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文字
词语文字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文字
- Unicode码:\u6587\u5b57
- 拼音:wén zì
- 繁体:文字
- 释义:
1
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。古代多指单字。
盖依类象形,故谓之文;其俊形声相益,即谓之字。
一法度衡石丈尺,车同轨,书同文字。
夫文字者,坟籍根本,世之学徒,多不晓字。
文字脱谬,为之正三十有五字。
声者象乎意而宣之者也,声不能传于异地,留于异时,于是乎书之为文字。
要之文字成就,所当绵历岁时,且由众手,全群共喻,乃得流行,谁为作者,殊难确指,归功一圣,亦凭臆之说也。
2
连缀单字而成的诗文。
无子抄文字,老吟多飘零。
雷则云作文字无句法,委靡不振,不足规。
有几个考学,看了舍亲的文字,都许他京解之才。
一篇文字的题目,往往是完篇之后才取定的。
3
指诗文中的文辞、词句。
搜奇抉怪,雕镂文字,与韦布里闾憔悴专一之士,较其毫厘分寸。
4
公文;案卷。
今后贼界差人赍到文字,如依前僭伪,立便发遣出界,不得收接。
有那押司宋江接了文字看了,星夜走去石碣村,报与晁盖几个。
各路州县接得文字,得知韩王被虏,诸将皆亡,未免具降书投降。
钱大尹看罢,即时教押下一个所属去处,叫将山前行山定来。当时山定承了这件文字。
5
指奏疏或札子。
熙宁初议新法,中外惶骇,韩魏公有文字到朝廷,裕陵之意稍疑。
一日,入劄子,以山陵有事取覆,乞晚临,后上殿独对,谓官家不得惊,有一文字须进呈,说破只莫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