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中年的唐诗诗句
描写中年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中年的唐诗诗句
中年[zhōng nián]
释义:
1
中等收成的年岁。
2
犹隔年。
3
指四五十岁的年纪。
4
犹言中世,中期。
列表:
-
1
中年逢丧乱,非复昔追求。
王绩《晚年叙志示翟处士》 -
2
中年既无效,兹地所宜复。
张九龄《和黄门卢监望秦始皇陵》 -
3
他日怀真赏,中年负俗纷。
张九龄《初发江陵有怀》 -
4
昔岁尝陈力,中年退屏居。
张九龄《初发道中赠王司马兼寄诸公》 -
5
弱冠相知早,中年不见多。
沈佺期《饯高唐州询》 -
6
畴昔参乡赋,中年忝吏途。
沈佺期《移禁司刑》 -
7
大名齐弱岁,高德并中年。
沈佺期《哭苏眉州崔司业二公》 -
8
史臣知醉德,欲记升中年。
赵冬曦《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莲字》 -
9
中年不得意,谢病客游梁。
王维《济上四贤咏:成文学》 -
10
悯凶才稚齿,羸疾主中年。
王维《哭祖六自虚》 -
11
生理无不尽,念君在中年。
储光羲《同王十三维哭殷遥》 -
12
中年幸从事,乃遇两吹嘘。
储光羲《贻崔太祝》 -
13
中年废丘壑,上国旅风尘。
孟浩然《仲夏归汉南园,寄京邑耆旧》 -
14
中年不相见,蹭蹬游吴越。
李白《赠王判官,时余归隐,居庐山屏风叠》 -
15
中年谒汉主,不惬还归家。
李白《寄王屋山人孟大融》 -
16
云霄路竟别,中年迹暂同。
韦应物《寄中书刘舍人》 -
17
往与惠荀辈,中年沧洲期。
杜甫《幽人》 -
18
群盗哀王粲,中年召贾生。
杜甫《春日江村五首》 -
19
历职汉庭久,中年胡马骄。
杜甫《哭王彭州抡》 -
20
事业初传小夏侯,中年剑笏在西州。
韩翃《送夏侯侍郎》 -
21
借问督邮才弱冠,府中年少不如君。
皇甫冉《送李录事赴饶州》 -
22
中年曾屡辟,多病复迟回。
秦系《春日闲居三首》 -
23
中年从一尉,自笑此身非。
严维《留别邹绍刘长卿》 -
24
早岁能文客,中年与世违。
耿湋《哭张融》 -
25
世故中年别,馀生此会同。
李益《赠内兄卢纶》 -
26
儒中年最老,独有济南生。
司空曙《送王先生归南山》 -
27
惆怅中年群从少,相看欲别倍关情。
权德舆《送殷卿罢举归淮南旧居》 -
28
两目今先暗,中年似老翁。
刘禹锡《赠眼医婆罗门僧》 -
29
文墨中年旧,松筠晚岁坚。
刘禹锡《酬乐天醉后狂吟十韵》 -
30
哀哉未申施,中年遽殂丧。
张籍《祭退之》 -
31
五千诚远道,四十已中年。
元稹《酬乐天江楼夜吟稹诗,因成三十韵》 -
32
不归天上月,空老山中年。
白居易《浔阳三题:庐山桂》 -
33
今日宫中年最老,大家遥赐尚书号。
白居易《上阳白发人-湣怨旷也》 -
34
中年忝班列,备见朝廷事。
白居易《适意二首》 -
35
何况镜中年,又过三十二。
白居易《秋思》 -
36
中年俱白发,左宦各朱轮。
白居易《赠江州李十使君员外十二韵》 -
37
或疾或暴夭,悉不过中年。
白居易《思旧》 -
38
早夭羡中年,中年羡暮齿。
白居易《戒药》 -
39
长吟重悒然,为忆山中年。
陈去疾《忆山中》 -
40
数杯罢复饮,共想山中年。
姚合《新居秋夕寄李廓》 -
41
永夜开筵静,中年饮酒难。
姚合《夜宴太仆田卿宅》 -
42
别多还寂寞,不似剡中年。
周贺《京口赠崔固》 -
43
弱冠下茅岭,中年道不行。
顾非熊《冬日寄蔡先辈校书京》 -
44
闺中年少妻莫哀,鱼金虎竹天上来,雁门山边骨成灰。
张祜《雁门太守行》 -
45
一月计程那是远,中年出守未为迟。
朱庆余《送邵州林使君》 -
46
只言旋老转无事,欲到中年事更多。
杜牧《书怀》 -
47
二十知兵在羽林,中年潜识子房心。
许浑《题勤尊师历阳山居》 -
48
反照临岐思,中年未达情。
马戴《答太原从军杨员外送别》 -
49
日夜役神多损寿,先生下世未中年。
方干《哭喻凫先辈》 -
50
笑我中年更愚僻,醉醒多在钓渔矶。
方干《送婺州许录事》 -
51
中年涉事熟,欲学唾面娄。
唐彦谦《和陶渊明贫士诗七首》 -
52
漠漠秦云淡淡天,新年景象入中年。
郑谷《中年》 -
53
讲销林下日,腊长定中年。
崔涂《东林愿禅师院》 -
54
白髭兄弟中年后,瘴海程途万里长。
韩偓《见别离者因赠之》 -
55
独宿大中年里寺,樊笼得出事无心。
孟宾于《湘江亭》 -
56
如今声韵尚如在,何况宫中年少时。
陈陶《西川座上听金五云唱歌》 -
57
别君还寂寞,不似剡中年。
无可《京口别崔固》 -
58
试算平生事,中年欠五年。
齐己《自勉》 -
59
鸡报已判春,中年抱疾身。
司空图《丙午岁旦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