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公门
词语公门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公门
- Unicode码:\u516c\u95e8
- 拼音:gōng mén
- 繁体:公門
- 释义:
1
古称国君之外门为“公门”。 《礼记‧曲礼上》:“国君下齐牛,式宗庙,大夫士下公门,式路马,乘路马,必朝服。”
秋,筑王姬之馆于外。筑,礼也;于外,非礼也。筑之为礼,何也?主王姬者,必自公门出。
顷之,太子与梁王共车入朝,不下司马门,于是释之追止太子、梁王无得入殿门。遂劾不下公门不敬,奏之。
2
官署,衙门。
观其士大夫,出于其门,入于公门,出于公门,归于其家,无有私事也。
身没之后,辞讼盈公门,谤辱彰道路。
张长史释褐为苏州常熟尉,上后旬日,有老父过状,判去。不数日复至。乃怒而责曰:‘敢以闲事屡扰公门!’
杀人之罪已定,但得全尸,此案即结;案后,速醮可也。汝少妇,勿复出入公门。
有过一位总督很喜欢他,他时常出入公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