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朝正
词语朝正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朝正
- Unicode码:\u671d\u6b63
- 拼音:cháo zhèng
- 繁体:朝正
- 释义:
1
古代诸侯和臣属在正月朝见天子。
汉以来通常在岁首元旦进行,也称大朝会。
昔诸侯朝正于王,王宴乐之,于是乎赋《湛露》,则天子当阳,诸侯用命也。
襄二十九年《传》云:‘春王正月,公在楚,释不朝正于庙也。’新正至祖庙贺正,谓之‘朝正于庙’,则此‘朝正于王’,谓以正月朝贺京师也。
是以朝正之义,天子纯统色衣,诸侯统衣缠缘纽,大夫士以冠,参近夷以绥,遐方各衣其服而朝,所以明乎天统之义也。
不见朝正使,啼痕满面垂。
见如今太平战争尽皆宁,千邦万国来朝正。
青阳玉律应三元,是日朝正会禁门。
2
古代岁首,天子或诸侯祭于宗庙。
公在楚,释不朝正于庙也。
其日又以礼祭于宗庙,谓之朝庙……其岁首为之,则谓之朝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