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禋祀
词语禋祀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禋祀
- Unicode码:\u798b\u7940
- 拼音:yīn sì
- 繁体:禋祀
- 释义:
1
古代祭天的一种礼仪。先燔柴升烟,再加牲体或玉帛于柴上焚烧。
以禋祀祀昊天上帝,以实柴祀日月星辰,以槱燎祀司中、司命、风师、雨师。
郑玄注:“禋之言烟。
窃以意求之,禋祀者盖以升烟为义,实柴者盖以实牲体为义,槱燎者盖以焚燎为义。礼各不同,而礼盛者得下兼其燎柴则一。
﹝《郊祀歌》十九章﹞恭承禋祀,温豫为纷,黼绣周张,至神至尊。
固禋祀之殊礼,名号之秘祝,祀天之壮观矣。
2
泛指祭祀。
故务其三时,修其五教,亲其九族,以致其禋祀。
禋,絜敬也。
《释诂》云:‘禋,敬也。’故以禋为絜敬。
夫福非足恭所请也,祸非禋祀所禳也。
世世子姓,秩然昭穆,一堂禋祀,千叶配享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