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中含有穷关键字的句子

孟子中含有穷关键字的句子。

孟子中含有穷关键字的句子

[qióng]

释义:

第二部分
1

尽,完。

2

终端;终极。

3

理屈;辞屈。

4

空。

5

贫苦。

6

困窘;窘急。

7

特指不得志。与“达”相对。

8

指鳏、寡、孤、独四种无依靠的人。

9

不肖的人;恶人。

10

彻底推求;深入钻研。

11

查究。

12

揭穿;识破。

13

止息;杜绝。

14

不足;缺陷。

15

荒僻;边远。参见“穷边”“穷域”

16

小;浅。参见“穷径”“穷流”

17

大。参见“穷怒”

18

高。参见“穷陆”“穷墉”

19

破旧;破烂。

20

副词。最,非常。

21

“穹”。参见“穷庐”

22

古国名。

列表:

  • 1

    对曰:“昔者文王之治岐也,耕者九一,仕者世禄,关市讥而不征,泽梁无禁,罪人不孥。老而无妻曰鳏。老而无夫曰寡。老而无子曰独。幼而无父曰孤。此四者,天下之民而无告者。文王发政施仁,必先斯四者。《诗》云:『哿矣富人,哀此茕独。』”

  • 2

    曰:“诐辞知其所蔽,淫辞知其所陷,邪辞知其所离,遁辞知其所。生于其心,害于其政;发于其政,害于其事。圣人复起,必从吾言矣。”

  • 3

    孟子曰:“伯夷,非其君不事,非其友不友。不立于恶人之朝,不与恶人言。立于恶人之朝,与恶人言,如以朝衣朝冠坐于涂炭。推恶恶之心,思与乡人立,其冠不正,望望然去之,若将浼焉。是故诸侯虽有善其辞命而至者,不受也。不受也者,是亦不屑就已。柳下惠,不羞污君,不卑小官。进不隐贤,必以其道。遗佚而不怨,厄而不悯。故曰:『尔为尔,我为我,虽袒裼裸裎于我侧,尔焉能浼我哉?』故由由然与之偕而不自失焉,援而止之而止。援而止之而止者,是亦不屑去已。”

  • 4

    高子以告。曰:“夫尹士恶知予哉?千里而见王,是予所欲也;不遇故去,岂予所欲哉?予不得已也。予三宿而出昼,于予心犹以为速。王庶几改之。王如改诸,则必反予。夫出昼而王不予追也,予然后浩然有归志。予虽然,岂舍王哉?王由足用为善。王如用予,则岂徒齐民安,天下之民举安。王庶几改之,予日望之。予岂若是小丈夫然哉?谏于其君而不受,则怒,悻悻然见于其面。去则日之力而后宿哉?”

  • 5

    曰:“长息问于公明高曰:『舜往于田,则吾既得闻命矣;号泣于旻天,于父母,则吾不知也。』公明高曰:『是非尔所知也。』夫公明高以孝子之心,为不若是恝,我竭力耕田,共为子职而已矣,父母之不我爱,于我何哉?帝使其子九男二女,百官牛羊仓廪备,以事舜于畎亩之中。天下之士多就之者,帝将胥天下而迁之焉。为不顺于父母,如人无所归。天下之士悦之,人之所欲也,而不足以解忧;好色,人之所欲,妻帝之二女,而不足以解忧;富,人之所欲,富有天下,而不足以解忧;贵,人之所欲,贵为天子,而不足以解忧。人悦之、好色、富贵,无足以解忧者,惟顺于父母,可以解忧。人少,则慕父母;知好色,则慕少艾;有妻子,则慕妻子;仕则慕君,不得于君则热中。大孝终身慕父母。五十而慕者,予于大舜见之矣。”

  • 6

    “柳下惠,不羞污君,不辞小官。进不隐贤,必以其道。遗佚而不怨,厄而不悯。与乡人处,由由然不忍去也。『尔为尔,我为我,虽袒裼裸裎于我侧,尔焉能浼我哉?』故闻柳下惠之风者,鄙夫宽,薄夫敦。

  • 7

    孟子曰:“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甚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;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甚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,何不用也?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,则凡可以辟患者,何不为也?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。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,所恶有甚于死者,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嘑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。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。万钟于我何加焉?为宫室之美、妻妾之奉、所识乏者得我与?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宫室之美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妻妾之奉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所识乏者得我而为之,是亦不可以已乎?此之谓失其本心。”

  • 8

    曰:“尊德乐义,则可以嚣嚣矣。故士不失义,达不离道。不失义,故士得己焉;达不离道,故民不失望焉。古之人,得志,泽加于民;不得志,脩身见于世。则独善其身,达则兼善天下。”

  • 9

    孟子曰:“广土众民,君子欲之,所乐不存焉。中天下而立,定四海之民,君子乐之,所性不存焉。君子所性,虽大行不加焉,虽居不损焉,分定故也。君子所性,仁义礼智根于心。其生色也,睟然见于面,盎于背,施于四体,四体不言而喻。”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