孟子中含有求关键字的句子

孟子中含有求关键字的句子。

孟子中含有求关键字的句子

[qiú]

释义:

1

“裘”的古字。

2

寻找;搜寻。

3

探索,探求。

4

请求;乞求。

5

要求;需求。

6

谋求;追求。

7

贪求。

8

责求。

9

选择,选取。

10

获得,得到。

11

招来;招致。

12

询问。

13

引申为访求。

14

终,最后。

15

“逑”。聚合。

16

“赇”。贿赂。

17

“纠”。讨伐,征讨。

18

“纠”。纠缠。参见“求竭”

19

姓。

列表:

  • 1

    王说曰:“《诗》云:『他人有心,予忖度之。』夫子之谓也。夫我乃行之,反而之,不得吾心。夫子言之,于我心有戚戚焉。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,何也?”

  • 2

    王曰:“否。吾何快于是?将以吾所大欲也。”

  • 3

    曰:“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。欲辟土地,朝秦楚,莅中国而抚四夷也。以若所为若所欲,犹缘木而鱼也。”

  • 4

    曰:“殆有甚焉。缘木鱼,虽不得鱼,无后灾。以若所为,若所欲,尽心力而为之,后必有灾。”

  • 5

    孟子见齐宣王曰:“为巨室,则必使工师大木。工师得大木。则王喜,以为能胜其任也。匠人斵而小之,则王怒,以为不胜其任矣。夫人幼而学之,壮而欲行之。王曰『姑舍女所学而从我』,则何如?今有璞玉于此,虽万镒,必使玉人彫琢之。至于治国家,则曰『姑舍女所学而从我』,则何以异于教玉人彫琢玉哉?”

  • 6

    “告子曰:『不得于言,勿于心;不得于心,勿于气。』不得于心,勿于气,可;不得于言,勿于心,不可。夫志,气之帅也;气,体之充也。夫志至焉,气次焉。故曰:『持其志,无暴其气。』”

  • 7

    孟子曰:“仁则荣,不仁则辱。今恶辱而居不仁,是犹恶湿而居下也。如恶之,莫如贵德而尊士,贤者在位,能者在职。国家闲暇,及是时明其政刑。虽大国,必畏之矣。《诗》云:『迨天之未阴雨,彻彼桑土,绸缪牖户。今此下民,或敢侮予?』孔子曰:『为此诗者,其知道乎!能治其国家,谁敢侮之?』今国家闲暇,及是时般乐怠敖,是自祸也。祸褔无不自己之者。《诗》云:『永言配命,自多褔。』《太甲》曰:『天作孽,犹可违;自作孽,不可活。』此之谓也。”

  • 8

    孟子曰:“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?矢人唯恐不伤人,函人唯恐伤人。巫匠亦然,故术不可不慎也。孔子曰:『里仁为美。择不处仁,焉得智?』夫仁,天之尊爵也,人之安宅也。莫之御而不仁,是不智也。不仁、不智、无礼、无义,人役也。人役而耻为役,由弓人而耻为弓,矢人而耻为矢也。如耻之,莫如为仁。仁者如射,射者正己而后发。发而不中,不怨胜己者,反诸己而已矣。”

  • 9

    曰:“今有受人之牛羊而为之牧之者,则必为之牧与刍矣。牧与刍而不得,则反诸其人乎?抑亦立而视其死与?”

  • 10

   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,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。孟子曰:“然。夫时子恶知其不可也?如使予欲富,辞十万而受万,是为欲富乎?季孙曰:『异哉子叔疑!使己为政,不用,则亦已矣,又使其子弟为卿。人亦孰不欲富贵?而独于富贵之中,有私龙断焉。』古之为市也,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,有司者治之耳。有贱丈夫焉,必龙断而登之,以左右望而罔市利。人皆以为贱,故从而征之。征商,自此贱丈夫始矣。

  • 11

    然友复之邹问孟子。孟子曰:“然。不可以他者也。孔子曰:『君薨,听于冢宰。歠粥,面深墨。即位而哭,百官有司,莫敢不哀,先之也。』上有好者,下必有甚焉者矣。『君子之德,风也;小人之德,草也。草尚之风必偃。』是在世子。”

  • 12

    墨者夷之,因徐辟而见孟子。孟子曰:“吾固愿见,今吾尚病,病愈,我且往见,夷子不来!”

  • 13

    他日又见孟子。孟子曰:“吾今则可以见矣。不直,则道不见;我且直之。吾闻夷子墨者。墨之治丧也,以薄为其道也。夷子思以易天下,岂以为非是而不贵也?然而夷子葬其亲厚,则是以所贱事亲也。”

  • 14

    曰:“梓匠轮舆,其志将以食也;君子之为道也,其志亦将以食与?”

  • 15

    曰:“有人于此,毁瓦画墁,其志将以食也,则子食之乎?”

  • 16

    曰:“一齐人傅之,众楚人咻之,虽日挞而其齐也,不可得矣;引而置之庄嶽之间数年,虽日挞而其楚,亦不可得矣。子谓薛居州,善士也。使之居于王所。在于王所者,长幼卑尊,皆薛居州也,王谁与为不善?在王所者,长幼卑尊,皆非薛居州也,王谁与为善?一薛居州,独如宋王何?”

  • 17

    孟子曰:“爱人不亲反其仁,治人不治反其智,礼人不答反其敬。行有不得者,皆反诸己,其身正而天下归之。《诗》云:『永言配命,自多福。』”

  • 18

    孟子曰:“桀纣之失天下也,失其民也;失其民者,失其心也。得天下有道: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;得其民有道:得其心,斯得民矣;得其心有道:所欲与之聚之,所恶勿施尔也。民之归仁也,犹水之就下、兽之走圹也。故为渊敺鱼者,獭也;为丛敺爵者,鹯也;为汤武敺民者,桀与纣也。今天下之君有好仁者,则诸侯皆为之敺矣。虽欲无王,不可得已。今之欲王者,犹七年之病三年之艾也。苟为不畜,终身不得。苟不志于仁,终身忧辱,以陷于死亡。《诗》云『其何能淑,载胥及溺』,此之谓也。”

  • 19

    孟子曰:“道在尔而诸远,事在易而之难。人人亲其亲、长其长而天下平。”

  • 20

    孟子曰:“也为季氏宰,无能改于其德,而赋粟倍他日。孔子曰:『非我徒也,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。』由此观之,君不行仁政而富之,皆弃于孔子者也。况于为之强战?争地以战,杀人盈野;争城以战,杀人盈城。此所谓率土地而食人肉,罪不容于死。故善战者服上刑,连诸侯者次之,辟草莱、任土地者次之。”

  • 21

    孟子曰:“有不虞之誉,有全之毁。”

  • 22

    乐正子从于子敖之齐。乐正子见孟子。孟子曰:“子亦来见我乎?”曰:“先生何为出此言也?”曰:“子来几日矣?”曰:“昔昔。”曰:“昔昔,则我出此言也,不亦宜乎?”曰:“舍馆未定。”曰:“子闻之也,舍馆定,然后见长者乎?”曰:“克有罪。”

  • 23

    孟子曰:“天下之言性也,则故而已矣。故者以利为本。所恶于智者,为其凿也。如智者若禹之行水也,则无恶于智矣。禹之行水也,行其所无事也。如智者亦行其所无事,则智亦大矣。天之高也,星辰之远也,苟其故,千岁之日至,可坐而致也。”

  • 24

    由君子观之,则人之所以富贵利达者,其妻妾不羞也,而不相泣者,几希矣。

  • 25

    曰:“为其多闻也,则天子不召师,而况诸侯乎?为其贤也,则吾未闻欲见贤而召之也。缪公亟见于子思,曰:『古千乘之国以友士,何如?』子思不悦,曰:『古之人有言:曰事之云乎,岂曰友之云乎?』子思之不悦也,岂不曰:『以位,则子,君也;我,臣也。何敢与君友也?以德,则子事我者也。奚可以与我友?』千乘之君与之友,而不可得也,而况可召与?齐景公田,招虞人以旌,不至,将杀之。志士不忘在沟壑,勇士不忘丧其元。孔子奚取焉?取非其招不往也。”

  • 26

    孟子曰:“乃若其情,则可以为善矣,乃所谓善也。若夫为不善,非才之罪也。恻隐之心,人皆有之;羞恶之心,人皆有之;恭敬之心,人皆有之;是非之心,人皆有之。恻隐之心,仁也;羞恶之心,义也;恭敬之心,礼也;是非之心,智也。仁义礼智,非由外铄我也,我固有之也,弗思耳矣。故曰:『则得之,舍则失之。』或相倍蓰而无算者,不能尽其才者也。《诗》曰:『天生蒸民,有物有则。民之秉夷,好是懿德。』孔子曰:『为此诗者,其知道乎!故有物必有则,民之秉夷也,故好是懿德。』”

  • 27

    孟子曰:“仁,人心也;义,人路也。舍其路而弗由,放其心而不知,哀哉!人有鸡犬放,则知之;有放心,而不知。学问之道无他,其放心而已矣。”

  • 28

    曰:“夫道,若大路然,岂难知哉?人病不耳。子归而之,有余师。”

  • 29

    曰:“吾明告子。天子之地方千里;不千里,不足以待诸侯。诸侯之地方百里;不百里,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。周公之封于鲁,为方百里也;地非不足,而俭于百里。太公之封于齐也,亦为方百里也;地非不足也,而俭于百里。今鲁方百里者五,子以为有王者作,则鲁在所损乎?在所益乎?徒取诸彼以与此,然且仁者不为,况于杀人以之乎?君子之事君也,务引其君以当道,志于仁而已。”

  • 30

    孟子曰:“今之事君者曰:『我能为君辟土地,充府库。』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君不乡道,不志于仁,而富之,是富桀也。『我能为君约与国,战必克。』今之所谓良臣,古之所谓民贼也。君不乡道,不志于仁,而为之强战,是辅桀也。由今之道,无变今之俗,虽与之天下,不能一朝居也。”

  • 31

    孟子曰:“则得之,舍则失之,是有益于得也,在我者也。之有道,得之有命,是无益于得也,在外者也。”

  • 32

    孟子曰:“万物皆备于我矣。反身而诚,乐莫大焉。强恕而行,仁莫近焉。”

  • 33

    孟子曰:“易其田畴,薄其税敛,民可使富也。食之以时,用之以礼,财不可胜用也。民非水火不生活,昏暮叩人之门户,水火,无弗与者,至足矣。圣人治天下,使有菽粟如水火。菽粟如水火,而民焉有不仁者乎?”

  • 34

    孟子之滕,馆于上宫。有业屦于牖上,馆人之弗得。或问之曰:“若是乎从者之廀也?”

  • 35

    孟子曰:“言近而指远者,善言也;守约而施博者,善道也。君子之言也,不下带而道存焉。君子之守,修其身而天下平。人病舍其田而芸人之田,所于人者重,而所以自任者轻。”

微信服务公众号

微信服务公众号