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失黏

词语失黏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
失黏

  • Unicode码:\u5931\u9ecf
  • 拼音:shī nián
  • 繁体:失黏
  • 释义:
1

亦作“失粘”。

2

谓骈俪文字平仄不调。

四声分韵,始于沈约。至以来,乃以声律取士,则今之律赋是也。凡表、启之类,近代声律尤严,或乖平仄,则谓之失黏

徐凤少监代嗣王谢赐玉带表,用《礼记》孚、尹二字,以尹为平声,乃用第二音,有司谓其失粘。

3

凡律诗前一联的“对句”与下一联“出句”的第二个字平仄必须相同,称作“粘”,违者称作“失粘”。 徐师曾《文体明辨序说‧拗体》:“按律诗平顺稳帖者,每句皆以第二字为主,如首句第二字用平声,则二句、三句当用仄声,四句、五句当用平声,六句、七句当用仄声,八句当用平声;用仄反是。若一失粘,皆为拗体。”

4

泛指诗句平仄失调。亦称“失严”。 杜甫《严公仲夏枉驾草堂兼携酒馔》诗仇兆鳌注:“刘逴曰:‘律诗自有定体,不可失粘……’刘氏作失粘,谓上下二句平仄不相粘合。

陶开虞作失严,谓声谓平仄失其谨严也。”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