描写东堂的唐诗诗句
描写东堂的唐诗诗句。
描写东堂的唐诗诗句
东堂[dōng táng]
释义:
1
东厢的殿堂或厅堂。古代多指皇宫或官舍。
2
《仪礼‧大射》:“公将射……一小射正授弓拂弓,皆以俟于东堂。”后因以称习射的场所。
3
指晋宫的正殿。
4
宋毛滂的号。
列表:
-
1
南面朝万国,东堂会百神。
陈子昂《奉和皇帝上礼抚事述怀应制》 -
2
西学垂玄览,东堂发圣谟。
贺知章《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谟字》 -
3
北首辞明主,东堂哭大臣。
王维《故太子太师徐公挽歌四首》 -
4
全高南越蠹,岂谢东堂策。
颜真卿《谢陆处士杼山折青桂花见寄之什》 -
5
东堂起集贤,贵得从神仙。
王翰《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,得筵字》 -
6
射君东堂策,宗匠集精选。
杜甫《八哀诗:故秘书少监武功苏公源明》 -
7
北部初高选,东堂早见招。
杜甫《哭王彭州抡》 -
8
大学三年闻琢玉,东堂一举早成名。
钱起《送张参及第还家》 -
9
南国幽沉尽,东堂礼乐宣。
阎济美《下第献座主张谓》 -
10
东堂哀赠毕,从此故臣稀。
李端《张左丞挽歌二首》 -
11
东堂一枝在,为子惜年华。
司空曙《送乔广下第归淮南》 -
12
子去东堂上,我归南涧滨。
王建《送薛蔓应举》 -
13
东堂桂树何年折,直至如今少一枝。
崔子向《上鲍大夫》 -
14
闻说东堂今有待,飞鸣何处及春风。
武元衡《戏赠韩二秀才》 -
15
握兰中台并,折桂东堂春。
权德舆《伏蒙十六叔寄示喜庆感怀三十韵因献之》 -
16
六年西掖弘汤诰,三捷东堂总汉科。
杨巨源《上裴中丞》 -
17
东堂坐见山,云风相吹嘘。
韩愈《示儿》 -
18
为报东堂客,明朝桂树新。
邵偃《赋得春风扇微和》 -
19
北户知犹远,东堂幸见容。
白行简《贡院楼北新栽小松》 -
20
东堂旧屈移山志,南国新留煮海功。
许浑《送岭南卢判官罢职归华阴山居》 -
21
东堂旧侣勤书剑,同出膺门是一家。
许浑《甘露寺感事贻同志》 -
22
应知郢上曲,高唱出东堂。
李损之《都堂试贡士日庆春雪》 -
23
虽向东堂先折桂,不如宾席此时同。
黄颇《闻宜春诸举子陪郡主登河梁玩月》 -
24
美擅东堂登甲乙,荣同内署侍恩私。
孟守《和主司王起》 -
25
东堂虽不捷,西去复何愁。
李频《送友人游蜀》 -
26
何事东堂树,年年待一枝。
李频《赠桂林友人》 -
27
东堂桂欲空,犹有收萤光。
于濆《感怀》 -
28
不耕南亩田,为爱东堂桂。
于濆《思归引》 -
29
东堂曾受荐,垂白志犹坚。
许棠《陈情献江西李常侍五首》 -
30
北阙东堂路,千山万水人。
张乔《秦原春望》 -
31
手欠东堂桂一枝,家书不敢便言归。
李咸用《投所知》 -
32
不耕南亩田,为爱东堂桂。
罗隐《思归行》 -
33
南国倾心应望速,东堂开口欲从谁。
罗隐《冬暮寄裴郎中》 -
34
狂思下国千场醉,病负东堂两度春。
罗隐《送刘校书之新安寄吴常侍》 -
35
麻衣穿穴两京尘,十见东堂绿桂春。
唐彦谦《试夜题省廊桂》 -
36
年年为献东堂策,长是芦花别钓矶。
韦庄《鄠杜旧居二首》 -
37
几出东堂谢不才,便甘闲望故山回。
张蠙《抒怀》 -
38
东堂岁去衔杯懒,南浦期来落泪频。
黄滔《新野道中》 -
39
东堂第一领春风,时怪关西小骥慵。
黄滔《寄杨赞图学士》 -
40
瘦于南国从军日,老却东堂射策年。
徐夤《咏写真》 -
41
喧喧车马欲朝天,人探东堂榜已悬。
徐夤《放榜日》 -
42
一枝犹挂东堂梦,千里空驰北巷心。
孙定《寄孙储》 -
43
一枝终是折,荣耀在东堂。
无名氏《幽人折芳桂》 -
44
闻君折得东堂桂,折罢那能不暂归。
张氏《寄夫》 -
45
翩翩射策东堂秀,岂复相逢豁寸心。
薛涛《和李书记席上见赠》 -
46
东堂今已负,况此远行难。
无可《送人罢举东游》 -
47
待折东堂桂,归来更苦辛。
齐己《赠孙生》 -
48
两上东堂不见春,文明重去有谁亲。
齐己《送相里秀才赴举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