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蓼萧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《诗‧小雅‧蓼萧序》:“《蓼萧》,泽及四海也。” 《左传‧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国景子相齐侯,赋《蓼萧》。”
《蓼萧》,《诗‧小雅》,言太平泽及远,若露之在萧,以喻晋君恩泽及诸侯。
《蓼萧》之泽,宜自叶而流根。
山川无允犹之典,草木绝《蓼萧》之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