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南渡的唐诗诗句
描写南渡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南渡的唐诗诗句
南渡[nán dù]
释义:
1
亦作“南度”。
2
渡水而南。
3
犹南迁。
列表:
-
1
南渡洛阳津,西望十二楼。
王昌龄《相和歌辞:放歌行》 -
2
羽檄南渡河,边庭用兵早。
李希仲《杂曲歌辞:蓟门行》 -
3
清洛浮桥南渡头,天晶万里散华洲。
刘希夷《洛中晴月送殷四入关》 -
4
渭桥南渡花如扑,麦陇青青断人目。
张说《奉和圣制初入秦川路寒食应制》 -
5
城隅靡靡稍东还,桥上鳞鳞转南渡。
张说《安乐郡主花烛行》 -
6
牵牛南渡象昭回,学凤楼成帝女来。
李乂《侍宴安乐公主新宅应制》 -
7
红妆楼下东回辇,青草洲边南渡桥。
沈佺期《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》 -
8
南渡轻冰解渭桥,东方树色起招摇。
沈佺期《守岁应制》 -
9
文章南渡越,书奏北归朝。
韦述《广陵送别宋员外佐越郑舍人还京》 -
10
文章南渡越,书奏北归朝。
张谔《还京》 -
11
传闻一马化为龙,南渡衣冠亦愿从。
孙逖《丹阳行》 -
12
红妆楼下东郊道,青草洲边南渡桥。
孙逖《和上巳连寒食有怀京洛》 -
13
夜闻鸿雁南渡河,晓望旌旗北临海。
李昂2《从军行》 -
14
南渡洛阳津,西望十二楼。
王昌龄《放歌行》 -
15
南渡无来客,西陵自落潮。
刘长卿《送朱山人放越州,贼退后归山阴别业》 -
16
逋客多南渡,征鸿自北飞。
刘长卿《送李二十四移家之江州》 -
17
越客依风水,相思南渡头。
刘长卿《重过宣峰寺山房,寄灵一上人》 -
18
阳雁南渡江,征骖去相背。
刘长卿《送史判官奏事之灵武,兼寄巴西亲故》 -
19
东山访道成开士,南渡隋阳作本师。
刘长卿《西陵寄一上人》 -
20
忆昔扁舟此南渡,荆棘烟尘满归路。
刘长卿《时平后送范伦归安州》 -
21
羽檄南渡河,边庭用兵早。
李希仲《蓟北行二首》 -
22
我家南渡头,惯习野人舟。
孟浩然《送张祥之房陵》 -
23
晋家南渡日,此地旧长安。
李白《金陵三首》 -
24
北风吹海雁,南渡落寒声。
李白《秋夕书怀》 -
25
边塞西蕃最充斥,衣冠南渡多崩奔。
杜甫《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》 -
26
南渡桂水阙舟楫,北归秦川多鼓鼙。
杜甫《暮归》 -
27
寿阳南渡口,敛笏见诸侯。
韩翃《送寿州陈录事》 -
28
南渡春流浅,西风片雨晴。
韩翃《送刘长上归城南别业》 -
29
移家南渡久,童稚解方言。
皇甫冉《同诸公有怀绝句》 -
30
暝色赴春愁,归人南渡头。
皇甫冉《归渡洛水》 -
31
卫郊多垒少人家,南渡天寒日又斜。
窦牟《杏园渡》 -
32
南渡登舟即水仙,西垣有客思悠然。
窦群《送内弟袁德师》 -
33
君见隋朝更何事,柳杨南渡水悠悠。
李益《柳杨送客》 -
34
别泪共将何处洒,锦江南渡足春风。
武元衡《赠别崔起居》 -
35
积水曾南渡,浮云失旧乡。
权德舆《嘉兴九日寄丹阳亲故》 -
36
追思南渡时,鱼腹甘所葬。
韩愈《岳阳楼别窦司直》 -
37
大蛇中断丧前王,群马南渡开新主。
韩愈《桃源图》 -
38
十一年前南渡客,四千里外北归人。
柳宗元《诏追赴都二月至灞亭上》 -
39
衣冠南渡远,旌节北门雄。
刘禹锡《酬太原令狐相公见寄》 -
40
昔浮南渡飙,今攀朔山景。
孟郊《石淙》 -
41
楚驿南渡口,夜深来客稀。
张籍《宿临江驿》 -
42
南渡久谁语,后吟今独归。
郑巢《送袁肇归山阴》 -
43
桂江南渡无杨柳,见此令人眼暂明。
裴夷直《题江上柳寄李使君》 -
44
别思满南渡,乡心生北楼。
雍陶《送徐使君赴嶽州》 -
45
杨柳北归路,蒹葭南渡舟。
许浑《泊松江渡》 -
46
全家南渡远,旧友北来频。
许浑《江上喜洛中亲友继至》 -
47
南渡宜终否,西迁冀小康。
李商隐《赠送前刘五经映三十四韵》 -
48
流离几南渡,仓卒得西平。
李商隐《送千牛李将军赴阙五十韵》 -
49
南渡人来绝,喧喧雁满沙。
于武陵《宿江口》 -
50
故人北游久不回,塞雁南渡声何哀。
司马扎《秋日怀储嗣宗》 -
51
乡连南渡思菰米,泪滴东风避杏花。
郑谷《同志顾云下第出京偶有寄勉》 -
52
那堪更南渡,乡国已天涯。
崔涂《秋日犍为道中》 -
53
寒流万派碧,南渡见烟光。
吴融《途次淮口》 -
54
南渡人来绝,喧喧雁满沙。
于邺《宿江口》 -
55
闲来南渡口,迤逦看江枫。
孟贯《江边闲步》 -
56
分飞南渡春风晚,却返家林事业空。
无名氏《题水心寺水轩》 -
57
越客依风水,相思南渡头。
灵一《酬皇甫冉西陵见寄》 -
58
人无主,桃叶江南渡。
孙光宪《河传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