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旌节
词语旌节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旌节
- Unicode码:\u65cc\u8282
- 拼音:jīng jié
- 繁体:旌節
- 释义:
1
古代使者所持的节,以为凭信。
货贿用玺节,道路用旌节。
旌节,今使者所拥节是也。
孙诒让正义:“《后汉书‧光武纪》李注云:‘节,所以为信也。以竹为之,柄长八尺,以旄牛尾为其毦,三重。’……《司常》云:‘析羽为旌。’旌节,盖即以竹为橦,又析羽缀橦以为节。其异于九旗者,无縿斿也。
乘使者之輶车,掌行人之旌节。
2
借以泛指信符。
和平、民主、团结,三者都不能一缺--这就是人民付托给毛主席的旌节。
3
旌与节。
唐制,节度使赐双旌双节。旌以专赏,节以专杀。行则建节,树六纛。
旌节罗广庭,戈铤凛秋霜。
先时,张献诚与旰战,献诚屡败,旌节皆为旰所夺。
旌节之制,命大将帅及遣使于四方,则请而假之。旌以专赏,节以专杀……唐天宝中置。节度使受命日赐之,得以专制军事。行即建节,府树六纛。
常怪偏裨终日待,不知旌节隔年回。
4
指军权。
十拥旌节,两登相位,三掌邦计,再领盐铁。
公于干隆丙子、丁丑间即从征西域,久拥旌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