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中含有甚关键字的句子

孟子中含有甚关键字的句子。

孟子中含有甚关键字的句子

[shén]

释义:

第一部分
1

过分。

2

厉害;严重。

3

盛,大。

4

很;极。

5

深厚。

6

多。

7

重要。

8

超过;胜过。

9

责备。

10

真是;的确。

11

连词。甚至。

第二部分
1

何,什么。

2

怎么;为什么。

列表:

  • 1

    曰:“挟太山以超北海,语人曰『我不能』,是诚不能也。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『我不能』,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故王之不王,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;王之不王,是折枝之类也。老吾老,以及人之老;幼吾幼,以及人之幼。天下可运于掌。《诗》云:『刑于寡妻,至于兄弟,以御于家邦。』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。故推恩足以保四海,不推恩无以保妻子。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,善推其所为而已矣。今恩足以及禽兽,而功不至于百姓者,独何与?权,然后知轻重;度,然后知长短。物皆然,心为。王请度之!抑王兴甲兵,危士臣,构怨于诸侯,然后快于心与?”

  • 2

    王曰:“若是其与?”

  • 3

    曰:“殆有焉。缘木求鱼,虽不得鱼,无后灾。以若所为,求若所欲,尽心力而为之,后必有灾。”

  • 4

    孟子曰:“王之好乐,则齐国其庶几乎!”

  • 5

    曰:“王之好乐,则齐其庶几乎!今之乐犹古之乐也。”曰:“可得闻与?”

  • 6

    滕文公问曰:“齐人将筑薛,吾恐。如之何则可?”

  • 7

    曰:“若是,则弟子之惑滋。且以文王之德,百年而后崩,犹未洽于天下;武王、周公继之,然后大行。今言王若易然,则文王不足法与?”

  • 8

    “今时则易然也。夏后、殷、周之盛,地未有过千里者也,而齐有其地矣;鸡鸣狗吠相闻,而达乎四境,而齐有其民矣。地不改辟矣,民不改聚矣,行仁政而王,莫之能御也。且王者之不作,未有疏于此时者也;民之憔悴于虐政,未有于此时者也。饥者易为食,渴者易为饮。孔子曰:『德之流行,速于置邮而传命。』当今之时,万乘之国行仁政,民之悦之,犹解倒悬也。故事半古之人,功必倍之,惟此时为然。”

  • 9

    燕人畔。王曰:“吾惭于孟子。”

  • 10

    孟子致为臣而归。王就见孟子,曰:“前日愿见而不可得,得侍,同朝喜。今又弃寡人而归,不识可以继此而得见乎?”对曰:“不敢请耳,固所愿也。”

  • 11

    然友复之邹问孟子。孟子曰:“然。不可以他求者也。孔子曰:『君薨,听于冢宰。歠粥,面深墨。即位而哭,百官有司,莫敢不哀,先之也。』上有好者,下必有焉者矣。『君子之德,风也;小人之德,草也。草尚之风必偃。』是在世子。”

  • 12

    孟子曰:“古者不为臣不见。段干木逾垣而辟之,泄柳闭门而不内,是皆已。迫,斯可以见矣。阳货欲见孔子而恶无礼,大夫有赐于士,不得受于其家,则往拜其门。阳货矙孔子之亡也,而馈孔子蒸豚;孔子亦矙其亡也,而往拜之。当是时,阳货先,岂得不见?曾子曰:『胁肩谄笑,病于夏畦。』子路曰:『未同而言,观其色赧赧然,非由之所知也。』由是观之,则君子之所养可知已矣。”

  • 13

    孟子曰:“规矩,方员之至也;圣人,人伦之至也。欲为君尽君道,欲为臣尽臣道,二者皆法尧舜而已矣。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,不敬其君者也;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,贼其民者也。孔子曰:『道二:仁与不仁而已矣。』暴其民,则身弑国亡;不,则身危国削。名之曰『幽厉』,虽孝子慈孙,百世不能改也。《诗》云『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』,此之谓也。”

  • 14

    孟子曰:“仲尼不为已者。”

  • 15

    孟子曰:“鱼,我所欲也;熊掌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鱼而取熊掌者也。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,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生亦我所欲,所欲有于生者,故不为苟得也;死亦我所恶,所恶有于死者,故患有所不辟也。如使人之所欲莫于生,则凡可以得生者,何不用也?使人之所恶莫于死者,则凡可以辟患者,何不为也?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,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。是故所欲有于生者,所恶有于死者,非独贤者有是心也,人皆有之,贤者能勿丧耳。一箪食,一豆羹,得之则生,弗得则死。嘑尔而与之,行道之人弗受;蹴尔而与之,乞人不屑也。万钟则不辨礼义而受之。万钟于我何加焉?为宫室之美、妻妾之奉、所识穷乏者得我与?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宫室之美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妻妾之奉为之;乡为身死而不受,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,是亦不可以已乎?此之谓失其本心。”

  • 16

    孟子曰:“拱把之桐梓,人苟欲生之,皆知所以养之者。至于身,而不知所以养之者,岂爱身不若桐梓哉?弗思也。”

  • 17

    孟子曰:“有天爵者,有人爵者。仁义忠信,乐善不倦,此天爵也;公卿大夫,此人爵也。古之人修其天爵,而人爵从之。今之人修其天爵,以要人爵;既得人爵,而弃其天爵,则惑之者也,终亦必亡而已矣。”

  • 18

    孟子曰:“仁之胜不仁也,犹水胜火。今之为仁者,犹以一杯水,救一车薪之火也;不熄,则谓之水不胜火,此又与于不仁之者也。亦终必亡而已矣。”

  • 19

    曰:“鲁缪公之时,公仪子为政,子柳、子思为臣,鲁之削也滋。若是乎贤者之无益于国也!”曰:“虞不用百里奚而亡,秦穆公用之而霸。不用贤则亡,削何可得与?”

  • 20

    孟子曰:“由尧舜至于汤,五百有余岁,若禹、皋陶,则见而知之;若汤,则闻而知之。由汤至于文王,五百有余岁,若伊尹、莱朱则见而知之;若文王,则闻而知之。由文王至于孔子,五百有余岁,若太公望、散宜生,则见而知之;若孔子,则闻而知之。由孔子而来至于今,百有余岁,去圣人之世,若此其未远也;近圣人之居,若此其也,然而无有乎尔,则亦无有乎尔。”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