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萧墙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萧,通“肃”。古代宫室内作为屏障的矮墙。 《论语‧季氏》:“吾恐季孙之忧,不在颛臾,而在萧墙之内也。”
萧之言肃也;墙谓屏也。君臣相见之礼,至屏而加肃敬焉,是以谓之萧墙。
乃引至萧墙间,见一姥垂白上偻,即娃母也。
萧,通“肃”。指垣墙。
萧,通“肃”。借指内部。 《韩非子‧用人》:“不谨萧墙之患,而固金城于远境。”
明公不先告晓使得改行,而兵起萧墙,非国之利。
萧墙衅起,群公喑拱,公则唱勤王复辟之大策。
谋倾孤注终无补,乱到萧墙岂易平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