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中含有法关键字的句子

孟子中含有法关键字的句子。

孟子中含有法关键字的句子

[fǎ]

释义:

1

刑法。亦泛指法律。

2

指守法。

3

谓依法惩处。

4

规章;制度。

5

指合乎规章制度,合法度。

6

标准;模式。

7

常规,常理。

8

仿效,效法。

9

方法;作法。

10

古代对天子御用设备的专称。参见“法驾”

11

法术。

12

相术家指人的面相、手相、骨相等。

13

我国战国时期学派名。

14

指历法。

15

指法酒。

16

“废”。废弃。

17

“废”。大,矜大。参见“法行”

18

古代数学术语。指乘数或除数,与“实数”(被乘数或被除数)相对。

19

助词。用于陈述句、疑问句和感叹句。

20

佛教语。梵语dharma的意译。指事物及其现象。亦特指佛法。

21

姓。

列表:

  • 1

    曰:“若是,则弟子之惑滋甚。且以文王之德,百年而后崩,犹未洽于天下;武王、周公继之,然后大行。今言王若易然,则文王不足与?”

  • 2

    孟子曰:“尊贤使能,俊杰在位,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。市廛而不征,而不廛,则天下之商皆悦而愿藏于其市矣。关讥而不征,则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。耕者助而不税,则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。廛无夫里之布,则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。信能行此五者,则邻国之民仰之若父母矣。率其子弟,攻其父母,自生民以来,未有能济者也。如此,则无敌于天下。无敌于天下者,天吏也。然而不王者,未之有也。”

  • 3

    “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:庠者,养也;校者,教也;序者,射也。夏曰校,殷曰序,周曰庠,学则三代共之,皆所以明人伦也。人伦明于上,小民亲于下。有王者起,必来取,是为王者师也。《诗》云『周虽旧邦,其命惟新』,文王之谓也。子力行之,亦以新子之国。”

  • 4

    孟子曰:“离娄之明,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员:师旷之聪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;尧舜之道,不以仁政,不能平治天下。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,不可于后世者,不行先王之道也。

  • 5

    “故曰,徒善不足以为政,徒不能以自行。《诗》云:『不愆不忘,率由旧章。』遵先王之而过者,未之有也。圣人既竭目力焉,继之以规矩准绳,以为方员平直,不可胜用也;既竭耳力焉,继之以六律,正五音,不可胜用也;既竭心思焉,继之以不忍人之政,而仁覆天下矣。

  • 6

    “故曰,为高必因丘陵,为下必因川泽。为政不因先王之道,可谓智乎?是以惟仁者宜在高位。不仁而在高位,是播其恶于众也。上无道揆也。下无守也,朝不信道,工不信度,君子犯义,小人犯刑,国之所存者幸也。

  • 7

    孟子曰:“规矩,方员之至也;圣人,人伦之至也。欲为君尽君道,欲为臣尽臣道,二者皆尧舜而已矣。不以舜之所以事尧事君,不敬其君者也;不以尧之所以治民治民,贼其民者也。孔子曰:『道二:仁与不仁而已矣。』暴其民甚,则身弑国亡;不甚,则身危国削。名之曰『幽厉』,虽孝子慈孙,百世不能改也。《诗》云『殷鉴不远,在夏后之世』,此之谓也。”

  • 8

    孟子曰:“君子所以异于人者,以其存心也。君子以仁存心,以礼存心。仁者爱人,有礼者敬人。爱人者人恒爱之,敬人者人恒敬之。有人于此,其待我以横逆,则君子必自反也:我必不仁也,必无礼也,此物奚宜至哉?其自反而仁矣,自反而有礼矣,其横逆由是也,君子必自反也:我必不忠。自反而忠矣,其横逆由是也,君子曰:『此亦妄人也已矣。如此则与禽兽奚择哉?于禽兽又何难焉?』是故君子有终身之忧,无一朝之患也。乃若所忧则有之:舜人也,我亦人也。舜为于天下,可传于后世,我由未免为乡人也,是则可忧也。忧之如何?如舜而已矣。若夫君子所患则亡矣。非仁无为也,非礼无行也。如有一朝之患,则君子不患矣。”

  • 9

    孟子曰:“舜发于畎亩之中,傅说举于版筑之闲,胶鬲举于鱼盐之中,管夷吾举于士,孙叔敖举于海,百里奚举于市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,空乏其身,行拂乱其所为,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人恒过,然后能改;困于心,衡于虑,而后作;征于色,发于声,而后喻。入则无家拂士,出则无敌国外患者,国恒亡。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。”

  • 10

    孟子曰:“尧舜,性者也;汤武,反之也。动容周旋中礼者,盛德之至也;哭死而哀,非为生者也;经德不回,非以干禄也;言语必信,非以正行也。君子行,以俟命而已矣。”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