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中含有进关键字的句子

孟子中含有进关键字的句子。

孟子中含有进关键字的句子

[jìn]

释义:

1

前进;向前。

2

进仕;出仕。

3

晋升;提拔。

4

推荐;引进。

5

上朝;进见。

6

进奏;进言。

7

进奉;奉献。

8

长进;进展。

9

推重;褒扬。

10

增进;加强。

11

超过。

12

靠近。

13

饮;进食。

14

进入。与“出”相对。

15

收入;进账。

16

量词。老式房子一宅之内分前后几排的,一排称为一进。

17

“尽”

18

“賮”“赆”。会礼之财。泛指收入的财礼。

19

指赌博之资。

20

“馂”。谓吃剩下的食物。

21

“峻”。高耸。

22

姓。

列表:

  • 1

    王曰:“吾惛,不能于是矣。愿夫子辅吾志,明以教我。我虽不敏,请尝试之。”

  • 2

    孟子见齐宣王曰:“所谓故国者,非谓有乔木之谓也,有世臣之谓也。王无亲臣矣,昔者所,今日不知其亡也。”

  • 3

    曰:“国君贤,如不得已,将使卑逾尊,疏逾戚,可不慎与?左右皆曰贤,未可也;诸大夫皆曰贤,未可也;国人皆曰贤,然后察之;见贤焉,然后用之。左右皆曰不可,勿听;诸大夫皆曰不可,勿听;国人皆曰不可,然后察之;见不可焉,然后去之。左右皆曰可杀,勿听;诸大夫皆曰可杀,勿听;国人皆曰可杀,然后察之;见可杀焉,然后杀之。故曰,国人杀之也。如此,然后可以为民父母。”

  • 4

    曰:“有。北宫黝之养勇也,不肤挠,不目逃,思以一豪挫于人,若挞之于市朝。不受于褐宽博,亦不受于万乘之君。视刺万乘之君,若刺褐夫。无严诸侯。恶声至,必反之。孟施舍之所养勇也,曰:『视不胜犹胜也。量敌而后,虑胜而后会,是畏三军者也。舍岂能为必胜哉?能无惧而已矣。』孟施舍似曾子,北宫黝似子夏。夫二子之勇,未知其孰贤,然而孟施舍守约也。昔者曾子谓子襄曰:『子好勇乎?吾尝闻大勇于夫子矣:自反而不缩,虽褐宽博,吾不惴焉;自反而缩,虽千万人,吾往矣。』孟施舍之守气,又不如曾子之守约也。”

  • 5

    曰:“不同道。非其君不事,非其民不使;治则,乱则退,伯夷也。何事非君,何使非民;治亦,乱亦,伊尹也。可以仕则仕,可以止则止,可以久则久,可以速则速,孔子也。皆古圣人也,吾未能有行焉;乃所愿,则学孔子也。”

  • 6

    孟子曰:“伯夷,非其君不事,非其友不友。不立于恶人之朝,不与恶人言。立于恶人之朝,与恶人言,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。推恶恶之心,思与乡人立,其冠不正,望望然去之,若将浼焉。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,不受也。不受也者,是亦不屑就已。柳下惠,不羞污君,不卑小官。不隐贤,必以其道。遗佚而不怨,厄穷而不悯。故曰:『尔为尔,我为我,虽袒裼裸裎于我侧,尔焉能浼我哉?』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,援而止之而止。援而止之而止者,是亦不屑去已。”

  • 7

    公都子以告。曰:“吾闻之也:有官守者,不得其职则去;有言责者,不得其言则去。我无官守,我无言责也,则吾退,岂不绰绰然有余裕哉?”

  • 8

    “故曰,城郭不完,兵甲不多,非国之灾也;田野不辟,货财不聚,非国之害也。上无礼,下无学,贼民兴,丧无日矣。《诗》曰:『天之方蹶,无然泄泄。』泄泄,犹沓沓也。事君无义,退无礼,言则非先王之道者,犹沓沓也。故曰:责难于君谓之恭,陈善闭邪谓之敬,吾君不能谓之贼。”

  • 9

    孟子曰:“事孰为大?事亲为大;守孰为大?守身为大。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,吾闻之矣;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,吾未之闻也。孰不为事?事亲,事之本也;孰不为守?守身,守之本也。曾子养曾皙,必有酒肉。将彻,必请所与。问有余,必曰『有』。曾皙死,曾元养曾子,必有酒肉。将彻,不请所与。问有余,曰『亡矣』。将以复也。此所谓养口体者也。若曾子,则可谓养志也。事亲若曾子者,可也。”

  • 10

    孟子曰:“原泉混混,不舍昼夜。盈科而后,放乎四海,有本者如是,是之取尔。苟为无本,七八月之闲雨集,沟浍皆盈;其涸也,可立而待也。故声闻过情,君子耻之。”

  • 11

    公行子有子之丧,右师往吊,入门,有而与右师言者,有就右师之位而与右师言者。孟子不与右师言,右师不悦曰:“诸君子皆与驩言,孟子独不与驩言,是简驩也。”

  • 12

    孟子曰:“否,不然也。好事者为之也。于卫主颜雠由。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,兄弟也。弥子谓子路曰:『孔子主我,卫卿可得也。』子路以告。孔子曰:『有命。』孔子以礼,退以义,得之不得曰『有命』。而主痈疽与侍人瘠环,是无义无命也。孔子悦于鲁卫,遭宋桓司马将要而杀之,微服而过宋。是时孔子当厄,主司城贞子,为陈侯周臣。吾闻观近臣,以其所为主;观远臣,以其所主。若孔子主痈疽与侍人瘠环,何以为孔子?”

  • 13

    孟子曰:“伯夷,目不视恶色,耳不听恶声。非其君不事,非其民不使。治则,乱则退。横政之所出,横民之所止,不忍居也。思与乡人处,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也。当纣之时,居北海之滨,以待天下之清也。故闻伯夷之风者,顽夫廉,懦夫有立志。

  • 14

    “伊尹曰:『何事非君?何使非民?』治亦,乱亦。曰:『天之生斯民也,使先知觉后知,使先觉觉后觉。予,天民之先觉者也;予将以此道觉此民也。』思天下之民匹夫匹妇有不与被尧舜之泽者,若己推而内之沟中,其自任以天下之重也。

  • 15

    “柳下惠,不羞污君,不辞小官。不隐贤,必以其道。遗佚而不怨,厄穷而不悯。与乡人处,由由然不忍去也。『尔为尔,我为我,虽袒裼裸裎于我侧,尔焉能浼我哉?』故闻柳下惠之风者,鄙夫宽,薄夫敦。

  • 16

    孟子曰:“于不可已而已者,无所不已;于所厚者薄,无所不薄也。其锐者,其退速。”

  • 17

    万章问曰:“孔子在陈曰:『盍归乎来!吾党之士狂简,取,不忘其初。』孔子在陈,何思鲁之狂士?”

  • 18

    孟子曰:“孔子『不得中道而与之,必也狂獧乎!狂者取,獧者有所不为也』。孔子岂不欲中道哉?不可必得,故思其次也。”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