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声色

词语声色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
声色

  • Unicode码:\u58f0\u8272
  • 拼音:shēng sè
  • 繁体:聲色
  • 释义:
1

指淫声与女色。

﹝仲夏之月﹞止声色,毋或进。

声色者,歌乐华丽之事,为助阴静,故止之。

放弃《诗》《书》,极意声色祖伊所以惧也。

君王不为娱声色,无用辛勤学舞腰。

由此富有巨万,声色豪奢,世家所不能及。

2

指美好的声音与颜色。

其为声色音乐也,足以安性自娱而已矣。

声,五音宫商角徵羽也;色,青黄赤白黑也。

刘备之雄才也,而好结髦;嵇康之达也,而好锻炼;阮孚之放也,而好蜡屐;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,而乐之终身不厌。

3

特指诗文所表现的意境格调或事物的动人色彩和风格。

张子野词,古今一大转移也。前此则为,为,体段虽具,声色未开。

‘优生’的概念是早就有了的,但作者将它情意化了,比人更深入一层,便另有一番声色

而且--这些阔人,每个人还常常打着响亮的哈哈,似乎这声音才更加把客厅显得有声色了。

我们约请郭沫若,除慕名想一见外,就是想当面邀他加入文学研究会,以便把《文学旬刊》办得更有声色

4

《诗‧大雅‧皇矣》:“帝谓文王,予怀明德,不大声以色,不长夏以革。” 孔颖达疏:“不大其音声以见于颜色而加人,不以年长大以有变革于幼时。”后遂以“声色”为疾言厉色之意。

声色之于以化民,末也。

刑法所应,和颜任理,慎勿以情轻加声色

李天生﹞与顾宁人讲韵学不合,加以声色

我说拂袖而去,这倒并不是修辞,因为徐寿轩临走的时候曾经和我动过声色

5

谓争吵。

后因与太常刘芳议争权量,遂与声色

若有相乖忤,便即疵毁,乃至声色,加以谤骂。

6

泛指说话声音和脸色。

故其刚柔明畅贞固之征,着乎形容,见乎声色,发乎情味,各如其象。

常日有不乐,未尝破声色

今儿湘云如此说了,宝钗又如此答,再审度黛玉声色,亦不似往日,果然与宝钗之说相符,心中甚是不解。

先生待我完全就跟自己的嫡亲的女儿一样,丝毫也没有过什么苟且的声色

7

指相术。常据被相者的声音颜色以揣测其人的吉凶祸福。

会公有一门僧,善声色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