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中含有请关键字的句子

孟子中含有请关键字的句子。

孟子中含有请关键字的句子

[qǐng]

释义:

第二部分
1

谒见;拜谒。

2

请求;要求。

3

祷祝。参见“请病”

4

询问。

5

问候。

6

告诉。

7

召;延请。

8

宴请。

9

敬辞。表示自己愿意做某件事而请求对方允许。

10

敬辞。希望对方做某事。

11

敬辞。用以代替某些动词。表示恭敬、慎重,或使语气委婉。

12

敬辞。特指买佛龛神像、佛道经典、礼神用品等。

13

敬辞。其具体意义随文而异。向尊者报告情况或提出某种建议,然后请求指示。

第四部分
1

认领;接受。

2

“情”。实情;情况。

3

“情”。实在;的确。

4

“情”。情感。

列表:

  • 1

    孟子对曰:“王好战,以战喻。填然鼓之,兵刃既接,弃甲曳兵而走。或百步而后止,或五十步而后止。以五十步笑百步,则何如?”

  • 2

    孟子对曰:“地方百里而可以王。王如施仁政于民,省刑罚,薄税敛,深耕易耨。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,入以事其父兄,出以事其长上,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。彼夺其民时,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,父母冻饿,兄弟妻子离散。彼陷溺其民,王往而征之,夫谁与王敌?故曰:『仁者无敌。』王勿疑!”

  • 3

    曰:“挟太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『我不能』,是诚不能也。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『我不能』,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故王之不王,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;王之不王,是折枝之类也。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天下可运于掌。《诗》云:『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』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。故推恩足以保四海,不推恩无以保妻子。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,善推其所为而已矣。今恩足以及禽兽,而功不至于百姓者,独何与?权,然后知轻重;度,然后知长短。物皆然,心为甚。王度之!抑王兴甲兵,危士臣,构怨于诸侯,然后快于心与?”

  • 4

    王曰:“吾惛,不能进于是矣。愿夫子辅吾志,明以教我。我虽不敏,尝试之。”

  • 5

    “臣为王言乐:今王鼓乐于此,百姓闻王钟鼓之声,管籥之音,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:『吾王之好鼓乐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?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』今王田猎于此,百姓闻王车马之音,见羽旄之美,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:『吾王之好田猎,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?父子不相见,兄弟妻子离散。』此无他,不与民同乐也。”

  • 6

    对曰:“王无好小勇。夫抚剑疾视曰,『彼恶敢当我哉』!此匹夫之勇,敌一人者也。王大之!《诗》云:『王赫斯怒,爰整其旅,以遏徂莒,以笃周祜,以对于天下。』此文王之勇也。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。《书》曰:『天降下民,作之君,作之师。惟曰其助上帝,宠之四方。有罪无罪,惟我在,天下曷敢有越厥志?』一人衡行于天下,武王耻之。此武王之勇也。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。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,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。”

  • 7

    孟子对曰:“昔者大王居邠,狄人侵之。事之以皮币,不得免焉;事之以犬马,不得免焉;事之以珠玉,不得免焉。乃属其耆老而告之曰:『狄人之所欲者,吾土地也。吾闻之也:君子不以其所以养人者害人。二三子何患乎无君?我将去之。』去邠,逾梁山,邑于岐山之下居焉。邠人曰:『仁人也,不可失也。』从之者如归市。或曰:『世守也,非身之所能为也。效死勿去。』君择于斯二者。”

  • 8

    鲁平公将出。嬖人臧仓者曰:“他日君出,则必命有司所之。今乘舆已驾矣,有司未知所之。敢。”公曰:“将见孟子。”曰:“何哉?君所为轻身以先于匹夫者,以为贤乎?礼义由贤者出。而孟子之后丧逾前丧。君无见焉!”公曰:“诺。”

  • 9

    王使人问疾,医来。孟仲子对曰:“昔者有王命,有采薪之忧,不能造朝。今病小愈,趋造于朝,我不识能至否乎?”使数人要于路,曰:“必无归,而造于朝!”

  • 10

    孟子谓蚔鼃曰:“子之辞灵丘而士师,似也,为其可以言也。今既数月矣,未可以言与?”

  • 11

    充虞曰:“前日不知虞之不肖,使虞敦匠事。严,虞不敢。今愿窃有也,木若以美然。”

  • 12

    曰:“周公使管叔监殷,管叔以殷畔。知而使之,是不仁也;不知而使之,是不智也。仁智,周公未之尽也,而况于王乎?贾见而解之。”

  • 13

    孟子致为臣而归。王就见孟子,曰:“前日愿见而不可得,得侍,同朝甚喜。今又弃寡人而归,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?”对曰:“不敢耳,固所愿也。”

  • 14

    有欲为王留行者,坐而言。不应,隐几而卧。客不悦曰:“弟子齐宿而后敢言,夫子卧而不听,勿复敢见矣。”

  • 15

    曰:“非也。于崇,吾得见王。退而有去志,不欲变,故不受也。继而有师命,不可以。久于齐,非我志也。”

  • 16

    使毕战问井地。孟子曰:“子之君将行仁政,选择而使子,子必勉之!夫仁政,必自经界始。经界不正,井地不钧,谷禄不平。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。经界既正,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。夫滕壤地褊小,将为君子焉,将为野人焉。无君子莫治野人,无野人莫养君子。野九一而助,国中什一使自赋。卿以下必有圭田,圭田五十亩。余夫二十五亩。死徙无出乡,乡田同井。出入相友,守望相助,疾病相扶持,则百姓亲睦。方里而井,井九百亩,其中为公田。八家皆私百亩,同养公田。公事毕,然后敢治私事,所以别野人也。此其大略也。若夫润泽之,则在君与子矣。”

  • 17

    孟子曰:“昔齐景公田,招虞人以旌,不至,将杀之。志士不忘在沟壑,勇士不忘丧其元。孔子奚取焉?取非其招不往也,如不待其招而往,何哉?且夫枉尺而直寻者,以利言也。如以利,则枉寻直尺而利,亦可为与?昔者赵简子使王良与嬖奚乘,终日而不获一禽。嬖奚反命曰:『天下之贱工也。』或以告王良。良曰:『复之。』彊而后可,一朝而获十禽。嬖奚反命曰:『天下之良工也。』简子曰:『我使掌与女乘。』谓王良。良不可,曰:『吾为之范我驰驱,终日不获一;为之诡遇,一朝而获十。《诗》云:“不失其驰,舍矢如破。”我不贯与小人乘,辞。』御者且羞与射者比。比而得禽兽,虽若丘陵,弗为也。如枉道而从彼,何也?且子过矣,枉己者,未有能直人者也。”

  • 18

    戴盈之曰:“什一,去关市之征,今兹未能。轻之,以待来年,然后已,何如?”

  • 19

    孟子曰:“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,或告之曰:『是非君子之道。』曰:『损之,月攘一鸡,以待来年,然后已。』如知其非义,斯速已矣,何待来年。”

  • 20

    孟子曰:“事孰为大?事亲为大;守孰为大?守身为大。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,吾闻之矣;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,吾未之闻也。孰不为事?事亲,事之本也;孰不为守?守身,守之本也。曾子养曾皙,必有酒肉。将彻,必所与。问有余,必曰『有』。曾皙死,曾元养曾子,必有酒肉。将彻,不所与。问有余,曰『亡矣』。将以复进也。此所谓养口体者也。若曾子,则可谓养志也。事亲若曾子者,可也。”

  • 21

    曰:“无以辞却之,以心却之,曰『其取诸民之不义也』,而以他辞无受,不可乎?”

  • 22

    王曰:“问贵戚之卿。”

  • 23

    王色定,然后问异姓之卿。曰:“君有过则谏,反覆之而不听,则去。”

  • 24

    曰:“轲也无问其详,愿闻其指。说之将何如?”

  • 25

    王子有其母死者,其傅为之数月之丧。公孙丑曰:“若此者,何如也?”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