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公田

词语公田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
公田

  • Unicode码:\u516c\u7530
  • 拼音:gōng tián
  • 繁体:公田
  • 释义:
1

古代井田制度下,把土地划成“井”字形,分为九区,中区由若干农夫共同耕种,将收获物全部缴给统治者,称为“公田”。同中区以外的“私田”相对称。 《诗‧小雅‧大田》:“雨我公田,遂及我私。”

公田者,方里而井,井九百亩,其中为公田,八家皆私百亩,而同养公田也。

古者公田借而不税。

借之言借也,借民力治公田

六尺为步,步百为亩,亩百为夫,夫三为屋,屋三为井,井方一里,是为九夫。八家共之,各受私田百亩,公田十亩,是为八百八十亩,余二十亩以为庐舍。

参见“井田”

2

公家之田。封建官府控制的土地。亦称“官田”。 《汉书‧食货志上》:“令命家田三辅公田。”

命家,谓受爵命一爵为公士以上,令得田公田,优之也。

夫营畴万亩,厥田上下……司农是掌,是为公田

诏:公田最为民害,稔祸十有余年,自今并给原主,令率其租户为兵。

3

旧时一族公有的“族田”,族人也习称为公田。但其性质实为民田。

4

指社会主义改造后农村集体所有的田地。

许多联组还试行了小包工,集体经营公田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