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天生的唐诗诗句
描写天生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天生的唐诗诗句
天生[tiān shēng]
释义:
1
天然生成。
2
犹言命定。
列表:
-
1
--益王天生此间气,助我化无为。
李亨《赐梨李泌与诸王联句》 -
2
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李白《乐府杂曲:鼓吹曲辞:将进酒》 -
3
天生细碎物,不爱好光华。
元稹《乐府杂曲:鼓吹曲辞:芳树》 -
4
天生众禽各有类,威凤文章在仁义。
刘禹锡《琴曲歌辞:飞鸢操》 -
5
天生俊气自相逐,出与雕鹗同飞翻。
李益《杂曲歌辞:轻薄篇》 -
6
九月九日望遥空,秋水秋天生夕风。
邵大震《九日登玄武山旅眺》 -
7
浓纤得中非短长,红素天生谁饰妆。
王琚《美女篇》 -
8
世上无此才,天生一公器。
刘长卿《题冤句宋少府厅留别》 -
9
天生忠与义,本以佐雍熙。
李华《咏史十一首》 -
10
天生我材必有用,千金散尽还复来。
李白《将进酒》 -
11
古来万事贵天生,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。
李白《草书歌行》 -
12
天生逸世姿,竹马不曾骑。
韦应物《奉和张大夫戏示青山郎》 -
13
天生良史笔,浪迹擅文藻。
姚发《送萧颖士赴东府,得草字》 -
14
神与公忠节,天生将相俦。
高适《东平旅游,奉赠薛太守二十四韵》 -
15
自古虽有厌胜法,天生江水向东流。
杜甫《石犀行》 -
16
天生一艺更无伦,寥亮幽音妙入神。
郎士元《闻吹杨叶者二首》 -
17
天生俊气自相逐,出与雕鹗同飞翻。
李益《轻薄篇》 -
18
石上盘古根,谓言天生有。
朱湾《题段上人院壁画古松》 -
19
不食非关药,天生是女仙。
于鹄《赠不食姑》 -
20
苔斑自天生,玉节垂云长。
羊士谔《野夫采鞭于东山偶得元者》 -
21
鹤翎不天生,变化在啄菢。
韩愈《荐士》 -
22
天生有时不可遏,为尔设幄潜匡床。
刘禹锡《聚蚊谣》 -
23
天生羽族尔何微,舌端万变乘春晖。
刘禹锡《百舌吟》 -
24
天生众禽各有类,威凤文章在仁义。
刘禹锡《飞鸢操》 -
25
天生有光非自衒,远近低昂暗中见。
刘禹锡《秋萤引》 -
26
天生杰异固难驯,应变摧枯若有神。
吕温《题石勒城二首》 -
27
黄河奔浊浪,是天生不清。
孟郊《自叹》 -
28
天生圣明君,必资忠贤臣。
卢仝《感古四首》 -
29
天生细碎物,不爱好光华。
元稹《芳树》 -
30
官借江边宅,天生地势坳。
元稹《江边四十韵》 -
31
天生二物济我穷,我生合是栖栖者。
白居易《朱藤杖紫骢吟》 -
32
天生丽质难自弃,一朝选在君王侧。
白居易《长恨歌》 -
33
天生天杀岂天怒,忍使朝朝喂猛虎。
白居易《南阳小将张彦硖口镇税人场射虎歌》 -
34
或云此天生,嵌空亦非他。
姚合《买太湖石》 -
35
数树异花皆敕赐,并竿修竹自天生。
姚合《题崔驸马宅》 -
36
天生合去云霄上,一尺松栽已出尘。
张祜《赠窦家小儿》 -
37
天生心识富人侯,将相门中第一流。
许浑《早秋寄刘尚书》 -
38
众果莫相诮,天生名品高。
李商隐《樱桃答》 -
39
何人画得天生态,枕破施朱隔宿妆。
薛能《吴姬十首》 -
40
一尺深红胜曲尘,天生旧物不如新。
温庭筠《南歌子词二首》 -
41
凉天生片月,竟夕伴孤舟。
于武陵《夜泊湘江》 -
42
渥洼龙种雪霜同,毛骨天生胆气雄。
翁绶《白马》 -
43
徒自倚天生气色,尘中谁为举头看。
林宽《终南山》 -
44
寿木拳数尺,天生形状幽。
皮日休《五贶诗:乌龙养和》 -
45
汉王刀笔精,写尔逼天生。
罗隐《蝶》 -
46
天生洁白宜清净,何必殷红映洞房。
吴融《僧舍白牡丹二首》 -
47
吾囷长满是太平,吾乐不极是天生。
吴融《风雨吟》 -
48
天生仙桧是长材,栽桧希逢此最低。
杜荀鹤《题瓦棺寺真上人院矮桧》 -
49
天生便是成家庆,年长终为间世才。
杜荀鹤《赠张员外儿》 -
50
天生天杀岂天怒,忍使朝朝喂猛虎。
韦庄《南阳小将张彦硖口镇税人场射虎歌》 -
51
任有风流兼蕴藉,天生不似郑都知。
刘崇鲁《席上吟》 -
52
早知惹得千般恨,悔不天生解薄情。
顾甄远《惆怅诗九首》 -
53
天生百尺树,剪作长条木。
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 -
54
日日被刀伤,天生还自有。
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 -
55
毛骨贵天生,肌肤片玉明。
护国《许州郑使君孩子》 -
56
天生支公与凡异,凡情不到支公地。
皎然《支公诗》 -
57
人生百年我过半,天生才定不可换。
皎然《寓言》 -
58
可中弃置君不顾,天生秀色徒璘玢。
皎然《桃花石枕歌赠康从事》 -
59
天生珍木异于俗,俗士来逢不敢触。
皎然《洞庭山维谅上人院阶前孤生橘树歌》 -
60
天生灵草生灵地,误生人间人不贵。
皎然《湛处士枸杞架歌》 -
61
天生不散自然心,成败从来古与今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62
天生一物变三才,交感阴阳结圣胎。
吕岩《七言》 -
63
意态天生异,转看看转新。
孙鲂《牡丹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