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气禀
词语气禀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气禀
- Unicode码:\u6c14\u7980
- 拼音:qì bǐng
- 繁体:氣稟
- 释义:
第一部分
第二部分
1
《礼记‧中庸》“天命之谓性”宋朱熹集注:“性道虽同,而气禀或异,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。” 《明史‧儒林传二‧刘邦采》:“刮磨砥砺,以融气禀,绝外诱。”
有生之后,虽气禀物欲相窒相梏,而克自修治,即可复健顺之性。
顾民生多艰,是性日薄,洎夫今,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录,与气禀未失之农人。
2
谓受之于气。
稽万物之理,故不得不化;不得不化,故无常操;无常操,是以死生气禀焉,万智斟酌焉,万事废兴焉。
性道虽同,而气禀或异,故不能无过不及之差。
刮磨砥砺,以融气禀,绝外诱。
有生之后,虽气禀物欲相窒相梏,而克自修治,即可复健顺之性。
顾民生多艰,是性日薄,洎夫今,乃仅能见诸古人之记录,与气禀未失之农人。
第三部分
1
即饩廪。俸禄。
明制贵其宗室孽子诸王,虽不与政柄,而公卿为伏谒;耳孙疏属,皆气禀于县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