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中含有隐关键字的句子

孟子中含有隐关键字的句子。

孟子中含有隐关键字的句子

[yǐn]

释义:

第二部分
1

隐蔽;隐藏。

2

掩蔽;掩护。

3

隐讳;隐瞒。

4

精深;微妙。

5

灯或火熄灭。

6

隐没。

7

隐居。

8

指隐居的人。

9

幽静。参见“隐深”

10

穷。

11

忧伤;疾苦。

12

哀怜;同情。

13

审核;审度。

14

用同“稳”。安稳,稳定。

15

威重貌。

16

宏大。参见“隐虹”

17

隐秘之事;私处。

18

隐语,谜语。

19

指用隐语暗示。

20

短墙。

21

琴上之饰。

22

“偃”。堵塞。

23

“偃”。仰卧。

24

“偃”。犹歇息。

25

“殷”。盛多。参见“隐赈”

26

“殷”。震动。

27

姓。

第三部分
1

依据;凭依。

2

筑,击。

列表:

  • 1

    曰:“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。以小易大,彼恶知之?王若其无罪而就死地,则牛羊何择焉?”

  • 2

    孟子曰: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先王有不忍人之心,斯有不忍人之政矣。以不忍人之心,行不忍人之政,治天下可运之掌上。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,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,皆有怵惕恻之心。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,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,非恶其声而然也。由是观之,无恻之心,非人也;无羞恶之心,非人也;无辞让之心,非人也;无是非之心,非人也。恻之心,仁之端也;羞恶之心,义之端也;辞让之心,礼之端也;是非之心,智之端也。人之有是四端也,犹其有四体也。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,自贼者也;谓其君不能者,贼其君者也。凡有四端于我者,知皆扩而充之矣,若火之始然,泉之始达。苟能充之,足以保四海;苟不充之,不足以事父母。”

  • 3

    孟子曰:“伯夷,非其君不事,非其友不友。不立于恶人之朝,不与恶人言。立于恶人之朝,与恶人言,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。推恶恶之心,思与乡人立,其冠不正,望望然去之,若将浼焉。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,不受也。不受也者,是亦不屑就已。柳下惠,不羞污君,不卑小官。进不贤,必以其道。遗佚而不怨,厄穷而不悯。故曰:『尔为尔,我为我,虽袒裼裸裎于我侧,尔焉能浼我哉?』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,援而止之而止。援而止之而止者,是亦不屑去已。”

  • 4

    有欲为王留行者,坐而言。不应,几而卧。客不悦曰:“弟子齐宿而后敢言,夫子卧而不听,请勿复敢见矣。”

  • 5

    “柳下惠,不羞污君,不辞小官。进不贤,必以其道。遗佚而不怨,厄穷而不悯。与乡人处,由由然不忍去也。『尔为尔,我为我,虽袒裼裸裎于我侧,尔焉能浼我哉?』故闻柳下惠之风者,鄙夫宽,薄夫敦。

  • 6

    孟子曰:“乃若其情,则可以为善矣,乃所谓善也。若夫为不善,非才之罪也。恻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恻之心,仁也;羞恶之心,义也;恭敬之心,礼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仁义礼智,非由外铄我也,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故曰:『求则得之,舍则失之。』或相倍蓰而无算者,不能尽其才者也。《诗》曰:『天生蒸民,有物有则。民之秉夷,好是懿德。』孔子曰:『为此诗者,其知道乎!故有物必有则,民之秉夷也,故好是懿德。』”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