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四方的唐诗诗句
描写四方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四方的唐诗诗句
四方[sì fāng]
释义:
1
指东南西北四个方向。
2
天下;各处。
3
指四方诸侯之国。
4
指京城以外的地区。
5
指四方之神。
6
指正方形或立方体。
列表:
-
1
车轨同八表,书文混四方。
李世民《正日临朝》 -
2
四方皆石壁,五位配金天。
李隆基《途经华嶽》 -
3
底定万国,奄有四方。
不详《明皇祀圜丘乐章:寿和》 -
4
定中国,服四方。
不详《郊庙歌辞:周宗庙乐舞辞:善庆舞》 -
5
丈夫四方志,安可辞固穷。
杜甫《横吹曲辞:前出塞九首》 -
6
但歌大风云飞扬,安得猛士兮守四方。
李白《相和歌辞:胡无人行》 -
7
四方倾动烟尘起,犹在浓香梦魂里。
温庭筠《相和歌辞:春江花月夜》 -
8
我祖在上,四方在下。
韩愈《琴曲歌辞:越裳操》 -
9
我行四方,以日以年。
韩愈《琴曲歌辞:猗兰操》 -
10
丈夫四方志,女子安可留。
孟郊《杂曲歌辞:车遥遥》 -
11
正属四方朝贺,端知万舞皇威。
不详《杂曲歌辞:破阵乐》 -
12
圣德超千古,皇威静四方。
张仲素《杂曲歌辞:太平乐》 -
13
孙被登三相,刘衣阐四方。
李峤《布》 -
14
正属四方朝贺,端知万舞皇威。
张说《破陈乐词二首》 -
15
馀邑政成何足贵,因君取则四方同。
沈佺期《饯唐永昌》 -
16
四方分阃受,千里坐谋成。
许景先《奉和圣制送张尚书巡边》 -
17
一遇风尘起,令谁守四方。
孙处玄《失题》 -
18
丈夫多别离,各有四方事。
陶翰《送朱大出关》 -
19
合沓臻水陆,骈阗会四方。
韦应物《登重玄寺阁》 -
20
男子本悬弧,有志在四方。
韦应物《始建射侯》 -
21
四方称赏名已高,五陵车马无近远。
韦应物《酒肆行》 -
22
不见短兵反掌收已尽,唯有猛士守四方。
韦应物《弹棋歌》 -
23
四方又何难,横击且缘边。
韦应物《弹棋歌》 -
24
此辈少为贵,四方服勇决。
杜甫《北征》 -
25
丈夫四方志,安可辞固穷。
杜甫《前出塞九首》 -
26
至今今上犹拨乱,劳身焦思补四方。
杜甫《忆昔二首》 -
27
三绝自御题,四方尤所仰。
杜甫《八哀诗:故著作郎贬台州司户荥阳郑公虔》 -
28
昔有佳人公孙氏,一舞剑气动四方。
杜甫《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》 -
29
茫茫下土兮,乃均四方。
元结《补乐歌十首:大夏》 -
30
唯将四方志,回首谢故园。
独孤及《丙戌岁正月出洛阳书怀》 -
31
网已祛三面,歌因守四方。
常衮《奉和圣制麟德殿燕百僚应制》 -
32
丈夫四方志,结发事远游。
戴叔伦《从军行》 -
33
从今不学四方事,已共家人海上期。
戴叔伦《再巡道永留别》 -
34
网已祛三面,歌因守四方。
卢纶《奉和圣制麟德殿宴百僚》 -
35
俱从四方事,共会九秋中。
李益《重赠邢校书》 -
36
人生足著地,宁免四方游。
王建《送人》 -
37
天明告四方,群后保太平。
王建《元日早朝》 -
38
失意未还家,马蹄尽四方。
王建《送张籍归江东》 -
39
行成闻四方,征诏环珮随。
王建《宋氏五女》 -
40
四方尚尔文,独我敬尔贤。
王建《送于丹移家洺州》 -
41
各为四方人,此地同事师。
王建《送同学故人》 -
42
四方各有志,岂得常顾群。
刘复《送王伦》 -
43
出门驱驰四方事,徒用辛勤不得意。
刘复《长歌行》 -
44
九韶九变五声里,四方四友一身中。
鲍防《元日早朝行》 -
45
四方有翘车,上国有蒲轮。
权德舆《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》 -
46
四方节度,整兵顿马。
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 -
47
敕戒四方,侈则有咎。
韩愈《元和圣德诗》 -
48
我行四方,以日以年。
韩愈《琴操十首:猗兰操》 -
49
我祖在上,四方在下。
韩愈《琴操十首:越裳操》 -
50
五岳祭秩皆三公,四方环镇嵩当中。
韩愈《谒衡嶽庙遂宿嶽寺题门楼》 -
51
四方上下逐东野,虽有离别无由逢。
韩愈《醉留东野》 -
52
一心在陈力,鼎列夸四方。
柳宗元《咏三良》 -
53
圣德超千古,皇威静四方。
张仲素《太平词》 -
54
丈夫四方志,女子安可留。
孟郊《车遥遥》 -
55
旌节居汴水,四方皆承风。
张籍《董公诗》 -
56
肃肃上台坐,四方皆仰风。
张籍《和裴司空即事通简旧僚》 -
57
星尽四方高,万物知天曙。
李贺《感讽五首》 -
58
高门左右日月环,四方错镂棱层殷。
李贺《瑶华乐》 -
59
曙风起四方,秋月当东悬。
李贺《出城别张又新酬李汉》 -
60
何事一人心,各在四方表。
元稹《忆云之》 -
61
天子临轩四方贺,朝廷无事唯端拱。
元稹《和李校书新题乐府十二首:蛮子朝》 -
62
小人知所好,怀宝四方来。
白居易《杂兴三首》 -
63
京师四方则,王化之本根。
白居易《赠友五首》 -
64
上嘉人兽俱来远,蛮馆四方犀入苑。
白居易《驯犀-感为政之难终也》 -
65
时世妆,时世妆,出自城中传四方。
白居易《时世妆-儆戎也》 -
66
境兴周万象,土风备四方。
白居易《洛中偶作》 -
67
馀杭形胜四方无,州傍青山县枕湖。
白居易《余杭形胜》 -
68
他时相逐四方去,莫虑尘沙路不开。
白居易《开龙门八节石滩诗二首》 -
69
润叶濡枝浃四方,浓云来去势何长。
白居易《阴雨》 -
70
客意如梦寐,路岐遍四方。
鲍溶《秋夜对月怀李正封》 -
71
回见四方人,车轮无留声。
鲍溶《岐路》 -
72
诗好四方谁敢和,政成三郡自无冤。
姚合《寄汴州令狐楚相公》 -
73
四方虽纸贵,谁怕费钱刀。
姚合《和郑相演杨尚书蜀中唱和诗》 -
74
从此四方无一事,朝朝雨露是恩波。
姚合《闻魏州破贼》 -
75
道高天子问,名重四方招。
喻凫《赠张濆处士》 -
76
偶背雕笼与我违,四方端伫竟忘归。
薛能《失鹤二首》 -
77
纵到缑山也无益,四方联络尽蛙声。
薛能《题后集》 -
78
四方无事去,宸豫杪秋来。
魏谟《和重阳锡宴御制诗》 -
79
四方节制倾附媚,穷奢极侈沽恩私。
郑嵎《津阳门诗》 -
80
四方倾动烟尘起,犹在浓香梦魂里。
温庭筠《春江花月夜词》 -
81
四方无事太平年,万象鲜明禁火前。
温庭筠《长安春晚二首》 -
82
偃息齐三代,优游念四方。
温庭筠《题翠微寺二十二韵》 -
83
九郡竟歌兼煮海,四方皆得共和羹。
许棠《讲德陈情上淮南李仆射八首》 -
84
(纳夏之歌者,四方宾客来之所奏也。
皮日休《补周礼九夏系文:九夏歌九篇》 -
85
众岫点巨浸,四方接圆穹。
皮日休《太湖诗:缥缈峰》 -
86
四方贼垒犹占地,死者暴骨生寒饥。
陆龟蒙《江湖散人歌》 -
87
犹恨四方无壮士,还乡悲唱大风歌。
胡曾《咏史诗:沛宫》 -
88
况是四方无事日,霸陵谁识旧将军。
胡曾《咏史诗:霸陵》 -
89
此地清廉惟饮水,四方焦热待为霖。
方干《上张舍人》 -
90
四方皆是分忧寄,独有东南戴二天。
方干《献浙东王大夫二首》 -
91
平生四方志,此夜五湖心。
罗隐《思故人》 -
92
四方多事日,高岳独游时。
崔涂《送道士于千龄游南岳》 -
93
四方正是无虞日,谁信黎阳有古家。
吴融《隋堤》 -
94
四方无静处,百口度荒年。
杜荀鹤《寄同人》 -
95
一句我自得,四方人已知。
杜荀鹤《苦吟》 -
96
四方骚动一州安,夜列樽罍伴客欢。
张蠙《钱塘夜宴留别郡守》 -
97
传事四方无外役,茅茨深处土阶平。
周昙《唐虞门:唐尧》 -
98
铜马朱眉满四方,总缘居摄乱天常。
周昙《前汉门:又吟》 -
99
瑞气祥烟笼细仗,閤门宣赦四方知。
和凝《宫词百首》 -
100
白首自忻丹桂在,诗名已得四方传。
马致恭《送孟宾于》 -
101
四方观启沃,毕竟念孤平。
李中《献中书张舍人》 -
102
齐朝太守不甘降,忠节当时动四方。
孙元晏《梁:马仙埤》 -
103
--颜真卿四方上下无外头,--李崿一啜顿涸沧溟流。
颜真卿《七言大言联句》 -
104
--孟郊平生无百岁,岐路有四方。
孟郊《遣兴联句》 -
105
--韩愈四方各异俗,适异非所将。
孟郊《遣兴联句》 -
106
天马斜飞度三止,上将横行击四方。
不详《吕氏宅妖誓师词》 -
107
寅卯如欲定,龙蛇伏四方。
不详《劝进疏引谶》 -
108
燕王爱贤筑金台,四方豪俊承风来。
李涉《六叹》 -
109
远水月未上,四方云正开。
修睦《嶽上作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