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士庶

词语士庶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
士庶

  • Unicode码:\u58eb\u5eb6
  • 拼音:shì shù
  • 繁体:士庶
  • 释义:
1

士人和普通百姓。亦泛指人民、百姓。

君有过,大夫不谏;士庶人有善而大夫不进,可罚也。

天子之义必纯取法天地,而观于先圣;士庶之义必奉于父母,而正于君长。故虽有明君,士不先教不可用也。

诸议云士庶缅绝,不相参知,则士人犯法,庶民得不知。若庶民不许不知,何许士人不知?

我实士庶,食之田畴;我闻天子忆,安敢专自由。

学者循诵《易》、《诗》、《书》、《春秋》之文,而虚言其义,有得有失,一如记所称。而《礼》则湮沈残缺,每至郊庙大议,众皆冥昧而莫知其原。闾阎士庶,丧祭宾婚,荡然一无所守,而竞于淫侈。

2

士族和庶族。

之道,以智役愚,台隶参差,用成等级;以来,以贵役贱,士庶之科,较然有辨。

风闻东海王源,嫁女与富阳满氏……窃寻璋之满璋之)姓族,士庶莫辨。

《南史‧王球传》:“时中书舍人徐爰有宠于上,上尝命殷景仁与之相知。

辞曰:‘士庶区别,国之章也。臣不敢奉诏。’上改容谢焉。”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