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太皞
词语太皞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太皞
- Unicode码:\u592a\u769e
- 拼音:tài hào
- 繁体:太皞
- 释义:
1
《荀子‧正论》:“自太皞、燧人莫不有也。” 杨倞注:“太皞,伏羲也。
太皞庖牺氏,风姓,代燧人氏继天而王。
况仓颉以前,文字未立,太皞之世,未见椎轮。
2
传说中的古帝名,即伏羲氏。
自太皞、燧人莫不有也。
杨倞注:“太皞,伏羲也。
太皞庖牺氏,风姓,代燧人氏继天而王。
况仓颉以前,文字未立,太皞之世,未见椎轮。
3
秦汉阴阳家以五帝配四时五方,认为太皞以木德王天下,故配东方,为司春之神。
﹝孟春之月﹞其帝太皞。
﹝孟春之月﹞其日甲乙,其帝太皞。
太皞,伏羲氏,以木德王天下之号。死,祀于东方,为木德之帝。
东方木也,其帝太皞,其佐句茫,执规而治春。
邹阳暖艳催花发,太皞春光簇马归。
太皞司春,春工着意,和气生旸谷。
4
天空。
剑锋辉太皞,旗焰拂蚩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