚。
刘言史《春游曲》 -
39
掷笔不作尉,戎衣从嫖姚。
姚合《送任畹评事赴沂海》 -
40
二十逐嫖姚,分兵远戍辽。
张祜《塞下曲》 -
41
守道还如周柱史,鏖兵不羡霍嫖姚。
杜牧《送国棋王逢》 -
42
嫖姚若许传书檄,坐筑三城看受降。
许浑《吴门送振武李从事》 -
43
不拣花朝与雪朝,五年从事霍嫖姚。
李商隐《梓州罢吟寄同舍》 -
44
平明赤帖使修表,上贺嫖姚收贼州。
李商隐《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》 -
45
少年从事霍嫖姚,来自枫林度柳桥。
赵嘏《薛廷范从事自宣城至因赠》 -
46
来时健笔佐嫖姚,去折槐花度野桥。
赵嘏《宣州送判官》 -
47
嫖姚家宴敌吴王,子夜歌声满画堂。
薛能《子夜》 -
48
猃狁方为寇,嫖姚正用师。
李频《送友人陆肱往太原》 -
49
谁在嫖姚幕,能教霹雳车。
陆龟蒙《秋思三首》 -
50
代北天南尽成事,肯将心许霍嫖姚。
曹唐《奉送严大夫再领容府二首》 -
51
官秩旧参荀秘监,樽罍今伴霍嫖姚。
罗隐《寄渭北徐从事》 -
52
男儿怀壮节,何不事嫖姚。
郑谷《寄边上从事》 -
53
嫖姚何日破重围,秋草深来战马肥。
韦庄《闻官军继至未睹凯旋》 -
54
惆怅临戎皆效国,岂无人似霍嫖姚。
张蠙《边情》 -
55
昔年嫖姚护羌月,今照嫖姚双鬓雪。
陈陶《关山月》 -
56
离居渐觉笙歌懒,君逐嫖姚已十年。
陈陶《水调词十首》 -
57
大汉嫖姚入,乌孙部曲随。
法振《送常大夫赴朔方》 -
58
红尘驱卤簿,白羽拥嫖姚。
皎然《从军行五首》 -
59
野战攻城尽如此,即今谁是霍嫖姚。
皎然《武源行赠丘卿岑》 -
60
霍嫖姚,赵充国,天子将之平朔漠。
贯休《胡无人》 -
61
严冬大河枯,嫖姚去深击。
贯休《古塞下曲四首》 -
62
嫖姚头半白,犹自看兵经。
贯休《古塞上曲七首》 -
63
嫖姚留不住,昼锦已归迟。
贯休《送友人及第后归台州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