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东林的唐诗诗句
描写东林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东林的唐诗诗句
东林[dōng lín]
释义:
1
东边的树林或竹林。
2
指庐山东林寺。
3
指明末东林党。
4
指东林书院。
列表:
-
1
浩然出东林,发我遗世意。
王维《赠从弟司库员外絿》 -
2
东林曙莺满,惆怅欲言旋。
李颀《宿香山寺石楼》 -
3
东林月未升,廓落星与汉。
王昌龄《赠史昭》 -
4
日暮东林下,山僧还独归。
王昌龄《送东林廉上人归庐山》 -
5
南地随缘久,东林几岁空。
刘长卿《送灵澈上人归嵩阳兰若》 -
6
东林一泉出,复与远公期。
刘长卿《和灵一上人新泉》 -
7
请近东林寺,穷年事远公。
刘长卿《云门寺访灵一上人》 -
8
绝巘东林寺,高僧惠远公。
刘长卿《禅智寺上方怀演和尚,寺即和尚所创》 -
9
忆想东林禅诵处,寂寥惟听旧时钟。
刘长卿《送惠法师游天台,因怀智大师故居》 -
10
晚节逢君趣道深,结茅栽树近东林。
刘长卿《秋夜有怀高三十五适,兼呈空上人》 -
11
东林气微白,寒鸟急高翔。
崔曙《早发交崖山还太室作》 -
12
北土非吾愿,东林怀我师。
孟浩然《秦中感秋,寄远上人》 -
13
东林精舍近,日暮但闻钟。
孟浩然《晚泊浔阳望庐山》 -
14
东林送客处,月出白猿啼。
李白《别东林寺僧》 -
15
霜清东林钟,水白虎溪月。
李白《庐山东林寺夜怀》 -
16
洛京十载别,东林访旧扉。
韦应物《同德精舍旧居伤怀》 -
17
北阙深恩在,东林远梦知。
皇甫曾《春和杜相公移入长兴宅,奉呈诸宰执》 -
18
东林竹影薄,腊月更须栽。
杜甫《舍弟占归草堂检校聊示此诗》 -
19
更闻东林磬,可听不可说。
钱起《登玉山诸峰,偶至悟真寺》 -
20
东林生早凉,高枕远公房。
钱起《静夜酬通上人问疾》 -
21
随缘忽西去,何日返东林。
钱起《送少微师西行》 -
22
东林晚来好,目极趣何长。
钱起《太子李舍人城东别业与二三文友逃暑》 -
23
试向东林问禅伯,遣将心地学琉璃。
张继《安公房问法》 -
24
西掖归来后,东林静者期。
韩翃《同中书刘舍人题青龙上房》 -
25
晚节闻君趋道深,结茅栽树近东林。
皇甫冉《秋夜有怀高三十五兼呈空和尚》 -
26
几日东林去,门人待远公。
皇甫冉《问正上人疾》 -
27
东林西林兮入何处,上方下方兮通石路。
皇甫冉《庐山歌送至弘法师兼呈薛江州》 -
28
南亩无三径,东林寄一身。
皇甫冉《寄郑二侍御归新郑无碍寺所居》 -
29
东林初结构,已有晚钟声。
皇甫冉《酬裴补阙吴寺见寻》 -
30
离别那逢秋气悲,东林更作上方期。
皇甫冉《招隐寺送阎判官还江州》 -
31
本意宿东林,因听子贱琴。
严维《酬普选二上人期相会见寄》 -
32
遥夜宿东林,虫声阶草深。
耿湋《雨中宿义兴寺》 -
33
远公仍下世,从此别东林。
耿湋《题云际寺故僧院》 -
34
病来形貌秽,斋沐入东林。
李端《病后游青龙寺》 -
35
远公仍下世,从此别东林。
李端《题云际寺暕上人故院》 -
36
闻君此夜东林宿,听得荷池几番声。
李端《听夜雨寄卢纶》 -
37
欲就东林寄一身,尚怜儿女未成人。
司空曙《闲园即事寄暕公》 -
38
中宵独听之,似与东林近。
司空曙《远寺钟》 -
39
仍忆东林友,相期久不还。
司空曙《深上人见访忆李端》 -
40
何人讲席投如意,唯有东林远法师。
司空曙《送皋法师》 -
41
晚节闻君道趣深,结茅栽树近东林。
张南史《秋夜闻雁寄南十五兼呈空和尚》 -
42
闲出东林日影斜,稻苗深浅映袈裟。
刘商《送僧往湖南》 -
43
十年湖上结幽期,偏向东林遇远师。
朱湾《过宣上人湖上兰若》 -
44
僧家无住著,早晚出东林。
郑常《送头陀上人赴庐山寺》 -
45
请住东林寺,弥年事远公。
朱放《灵门寺赠灵一上人》 -
46
更忆东林寺,诗家第一流。
武元衡《夏日对雨寄朱放拾遗》 -
47
怀贤不觉寐,清磬发东林。
武元衡《夜坐闻雨寄严十少府》 -
48
闻说羊车趋盛府,何言琼树在东林。
武元衡《至栎阳崇道寺闻严十少府趋侍》 -
49
青门几度沾襟泪,并在东林雪外峰。
武元衡《酬韦胄曹登天长寺上方见寄》 -
50
江州司马平安否,惠远东林住得无。
杨巨源《寄江州白司马》 -
51
长沙男子东林师,闲读艺经工弈棋。
刘禹锡《观棋歌送儇师西游》 -
52
昨日东林看讲时,都人象马蹋琉璃。
刘禹锡《送慧则法师归上都因呈广宣上人》 -
53
东林寺里一沙弥,心爱当时才子诗。
刘禹锡《送景玄师东归》 -
54
追思东林日,掩抑北邙泪。
孟郊《逢江南故昼上人会中郑方回》 -
55
东林北塘水,湛湛见底清。
白居易《浔阳三题:东林寺白莲》 -
56
拟近东林寺,溪边结一庐。
白居易《岁暮》 -
57
索落庐山夜,风雪宿东林。
白居易《宿东林寺》 -
58
东林寺里西廊下,石片镌题数首诗。
白居易《读僧灵彻诗》 -
59
北省朋僚音信断,东林长老往还频。
白居易《闲意》 -
60
一别东林三度春,每春常似忆情亲。
白居易《春忆二林寺旧游,因寄朗、满、晦三上人》 -
61
笑问东林老,诗应不破斋。
白居易《问远师》 -
62
君行过到炉峰下,为报东林长老知。
白居易《寄题庐山旧草堂,兼呈二林寺道侣》 -
63
南越逢初伏,东林度一朝。
刘言史《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》 -
64
长爱东林子,安禅百事休。
姚合《郡中书事寄默然上人》 -
65
(见《画苑》,郭熙取作画意)南陌游人回首去,东林道者杖藜归。
姚合《句》 -
66
可惜东林寺,空门失所依。
张祜《毁浮图年逢东林寺旧》 -
67
待月东林月正圆,广庭无树草无烟。
许浑《鹤林寺中秋夜玩月》 -
68
东林共许三乘学,南国争传五字诗。
许浑《赠闲师》 -
69
明日东林有谁在,不堪秋磬拂烟涛。
许浑《泊蒜山津闻东林寺光仪上人物故》 -
70
南服颁诏条,东林证迷误。
元晦《越亭二十韵》 -
71
何时得与刘遗民,同入东林远公社。
韦蟾《岳麓道林寺》 -
72
东林有踯躅,脱屣期共攀。
贾岛《酬栖上人》 -
73
往往东林下,花香似火焚。
贾岛《寄贺兰朋吉》 -
74
西殿宵灯磬,东林曙雨风。
贾岛《赠弘泉上人》 -
75
便同南郭能忘象,兼笑东林学坐禅。
温庭筠《却经商山寄昔同行人》 -
76
昔岁东林下,深公识姓名。
温庭筠《题僧泰恭院二首》 -
77
若到东林社,谁人更问禅。
温庭筠《送僧东游》 -
78
东林水石未胜此,要假远公方有名。
段成式《呈轮上人》 -
79
东林谁处士,南郭自先生。
陆龟蒙《江南秋怀寄华阳山人》 -
80
还闻拟结东林社,争奈渊明醉不来。
陆龟蒙《奉和袭美夏景无事因怀章来二上人次韵》 -
81
棹倚东林欲问禅,远公飞锡未应还。
陆龟蒙《访僧不遇》 -
82
好句未停无暇日,旧山归老有东林。
司空图《寄赠诗僧秀公》 -
83
高名彻西国,旧迹寄东林。
张乔《送僧鸾归蜀甯亲》 -
84
归卧东林计偶谐,柴门深向翠微开。
李山甫《山中寄梁判官》 -
85
晓屐归来岳寺深,尝思道侣会东林。
李山甫《寄卫别驾》 -
86
唯有东林学禅客,白头闲坐对青山。
罗邺《赠僧》 -
87
寺去东林近,多应隔宿归。
郑谷《浔阳姚宰厅作》 -
88
好句未停无暇日,旧山归老有东林。
郑谷《寄题诗僧秀公》 -
89
应怜正视淮王诏,不识东林物外情。
吴融《寄僧》 -
90
遥想东林社,如师谁复能。
张蠙《寄太白禅师》 -
91
庐阜东林寺,良游耻未曾。
黄滔《题东林寺元佑上人院》 -
92
高卧东林最上方,水声山翠剔愁肠。
徐夤《山寺寓居》 -
93
远公遗迹在东林,往事名存动苦吟。
李中《题庐山东寺远大师影堂》 -
94
见说东林夜,寻常秉烛游。
李中《献中书韩舍人》 -
95
长忆寻师处,东林寓泊时。
李中《寄庐山白大师》 -
96
南越逢初伏,东林度一朝。
王言史《广州王园寺伏日即事寄北中亲友》 -
97
东林多隐士,为我辞荣禄。
灵一《远公》 -
98
不住东林寺,云泉处处行。
皎然《酬李补阙纾》 -
99
东林期隐吏,日月为虚盈。
皎然《春夜期裴都曹济集心上人院不至》 -
100
日日东林期,今夕异乡县。
皎然《春日又送潘述之扬州》 -
101
白日东林下,空怀步影时。
皎然《哭觉上人》 -
102
东林何殿是西邻,禅客垣墙接羽人。
广宣《安国寺随驾幸兴唐观应制》 -
103
东林露坛畔,旧对白莲房。
齐己《渚宫自勉二首》 -
104
山形临北渚,僧格继东林。
齐己《荆门夏日寄洞山节公》 -
105
东林未归得,摇落楚江头。
齐己《渚宫莫问诗一十五首》 -
106
八月东林去,吟香菡萏风。
齐己《又寄彭泽昼公》 -
107
还忆东林否,行苔傍虎溪。
齐己《残春连雨中偶作怀故人》 -
108
南祖衣盂曾礼谒,东林泉月旧经过。
齐己《题赠湘西龙安寺利禅师》 -
109
北阙会抛红駊騀,东林社忆白氛氲。
齐己《答崔校书》 -
110
南岳别来无约后,东林归住有前缘。
齐己《寄怀东林寺匡白监寺》 -
111
此日江边赠君后,却携筇杖向东林。
齐己《梓栗杖送人》 -
112
终谢柴桑与彭泽,醉游闲访入东林。
齐己《酬庐山张处士》 -
113
好向东林度此生,半天山脚寺门平。
齐己《忆东林因送二生归》 -
114
争似出尘地行止,东林苔径入西林。
齐己《移居西湖作二首》 -
115
有境牵怀人不会,东林门外翠横空。
齐己《夏日城中作二首》 -
116
(《杜甫旧居》)唯陪北楚三千客,多话东林十八贤。
可朋《句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