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孝廉
词语孝廉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孝廉
- Unicode码:\u5b5d\u5ec9
- 拼音:xiào lián
- 繁体:孝廉
- 释义:
1
孝,指孝悌者;廉,清廉之士。分别为统治阶级选拔人才的科目,始于汉代,在东汉尤为求仕者必由之途,后往往合为一科。亦指被推选的士人。
元光元年冬十一月,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。
孝谓善事父母者,廉谓清洁有廉隅者。
夫选用失于上,则牧守非其人矣;贡举轻于下,则秀孝不得贤矣。故时人语曰:‘举秀才,不知书;察孝廉,父别居。’
望请依古制,县令察孝廉,审知其乡闾有孝友信义廉耻之行,加以经业,才堪策试者,以孝廉为名,荐之于州。
俾乡人举其孝廉。孝者,当兵火扰攘之际,供母养无缺;廉者,虽在穷约,人或赒之,有所不受。
原来汉朝取士之法,不比今时。他不以科目取士,惟凭州郡选举。虽则有博学宏词、贤良方正等科,惟以孝廉为重。孝者,孝弟;廉者,廉洁。孝则忠君,廉则爱民。但是举了孝廉,便得出身做官。
以孝廉举者,既举而不可不孝不廉也。
2
明清两代对举人的称呼。
次年乡试,便高中了孝廉;转年会试又联捷了进士,历升了内阁学士。
沿海的房舱本来甚少,都被那位何孝廉定去了。
﹝孝廉﹞举人的别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