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士师
词语士师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士师
- Unicode码:\u58eb\u5e08
- 拼音:shì shī
- 繁体:士師
- 释义:
1
亦作“士史”。古代执掌禁令刑狱的官名。 《周礼‧秋官‧士师》:“士师之职,掌国之五禁之法,以左右刑罚:一曰宫禁,二曰官禁,三曰国禁,四曰野禁,五曰军禁。”
今有杀人者,或问之曰:‘人可杀与?’则将应之曰:‘可。’彼如曰:‘孰可以杀之?’则将应之曰:‘为士师,则可以杀之。’
不待士史,苍颉作书,故后世莫能云其咎。
士,李官也。太古无法而治,不立士史,不造书契,而至德玄同,使由之者不能知,知之者不能名,尚何议其咎也哉。
季羔为卫之士师,刖人之足。
狱官。
盖太古治民之官,独有士师而已……邦国有狱,士师遣其属官就地听之。
2
兵众,军队。
前有车骑,则载飞鸿;前有士师,则载虎皮。
士师,谓兵众。
士师,兵众也。虎是威猛,亦兵众之象。若见前有兵众,则举虎皮于竿首,使兵众见以为防也。
愚谓既言车骑,又言士师,则士师谓徒兵也。
士师奔扰,弃军争免,而瓒誓命沈城,佻身飞镞,兵尽器竭,毙于旗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