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大祀
词语大祀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大祀
- Unicode码:\u5927\u7940
- 拼音:dà sì
- 繁体:大祀
- 释义:
1
帝王最隆重的祭祀。指祭祀天地、宗庙等。
立大祀用玉帛、牲牷,立次祀用牲币,立小祀用牲。
郑司农曰:‘大祀,天地;次祀,日月星辰;小祀,司命以下。’玄谓,大祀又有宗庙,次祀又有社稷,五祀五岳,小祀又有司中、风师、山川、百物。
昊天上帝、五方上帝、日月、皇地祇、神州社稷、宗庙等为大祀,星辰五祀四望等为中祀,司中、司命、风师雨师及诸星诸山川等为小祀。
《清史稿‧礼志一》:“清初定制,凡祭三等:圜丘、方泽、祈谷、太庙、社稷为大祀。天神、地祇、太岁、朝日、夕月、历代帝王、先师、先农为中祀。先医等庙,贤良、昭忠等祠为群祀。
干隆时改常雩为大祀……光绪末,改先师孔子为大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