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之子的唐诗诗句
描写之子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之子的唐诗诗句
之子[zhī zi]
释义:
1
这个人。
列表:
-
1
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,牧羊之子来攀登。
李白《相和歌辞:登高丘而望远》 -
2
明朝共分手,之子爱千金。
宋之问《端州别袁侍郎》 -
3
之子弥忠谠,愤然更勇进。
徐彦伯《比干墓》 -
4
之子黄金躯,如何此荒域。
陈子昂《度峡口山赠乔补阙知之王二无竞》 -
5
美人岂遐旷,之子乃前贤。
陈子昂《赠赵六贞固二首》 -
6
诸君推管乐,之子慕巢夷。
陈子昂《同宋参军之问梦赵六赠卢陈二子之作》 -
7
阳山淫雾雨,之子慎攀登。
陈子昂《送魏兵曹使巂州得登字》 -
8
王师非乐战,之子慎佳兵。
陈子昂《送著作佐郎崔融等从梁王东征》 -
9
古人贵将命,之子出輶轩。
沈佺期《送陆侍御余庆北使》 -
10
华容佳山水,之子厌承明。
梁知微《入朝别张燕公》 -
11
皎皎之子兮自独立,云可朋兮霞可吸,曾何荣辱之所及。
卢鸿一《嵩山十志十首:倒景台》 -
12
昔余栖遁日,之子烟霞邻。
王维《过太乙观贾生房》 -
13
褒斜不容幰,之子去何之。
王维《送杨长史赴果州》 -
14
漳河如旧日,之子继清风。
王维《送熊九赴任安阳》 -
15
兴尽方下山,何必待之子。
丘为《寻西山隐者不遇》 -
16
我朋在矣,彼陆之子。
萧颖士《江有枫一篇十章》 -
17
我友于征,彼郑之子。
萧颖士《江有枫一篇十章》 -
18
之子言旋,嘉名孔修。
萧颖士《江有归舟三章》 -
19
之子期宿来,孤琴候萝径。
孟浩然《宿业师山房,期丁大不至》 -
20
桃花春水涨,之子忽乘流。
孟浩然《送元公之鄂渚,寻观主张骖鸾》 -
21
君不见骊山茂陵尽灰灭,牧羊之子来攀登。
李白《登高丘而望远》 -
22
之子合逸趣,而我钦清芬。
李白《题元丹丘颍阳山居》 -
23
良游虽可娱,殷念在之子。
韦应物《九日沣上作,寄崔主簿倬二李端系》 -
24
每一睹之子,高咏遂起予。
韦应物《赠丘员外二首》 -
25
之子亦辞秩,高踪罢驰驱。
韦应物《善福精舍答韩司录清都观会宴见忆》 -
26
沈沈积素抱,婉婉属之子。
韦应物《端居感怀》 -
27
世情恶疵贱,之子怜孤直。
高适《酬庞十兵曹》 -
28
窦侍御,骥之子,凤之雏。
杜甫《入奏行,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》 -
29
苦战身死马将军,自云伏波之子孙。
杜甫《苦战行》 -
30
将军魏武之子孙,于今为庶为清门。
杜甫《丹青引,赠曹将军霸》 -
31
俊才得之子,筋力不辞烦。
杜甫《贻华阳柳少府》 -
32
凉飙振南岳,之子宠若惊。
杜甫《同元使君舂陵行》 -
33
丈人嗣三叶,之子白玉温。
杜甫《别李义》 -
34
神仙中人不易得,颜氏之子才孤标。
杜甫《醉歌行,赠公安颜少府请顾八题壁》 -
35
之子时相见,邀人晚兴留。
杜甫《题张氏隐居二首》 -
36
会看之子贵,叹及老夫衰。
杜甫《赠崔十三评事公辅》 -
37
之子秉高节,攻文还守真。
钱起《过曹钧隐居》 -
38
霓裳谁之子,霞酌能止客。
钱起《寻华山云台观道士》 -
39
之子良史才,华簪偶时哲。
钱起《海上卧病寄王临》 -
40
班超封定远,之子去思齐。
钱起《送张管书记》 -
41
叶舟烟雨夜,之子别离心。
武元衡《夏日别卢太卿》 -
42
之子西南秀,名在贤能书。
权德舆《送密秀才吏部驳放后归蜀,应崔大理序》 -
43
之子共乘轺,清秋拜上霄。
权德舆《酬冯监拜昭陵回途中遇雨见示》 -
44
初闻之子十岁馀,当时时辈皆不如。
权德舆《马秀才草书歌》 -
45
之子于归,远送于野。
韩愈《琴操十首:猗兰操》 -
46
之子去须臾,赫赫流盛名。
韩愈《此日足可惜赠张籍》 -
47
渔舟之子来何所,物色相猜更问语。
韩愈《桃源图》 -
48
十圣嗣于理,仁后之子。
柳宗元《贞符》 -
49
之子尚明训,锵如振琅玕。
刘禹锡《送韦秀才道冲赴制举》 -
50
使地上学仙之子,得而食之皆长生。
卢仝《蜻蜓歌》 -
51
房杜王魏之子孙,虽及百代为清门。
元稹《去杭州》 -
52
之子异于是,久处誓不谖。
白居易《赠元稹》 -
53
而我方独处,不与之子俱。
白居易《续古诗十首》 -
54
二王后,彼何人,介公酅公为国宾,周武隋文之子孙。
白居易《二王后-明祖宗之意也》 -
55
雍羌之子舒难陀,来献南音奉正朔。
白居易《骠国乐-欲王化之先迩后远也》 -
56
之子未得意,贫病客帝城。
白居易《酬杨九弘贞长安病中见寄》 -
57
之子何如者,往还犹胜无。
白居易《叹常生》 -
58
谁冥此心,梦蝶之子。
白居易《无可奈何歌》 -
59
梵王生别思,之子事遐征。
牟融《送僧》 -
60
之子夫君郑与裴,何甥谢舅当世才。
李商隐《偶成转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》 -
61
鸿雁不来,之子远行。
司空图《诗品二十四则:沉着》 -
62
之子贲丘园,户牖松萝映。
李山甫《山中答刘书记寓怀》 -
63
之子棹从天外去,故人书自日边来。
韦庄《章江作》 -
64
无人不有遇,之子独狂歌。
张蠙《和友人送赵能卿东归》 -
65
之子有雄文,风标秀不群。
徐铉《送刘司直出宰》 -
66
何人乘桂楫,之子过扬州。
乔舜《送德林郎中学士赴东府》 -
67
先鞭羡之子,走马辞咸秦。
熊曜《送杨谏议赴河西节度判官兼呈韩王二侍御》 -
68
之子何惶惶,卜居须自审。
寒山《诗三百三首》 -
69
先贤未始觉,之子唱希声。
慧宣《奉和窦使君同恭法师咏高僧二首:释僧肇》 -
70
寄言之子心,可以归无形。
贯休《偶作二首》 -
71
之子逍遥尘世薄,格淡于云语如鹤。
贯休《寒月送玄士入天台》 -
72
之子之东洛,囊中有偈新。
贯休《送僧之东都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