词语手册:五正
词语五正拼音、解释、繁体、造句。
五正
- Unicode码:\u4e94\u6b63
- 拼音:wǔ zhèng
- 繁体:五正
- 释义:
1
射仪用的五色箭靶,正中朱色,依次向外为白、苍、黄、玄诸色。
王以六耦射,三侯、三获、三容,乐以《驺虞》,九节五正。
五采之侯,即五正之侯也。正之言正也,射者内志正,则能中焉。画五正之侯,中朱,次白,次苍,次黄,玄居外。
张大侯,制五正。
巾车整三乏,司裘饰五正。
2
五行官长。
翼九宗五正顷父之子嘉父逆晋侯于随。
五正,五官之长。
言五官之长者,谓于殷时为五行官长。
康子曰:‘吾闻勾芒为木正,祝融为火正,蓐收为金正,玄冥为水正,后土为土正。此五行之主而不乱,称曰帝者,何也?’孔子曰:‘凡五正者,五行之官名。’
3
即五政。谓神化、官治、教治、因治、事治。
天地阴阳取稽于身,故布五正以司五明……庞子曰:‘敢问五正。’鹖冠子曰:‘有神化,有官治,有教治,有因治,有事治。’
4
泛指各项政治措施。
发五正,教薄罪,出拘民,解仇雠,所以建时功,施生谷也。
正,政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