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四七
词语四七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四七
- Unicode码:\u56db\u4e03
- 拼音:sì qī
- 繁体:四七
- 释义:
1
二十八。四乘七所得。指二十八年。
光武先在长安时,同舍生彊华自关中奉赤伏符,曰:‘刘秀发兵捕不道,四夷云集龙斗野,四七之际火为主。’
四七,二十八也,自高祖至光武初起,合二百二十八年,即四七之际也;汉火德,故火为主也。
四七之期必尽,百六之数溘屯。
齐初践祚计止于二十八年。
2
二十八。四乘七所得。亦指人年二十八岁。
﹝女子﹞四七,筋骨坚,发长极,身体盛壮。
3
二十八。四乘七所得。指东汉开国功臣云台二十八将。
我世祖忿之,乃龙飞白水,凤翔参墟,授钺四七,共工是除。
四七,二十八将也。
相兼二八,将猛四七。
四七者,汉光武二十八将也。
援(马援)之智勇,冠于四七。
参见“二十八将”。
4
二十八。四乘七所得。指二十八宿。
盖诸侯之位,上法四七,垂文炳耀,关之盛衰者也。
李贤注:“四七,二十八宿也。诸侯为天子守四方,犹天之有二十八宿。
伏以四七在天,垂文定位;三八镇地,设象分灵。
《汉官仪》曰:
5
旧俗,人死后每隔七天为忌日,祭奠一次。第四个忌日称“四七”。 《儒林外史》第二六回:“鲍廷玺哭着应道:‘小的父亲死了。’向道台道:‘没了几时?’鲍廷玺道:‘明日就是四七。’”参见“七七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