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卷帘的唐诗诗句
描写卷帘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卷帘的唐诗诗句
卷帘[juǎn lián]
释义:
列表:
-
1
欹枕夜悲金屋雨,卷帘朝泣玉楼云。
胡曾《杂曲歌辞:妾薄命》 -
2
歌人踏月起,语燕卷帘飞。
李廓《杂曲歌辞:长安少年行十首》 -
3
最恨卷帘时,含情独不见。
杨巨源《杂曲歌辞:独不见》 -
4
焚香临极早,待月卷帘迟。
薛能《杂曲歌辞:升平乐》 -
5
卷帘双燕入,披幌百花惊。
崔湜《同李员外春闺》 -
6
卷帘唯待月,应在醉中归。
杜审言《和韦承庆过义阳公主山池五首》 -
7
羽骑将过持袂拂,香车欲度卷帘行。
苏颋《扈从鄠杜间奉呈刑部尚书舅崔黄门马常侍》 -
8
桃李花开覆井栏,朱楼落日卷帘看。
崔颢《代闺人答轻薄少年》 -
9
老农持锸拜,时稼卷帘看。
刘长卿《题独孤使君湖上林亭》 -
10
蒙笼低冕过,青翠卷帘看。
刘长卿《同郭参谋咏崔仆射淮南节度使厅前竹》 -
11
卷帘高楼上,万里看日落。
刘长卿《雨中登沛县楼,赠表兄郭少府》 -
12
春草雨中行径没,暮山江上卷帘愁。
刘长卿《汉阳献李相公》 -
13
绿竹放侵行径里,青山常对卷帘时。
刘长卿《赴南中题褚少府湖上亭子》 -
14
惊鹊栖未定,飞萤卷帘入。
孟浩然《秋宵月下有怀》 -
15
妆成卷帘坐,愁思懒缝衣。
孟浩然《赋得盈盈楼上女》 -
16
卷帘见月清兴来,疑是山阴夜中雪。
李白《单父东楼秋夜送族弟沈之秦》 -
17
卷帘聊举目,露湿草绵芊。
李白《对雨》 -
18
远钟高枕后,清露卷帘时。
韦应物《月下会徐十一草堂》 -
19
卷帘见西岳,仙掌明朝暾。
岑参《潼关镇国军句覆使院早春,寄王同州》 -
20
对酒云数片,卷帘花万重。
岑参《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》 -
21
饮砚时见鸟,卷帘晴对山。
岑参《敬酬李判官使院即事见呈》 -
22
卷帘山对酒,上马雪沾衣。
岑参《送裴判官自贼中再归河阳幕府》 -
23
独卧玉窗前,卷帘残雨来。
薛奇童《和李起居秋夜之作》 -
24
绿竹放侵行径里,青山常对卷帘时。
李嘉佑《赴南中留别褚七少府湖上林亭》 -
25
卷帘残月影,高枕远江声。
杜甫《客夜》 -
26
花亚欲移竹,鸟窥新卷帘。
杜甫《入宅三首》 -
27
卷帘还照客,倚杖更随人。
杜甫《十七夜对月》 -
28
飞阁卷帘图画里,虚无只少对潇湘。
杜甫《即事》 -
29
卷帘唯白水,隐几亦青山。
杜甫《闷》 -
30
卷帘满地铺氍毹,吹角鸣弦开玉壶。
韩翃《赠兖州孟都督》 -
31
卷帘苔点净,下箸药苗新。
韩翃《题龙兴寺澹师房》 -
32
鸣磬夕阳尽,卷帘秋色来。
韩翃《题僧房》 -
33
今日卷帘天气好,不劳骑马看扬州。
窦巩《登玉钩亭奉献淮南李相公》 -
34
东岭啼猿三四声,卷帘一望心堪碎。
李端《杂歌呈郑锡司空文明》 -
35
卷帘霜霭霭,满目水悠悠。
司空曙《秋夜忆兴善院寄苗发》 -
36
卷帘凉暗度,迎扇暑先除。
司空曙《立秋日》 -
37
何穷对酒望,几处卷帘愁。
权德舆《新秋月夜寄故人》 -
38
移疾喜无事,卷帘松竹寒。
权德舆《自杨子归丹阳初遂闲居聊呈惠公》 -
39
最恨卷帘时,含情独不见。
杨巨源《独不见》 -
40
闲时驻马望,高处卷帘看。
刘禹锡《终南秋雪》 -
41
雨馀独坐卷帘帷,便得诗人喜霁诗。
刘禹锡《酬皇甫十少尹暮秋久雨喜晴有怀见示》 -
42
印在休通客,山晴好卷帘。
张籍《和李仆射西园》 -
43
卷帘无俗客,应只见云来。
张籍《和韦开州盛山十二首:宿云亭》 -
44
秦妃卷帘北窗晓,窗前植桐青凤小。
李贺《天上谣》 -
45
賸铺床席春眠处,乍卷帘帷月上时。
元稹《和乐天重题别东楼》 -
46
前楹卷帘箔,北牖施床席。
白居易《北亭》 -
47
清旦盥漱毕,开轩卷帘帏。
白居易《移家入新宅》 -
48
卷帘睡初觉,欹枕看未足。
白居易《东楼竹》 -
49
夜深明月卷帘愁,日暮青山望乡泣。
白居易《长安早春旅怀》 -
50
床暖僧敷坐,楼晴妓卷帘。
白居易《书事咏怀》 -
51
拂簟卷帘坐,清风生其间。
白居易《小阁闲坐》 -
52
卷帘晓望云平槛,下榻宵吟月半窗。
湛贲《别慧山书堂》 -
53
猿声啾啾雁声苦,卷帘相对愁不语。
长孙佐辅《南中客舍对雨送故人归北》 -
54
歌人踏日起,语燕卷帘飞。
李廓《长安少年行》 -
55
卷帘方影侵红烛,绕竹斜晖透碧流。
李绅《新楼诗二十首:满桂楼》 -
56
受环花幌小开镜,移烛瑶房皆卷帘。
鲍溶《上阳宫月》 -
57
窗外卷帘侵碧落,槛前敲竹响青冥。
周匡物《自题读书堂》 -
58
岭北啸猿高枕听,湖南山色卷帘看。
沈亚之《题侯仙亭》 -
59
卷帘沧海近,洗钵白云飞。
章孝标《西山广福院》 -
60
卷帘闻鸟近,翻枕梦人迟。
张祜《夏日梅溪馆寄庞舍人》 -
61
促叠蛮鼍引柘枝,卷帘虚帽带交垂。
张祜《观杨瑗柘枝》 -
62
卷帘天色静,近濑觉衣单。
朱庆余《和刘补阙秋园寓兴之什十首》 -
63
宫女卷帘皆暗认,侍臣开殿尽遥惊。
李远《赠写御容李长史》 -
64
开锁洞门远,卷帘官舍凉。
杜牧《长兴里夏日寄南邻避暑》 -
65
晓灯回壁暗,晴雪卷帘寒。
许浑《留赠偃师主人》 -
66
卷帘秋更早,高枕夜偏长。
许浑《秋日众哲馆对竹》 -
67
晴山开殿响,秋水卷帘寒。
许浑《晨别翛然上人》 -
68
几日卧南亭,卷帘秋月清。
许浑《寓崇圣寺怀李校书》 -
69
南郭望归处,郡楼高卷帘。
许浑《陪郑史君泛舟晚归》 -
70
孤舟移棹一江月,高阁卷帘千树风。
许浑《夜归驿楼》 -
71
卷帘飞燕还拂水,开户暗虫犹打窗。
李商隐《水斋》 -
72
洒砌听来响,卷帘看已迷。
李商隐《细雨成咏献尚书河东公》 -
73
灯火荧煌醉客豪,卷帘罗绮艳仙桃。
薛逢《夜宴观妓》 -
74
卷帘花影里,倚槛鹤巢边。
姚鹄《奉和秘监从翁夏日陕州河亭晚望》 -
75
焚香临极早,待月卷帘迟。
薛能《升平词十首》 -
76
卷帘黄叶落,锁印子规啼。
贾岛《寄武功姚主簿》 -
77
卷帘终日看,欹枕几秋同。
贾岛《题郑常侍厅前竹》 -
78
隔竹见笼疑有鹤,卷帘看画静无人。
温庭筠《题李处士幽居》 -
79
吴客卷帘闲不语,楚娥攀树独含情。
温庭筠《偶题》 -
80
白石青崖世界分,卷帘孤坐对氛氲。
温庭筠《宿松门寺》 -
81
清晓意未惬,卷帘时一吟。
欧阳玭《清晓卷帘》 -
82
倚枕夜悲金屋雨,卷帘朝泣玉楼云。
胡曾《薄命妾》 -
83
雨后卷帘看越岭,更深欹枕听湖波。
方干《赠邻居袁明府》 -
84
湿气添寒酤酒夜,素花迎曙卷帘朝。
方干《叙雪寄喻凫》 -
85
卷帘圆月照方塘,坐久尊空竹有霜。
方干《夜会郑氏昆季林亭》 -
86
愁坐兰闺日过迟,卷帘巢燕羡双飞。
罗邺《春闺》 -
87
秋霁卷帘凝锦席,夜阑吹笛称江天。
罗邺《冬日寄献庾员外》 -
88
甘露卷帘看雨脚,樟亭倚柱望潮头。
罗隐《寄处默师》 -
89
卷帘阴薄漏山色,欹枕韵寒宜雨声。
秦韬玉《题竹》 -
90
卷帘燕子穿人去,洗砚鱼儿触手来。
韩偓《疏雨》 -
91
欹枕卷帘江万里,舟人不语满帆风。
韩偓《使风》 -
92
海棠花在否,侧卧卷帘看。
韩偓《懒起》 -
93
卷帘吟塞雪,飞楫渡江春。
吴融《和韩致光侍郎无题三首十四韵》 -
94
尽日卷帘江草绿,有时欹枕雪峰晴。
吴融《太保中书令军前新楼》 -
95
卷帘山对客,开户犬迎僧。
韦庄《梁氏水斋》 -
96
秋晚卷帘看过雁,月明凭槛数跳鱼。
徐夤《茆亭》 -
97
十二街前楼阁上,卷帘谁不看神仙。
徐夤《放榜日》 -
98
晓色教不睡,卷帘清气中。
曹松《晨起》 -
99
美人恐惊去,不敢卷帘看。
捧剑仆《诗》 -
100
百辟虔心齐稽首,卷帘遥见御衣红。
和凝《宫词百首》 -
101
(《寄李昉》)匝地人家凭槛见,远山秋色卷帘看。
孟宾于《句》 -
102
尽日卷帘坐,前峰当槛秋。
李中《献中书韩舍人》 -
103
卷帘迟日暖,睡起思沈沈。
李中《春闺辞二首》 -
104
讼闲征赋毕,吏散卷帘时。
李中《赠朐山杨宰》 -
105
卷帘疏雨后,锁印夕阳中。
李中《和毗陵尉曹昭用见寄》 -
106
晓灯回壁暗,晴雪卷帘寒。
无名氏《留赠偃师主人》 -
107
卷帘相待无消息,夜合花前日又西。
无名氏《杂诗》 -
108
--皎然卷帘只爱荆峰色,入座偏宜郢客吟。
皎然《重联句一首》 -
109
卷帘黄叶落,锁印子规啼。
无名氏《句》 -
110
金碧阑干倚岸边,卷帘初听一声蝉。
花蕊夫人《宫词》 -
111
旌旗江上出,花外卷帘空。
灵一《同使君宿大梁驿》 -
112
早寒临洞月,轻素卷帘烟。
法振《陈九溪中草堂》 -
113
卷帘花雨滴,扫石竹阴移。
清江《长安卧病》 -
114
江头旌旆去,花外卷帘空。
清江《喜皇甫大夫同宿大梁驿》 -
115
仪清态淡雕琼瑰,卷帘潇洒无尘埃。
贯休《题弘顗三藏院》 -
116
满郭桃李熟,卷帘风雨香。
贯休《寄冯使君》 -
117
卷帘繁暑退,湿树一蝉新。
贯休《明进士北斋避暑》 -
118
卷帘当大瀑,常恨不如他。
贯休《怀匡山山长二首》 -
119
卷帘花动月,冥目砌生云。
贯休《闻新蝉寄桂雍》 -
120
卷帘当白昼,移榻对青山。
修睦《秋日闲居》 -
121
卷帘清梦后,芳树引流莺。
惟审《赋得闻晓莺啼》 -
122
铜壶滴滴禁漏起,三十六宫争卷帘。
杜光庭《句》 -
123
高卷帘栊看佳瑞,皓色远迷庭砌。
李白《清平乐》 -
124
青麦燕飞落落,卷帘愁对珠阁。
温庭筠《河渎神》 -
125
清晓妆成寒食天,柳球斜袅间花钿,卷帘直出画堂前。
韦庄《浣溪沙》 -
126
钿车纤手卷帘望,眉学春山样。
牛峤《酒泉子》 -
127
睡起卷帘无一事,匀面了,没心情。
张泌《江城子》 -
128
庭际高梧凝宿雾,卷帘双鹊惊飞去。
冯延巳《蝶恋花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