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中含有长关键字的句子

孟子中含有长关键字的句子。

孟子中含有长关键字的句子

[zhǎng]

释义:

第二部分
1

指在空间的两端之间距离大。(1)同“短”相对。

2

指时间相隔距离大。

3

长久;永久。

4

常常;经常。

5

引长,延长。

6

指超越。

7

特长;擅长。

8

长处,优点。

9

犹优;是,正确。

10

引申为赞许。

11

大。表示程度。参见“长呼”“长哭”

12

中国古代东方少数民族之一。参见“长夷”

13

姓。

第三部分
1

相比之下年纪大。

2

指相比之下年纪较大的人。

3

特指老,年高。

4

指老人。

5

为人师长。

6

长辈,辈分高的人。

7

排行最大。参见“长子”“长女”

8

居先,居首位。

9

指居先、居首位者。

10

君长;领袖;首领。

11

指长官。

12

今称领导人或部队的各级指挥官为长。如:县长;乡长;校长;军长;排长。

13

统治;统率。

14

主管;执掌。

15

尊敬。

16

重视;崇尚。

17

生育;出生。

18

生长,成长。

19

长大;成年。

20

抚育;培育。

21

滋长;助长。

22

上涨。

23

良善。

24

古代户籍编制单位。二百五十家为长。

第四部分
1

多;多余。

2

兴旺,兴盛。

列表:

  • 1

    梁惠王曰:“晋国,天下莫强焉,叟之所知也。及寡人之身,东败于齐,子死焉;西丧地于秦七百里;南辱于楚。寡人耻之,愿比死者一洒之,如之何则可?”

  • 2

    孟子对曰:“地方百里而可以王。王如施仁政于民,省刑罚,薄税敛,深耕易耨。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,入以事其父兄,出以事其上,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。彼夺其民时,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,父母冻饿,兄弟妻子离散。彼陷溺其民,王往而征之,夫谁与王敌?故曰:『仁者无敌。』王请勿疑!”

  • 3

    曰:“挟太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『我不能』,是诚不能也。为者折枝,语人曰『我不能』,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故王之不王,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;王之不王,是折枝之类也。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天下可运于掌。《诗》云:『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』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。故推恩足以保四海,不推恩无以保妻子。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,善推其所为而已矣。今恩足以及禽兽,而功不至于百姓者,独何与?权,然后知轻重;度,然后知短。物皆然,心为甚。王请度之!抑王兴甲兵,危士臣,构怨于诸侯,然后快于心与?”

  • 4

    邹与鲁哄。穆公问曰:“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,而民莫之死也。诛之,则不可胜诛;不诛,则疾视其上之死而不救,如之何则可也?”

  • 5

    孟子对曰:“凶年饥岁,君之民老弱转乎沟壑,壮者散而之四方者,几千人矣;而君之仓廪实,府库充,有司莫以告,是上慢而残下也。曾子曰:『戒之戒之!出乎尔者,反乎尔者也。』夫民今而后得反之也。君无尤焉。君行仁政,斯民亲其上、死其矣。”

  • 6

    “敢问夫子恶乎?”

  • 7

    曰:“难言也。其为气也,至大至刚,以直养而无害,则塞于天地之闲。其为气也,配义与道;无是,馁也。是集义所生者,非义袭而取之也。行有不慊于心,则馁矣。我故曰,告子未尝知义,以其外之也。必有事焉而勿正,心勿忘,勿助也。无若宋人然:宋人有闵其苗之不而揠之者,芒芒然归。谓其人曰:『今日病矣,予助苗矣。』其子趋而往视之,苗则槁矣。天下之不助苗者寡矣。以为无益而舍之者,不耘苗者也;助之者,揠苗者也。非徒无益,而又害之。”

  • 8

    曰:“岂谓是与?曾子曰:『晋楚之富,不可及也。彼以其富,我以吾仁;彼以其爵,我以吾义,吾何慊乎哉?』夫岂不义而曾子言之?是或一道也。天下有达尊三:爵一,齿一,德一。朝廷莫如爵,乡党莫如齿,辅世民莫如德。恶得有其一,以慢其二哉?故将大有为之君,必有所不召之臣。欲有谋焉,则就之。其尊德乐道,不如是不足与有为也。故汤之于伊尹,学焉而后臣之,故不劳而王;桓公之于管仲,学焉而后臣之,故不劳而霸。今天下地丑德齐,莫能相尚。无他,好臣其所教,而不好臣其所受教。汤之于伊尹,桓公之于管仲,则不敢召。管仲且犹不可召,而况不为管仲者乎?”

  • 9

    曰:“坐!我明语子。昔者鲁缪公无人乎子思之侧,则不能安子思;泄柳、申详,无人乎缪公之侧,则不能安其身。子为者虑,而不及子思,子绝者乎?者绝子乎?”

  • 10

    世子自楚反,复见孟子。孟子曰:“世子疑吾言乎?夫道一而已矣。成覸谓齐景公曰:『彼丈夫也,我丈夫也,吾何畏彼哉?』颜渊曰:『舜何人也?予何人也?有为者亦若是。』公明仪曰:『文王我师也,周公岂欺我哉?』今滕,绝补短,将五十里也,犹可以为善国。《书》曰:『若药不瞑眩,厥疾不瘳。』”

  • 11

    “当尧之时,天下犹未平,洪水横流,泛滥于天下。草木畅茂,禽兽繁殖,五谷不登,禽兽偪人。兽蹄鸟迹之道,交于中国。尧独忧之,举舜而敷治焉。舜使益掌火,益烈山泽而焚之,禽兽逃匿。禹疏九河,瀹济漯,而注诸海;决汝汉,排淮泗,而注之江,然后中国可得而食也。当是时也,禹八年于外,三过其门而不入,虽欲耕,得乎?后稷教民稼穑。树艺五谷,五谷熟而民人育。人之有道也,饱食、煖衣、逸居而无教,则近于禽兽。圣人有忧之,使契为司徒,教以人伦:父子有亲,君臣有义,夫妇有别,幼有序,朋友有信。放勋曰:『劳之来之,匡之直之,辅之翼之,使自得之,又从而振德之。』圣人之忧民如此,而暇耕乎?

  • 12

    “从许子之道,则市贾不贰,国中无伪。虽使五尺之童适市,莫之或欺。布帛短同,则贾相若;麻缕丝絮轻重同,则贾相若;五谷多寡同,则贾相若;屦大小同,则贾相若。”曰:“夫物之不齐,物之情也;或相倍蓰,或相什伯,或相千万。子比而同之,是乱天下也。巨屦小屦同贾,人岂为之哉?从许子之道,相率而为伪者也,恶能治国家?”

  • 13

    曰:“一齐人傅之,众楚人咻之,虽日挞而求其齐也,不可得矣;引而置之庄嶽之间数年,虽日挞而求其楚,亦不可得矣。子谓薛居州,善士也。使之居于王所。在于王所者,幼卑尊,皆薛居州也,王谁与为不善?在王所者,幼卑尊,皆非薛居州也,王谁与为善?一薛居州,独如宋王何?”

  • 14

    孟子曰:“道在尔而求诸远,事在易而求之难。人人亲其亲、而天下平。”

  • 15

   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。乐正子见孟子。孟子曰:“子亦来见我乎?”曰:“先生何为出此言也?”曰:“子来几日矣?”曰:“昔昔。”曰:“昔昔,则我出此言也,不亦宜乎?”曰:“舍馆未定。”曰:“子闻之也,舍馆定,然后求见者乎?”曰:“克有罪。”

  • 16

    曰:“息问于公明高曰:『舜往于田,则吾既得闻命矣;号泣于旻天,于父母,则吾不知也。』公明高曰:『是非尔所知也。』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,为不若是恝,我竭力耕田,共为子职而已矣,父母之不我爱,于我何哉?帝使其子九男二女,百官牛羊仓廪备,以事舜于畎亩之中。天下之士多就之者,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。为不顺于父母,如穷人无所归。天下之士悦之,人之所欲也,而不足以解忧;好色,人之所欲,妻帝之二女,而不足以解忧;富,人之所欲,富有天下,而不足以解忧;贵,人之所欲,贵为天子,而不足以解忧。人悦之、好色、富贵,无足以解忧者,惟顺于父母,可以解忧。人少,则慕父母;知好色,则慕少艾;有妻子,则慕妻子;仕则慕君,不得于君则热中。大孝终身慕父母。五十而慕者,予于大舜见之矣。”

  • 17

    孟子曰:“不挟,不挟贵,不挟兄弟而友。友也者,友其德也,不可以有挟也。孟献子,百乘之家也,有友五人焉:乐正裘、牧仲,其三人,则予忘之矣。献子之与此五人者友也,无献子之家者也。此五人者,亦有献子之家,则不与之友矣。非惟百乘之家为然也。虽小国之君亦有之。费惠公曰:『吾于子思,则师之矣;吾于颜般,则友之矣;王顺、息则事我者也。』非惟小国之君为然也,虽大国之君亦有之。晋平公之于亥唐也,入云则入,坐云则坐,食云则食。虽疏食菜羹,未尝不饱,盖不敢不饱也。然终于此而已矣。弗与共天位也,弗与治天职也,弗与食天禄也,士之尊贤者也,非王公之尊贤也。舜尚见帝,帝馆甥于贰室,亦飨舜,迭为宾主,是天子而友匹夫也。用下敬上,谓之贵贵;用上敬下,谓之尊贤。贵贵、尊贤,其义一也。”

  • 18

    孟子曰:“仕非为贫也,而有时乎为贫;娶妻非为养也,而有时乎为养。为贫者,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。辞尊居卑,辞富居贫,恶乎宜乎?抱关击柝。孔子尝为委吏矣,曰『会计当而已矣』。尝为乘田矣,曰『牛羊茁壮,而已矣』。位卑而言高,罪也;立乎人之本朝,而道不行,耻也”

  • 19

    曰:“彼而我之,非有于我也;犹彼白而我白之,从其白于外也,故谓之外也。”

  • 20

    曰:“异于白马之白也,无以异于白人之白也;不识马之也,无以异于人之与?且谓者义乎?之者义乎?”

  • 21

    曰:“吾弟则爱之,秦人之弟则不爱也,是以我为悦者也,故谓之内。楚人之,亦吾之,是以为悦者也,故谓之外也。”

  • 22

    “乡人于伯兄一岁,则谁敬?”曰:“敬兄。”

  • 23

    “所敬在此,所在彼,果在外,非由内也。”

  • 24

    孟子曰:“牛山之木尝美矣,以其郊于大国也,斧斤伐之,可以为美乎?是其日夜之所息,雨露之所润,非无萌蘖之生焉,牛羊又从而牧之,是以若彼濯濯也。人见其濯濯也,以为未尝有材焉,此岂山之性也哉?虽存乎人者,岂无仁义之心哉?其所以放其良心者,亦犹斧斤之于木也,旦旦而伐之,可以为美乎?其日夜之所息,平旦之气,其好恶与人相近也者几希,则其旦昼之所为,有梏亡之矣。梏之反覆,则其夜气不足以存;夜气不足以存,则其违禽兽不远矣。人见其禽兽也,而以为未尝有才焉者,是岂人之情也哉?故苟得其养,无物不;苟失其养,无物不消。孔子曰:『操则存,舍则亡;出入无时,莫知其乡。』惟心之谓与?”

  • 25

    “交闻文王十尺,汤九尺,今交九尺四寸以,食粟而已,如何则可?”

  • 26

    曰:“奚有于是?亦为之而已矣。有人于此,力不能胜一匹雏,则为无力人矣;今曰举百钧,则为有力人矣。然则举乌获之任,是亦为乌获而已矣。夫人岂以不胜为患哉?弗为耳。徐行后者谓之弟,疾行先者谓之不弟。夫徐行者,岂人所不能哉?所不为也。尧舜之道,孝弟而已矣。子服尧之服,诵尧之言,行尧之行,是尧而已矣;子服桀之服,诵桀之言,行桀之行,是桀而已矣。”

  • 27

    君之恶其罪小,逢君之恶其罪大。今之大夫,皆逢君之恶,故曰:今之大夫,今之诸侯之罪人也。”

  • 28

    孟子曰:“人之所不学而能者,其良能也;所不虑而知者,其良知也。孩提之童,无不知爱其亲者;及其也,无不知敬其兄也。亲亲,仁也;敬,义也。无他,达之天下也。”

  • 29

    孟子曰:“挟贵而问,挟贤而问,挟而问,挟有勋劳而问,挟故而问,皆所不答也。滕更有二焉。”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