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和气的唐诗诗句
描写和气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和气的唐诗诗句
和气[hé qì]
释义:
1
古人认为天地间阴气与阳气交合而成之气。万物由此“和气”而生。
2
引申指能导致吉利的祥瑞之气。
3
温和的气度。
4
指态度温和。
5
和睦融洽。
6
指和睦的感情。
7
犹元气;中气。中医谓人体内能使各器官发挥机能的原动力。
8
指调和血气。
列表:
-
1
和气吹绿野,梅雨洒芳田。
李世民《咏雨》 -
2
节变寒初尽,时和气已春。
李隆基《同刘晃喜雨》 -
3
云门达和气,思用合钧天。
不详《郊庙歌辞:太清宫乐章:第二奏》 -
4
道和气兮袭氤氲,宣皇规兮彰圣神。
不详《郊庙歌辞:梁郊祀乐章:庆融》 -
5
依稀和气解冬严,已就长日辞长夜。
李贺《杂曲歌辞:十二月乐辞:十二月》 -
6
昨讶骄阳积数旬,始知和气待迎新。
张九龄《奉和圣制瑞雪篇》 -
7
辉光遍草木,和气发丝桐。
张九龄《恩赐乐游园宴应制》 -
8
中国有圣人,感和气,飞来飞来。
张说《送尹补阙元凯琴歌》 -
9
化将和气一,风与太初邻。
张说《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应制》 -
10
惠风初应律,和气正调梅。
王光庭《奉和圣制答张说扈从南出雀鼠谷》 -
11
岁容归万象,和气发鸿炉。
高适《真定即事,奉赠韦使君二十八韵》 -
12
和气蒸万物,腊月春霭吐。
独孤及《季冬自嵩山赴洛道中作》 -
13
文明化洽天地清,和气氤氲孕至灵。
刘商《金井歌》 -
14
发生和气动,封植众心归。
郑审《奉使巡检两京路种果树事毕入秦因咏》 -
15
和气生中国,薰风属外家。
杨巨源《送殷员外使北蕃》 -
16
微风扇和气,韶景共芳晨。
邵偃《赋得春风扇微和》 -
17
岂假阳和气,暂忘玄冬律。
庾承宣《赋得冬日可爱》 -
18
木德生和气,微微入曙风。
张汇《春风扇微和》 -
19
积秽皆荡除,和气始融液。
吕温《道州观野火》 -
20
依稀和气排冬严,已就长日辞长夜。
李贺《河南府试十二月乐词:十二月》 -
21
阴愁感和气,俾尔从此生。
元稹《思归乐》 -
22
和气浃寰海,易若溉蹄涔。
元稹《桐花》 -
23
诏下才七日,和气生冲融。
白居易《贺雨》 -
24
兴元兵后伤阴阳,和气蛊蠹化为蝗。
白居易《捕蝗-刺长吏也》 -
25
负暄闭目坐,和气生肌肤。
白居易《负冬日》 -
26
雪散因和气,冰开得暖光。
白居易《早春》 -
27
朝旦微风吹晓霞,散为和气满家家。
皇甫曙《立春日呈宫傅侍郎》 -
28
一元和气归中正,百怪苍渊起蛰雷。
殷尧藩《喜雨》 -
29
散漫添和气,曈曨卷曙烟。
蒋防《日暖万年枝》 -
30
有蕴赤心分雨露,无私和气浃寰瀛。
王甚夷《和主司王起》 -
31
天钟和气元无力,时遇风光别有情。
薛能《新柳》 -
32
东郊和气新,芳霭远如尘。
温庭筠《宿沣曲僧舍》 -
33
梅润侵束杖,和气生空狱。
皮日休《吴中苦雨因书一百韵寄鲁望》 -
34
不知粹和气,有得方大受。
陆龟蒙《读襄阳耆旧传,因作诗五百言寄皮袭美》 -
35
所孕和气深,时抽玉苕短。
陆龟蒙《奉和袭美茶具十咏:茶笋》 -
36
雅饮纯和气,清吟冰雪文。
李山甫《寄太常王少卿》 -
37
独在西峰末,怜君和气多。
李山甫《酬刘书记见赠》 -
38
风和气淑宫殿春,感阳体解思君恩。
李咸用《春宫词》 -
39
青帝使和气,吹嘘万国中。
李咸用《春风》 -
40
妖星沈雨露,和气满京关。
郑谷《回銮》 -
41
应笑暂时桃李树,盗天和气作年芳。
韩偓《梅花》 -
42
礼容肃睦缨緌外,和气熏蒸剑履间。
韩偓《梦中作》 -
43
暑雨洒和气,香风吹日华。
韩偓《漫作二首》 -
44
道和气兮袭氤氲,宣皇规兮彰圣神。
张衮《梁郊祀乐章:庆融》 -
45
和气来无象,物情还暗新。
李中《春日作》 -
46
冲融和气洽,悠远圣功长。
徐元鼎《太常寺观舞圣寿乐》 -
47
彻悬和气聚,旋退晓山青。
无名氏《郊坛听雅乐》 -
48
轻着冻痕销水面,密随和气入花根。
无名氏《句》 -
49
所以祥风不来,和气不复。
贯休《酷吏词》 -
50
和气无形,春光自成。
贯休《循吏曲上王使君》 -
51
物物动和气,家家有新态。
贯休《上孙使君》 -
52
烟霞与虫鸟,和气将美雨。
贯休《闻前王使君在泽潞居》 -
53
楼耸娇歌疏雨过,风含和气满城春。
贯休《上卢使君二首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